最近,北京一位叫馮雪薇的女士面臨住房被強制收走的困境。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馮雪薇的真實身份是國務院法制辦外事司原副司長。連國家官員都被套進去了,你很難想象這是怎樣一個驚天騙局。
副司長住房被奪
把馮雪薇逼上絕境的是一個精心設計的“以房養(yǎng)老”騙局。
以房養(yǎng)老,顧名思義就是將自己的住房抵押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每月給抵押人一筆養(yǎng)老金,抵押人去世后,房子歸保險公司所有。
這是國家正在施行的一項合法的養(yǎng)老政策。作為國務院工作人員,馮雪薇對這項政策早有了解,但是市場上做以房養(yǎng)老的公司很多,她打算觀望和考察一下。在國務院,她做過9年國際貿易法律師,受過專業(yè)邏輯思維訓練,這一考察就考察了兩年。
2019年,在利合濟民投資公司業(yè)務員的撮合下,馮雪薇接受了這個項目。于是,業(yè)務員帶著她去銀行公證,全程僅用15分鐘就將房子抵押給了第三方高某,高某借給馮雪薇560萬元人民幣,作為投資利合濟民的本金。在他們三方簽訂的協(xié)議中,利合濟民給馮雪薇的回報是6%的年化收益,每個月2.8萬元。馮雪薇需要支付高某每個月1.5%的貸款利息,也就是8.4萬元,貸款利息不用馮雪薇負責,而是由利合濟民承擔。也就是說,馮雪薇啥事都不用做,靠著抵押房子的貸款,每個月坐收2.8萬元。
剛開始,利合濟民每個月會在固定時間將2.8萬元打到馮雪薇賬戶上,但幾個月后,她就再也收不到錢了。
因為2019年10月,利合濟民爆雷,董事長何寧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逮捕了。
這就引發(fā)了另一個后果:出資人高某也收不到利息了。高某收不到利息,就只能找直接借款人。很明顯,馮雪薇無力償還每個月8.4萬元利息。而她的房產抵押合同在高某那里,白紙黑字。就這樣,奮斗大半輩子的馮雪薇失去了住房。
和她一起無家可歸的,還有深陷這件案子的其余100多個受害者。
以房養(yǎng)老騙局越來越多
本來打算“以房養(yǎng)老”,沒成想不僅養(yǎng)老金化為了泡影,就連房子也被騙走了。
這樣的魔幻案件正越來越多。
北京一位王大媽將房子抵押拿到300萬元貸款,一家叫中安民生的理財投資公司告訴她,購買公司月月薪專門養(yǎng)老產品,每個月坐收12500元。和馮雪薇一樣,比高利貸還狠的貸款利息不用還,由公司負責,王大媽只需坐享房子抵押貸款所生收益。
2019年4月,中安民生爆雷,警方刑拘88名涉嫌非法集資的公司高管,600多名受害者瞬間失去了房子。中安民生描繪的“以房養(yǎng)老”藍圖,成為了一張永遠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2020年3月14日,北京一位姚女士跳樓自殺,在她身上找到了一封遺書:“對不起,我交友不慎,認識了大騙子左愛芳,雖然我選擇這種不光彩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認為這樣才能引起注意,找回大家的錢?!?/p>
姚女士卷入的同樣是以房養(yǎng)老的騙局,涉案公司是北京普伴投資理財。短短幾年時間,普伴涉案金額十幾億,成功套走800多套房,這意味著又有800多人要無家可歸了。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在北京一個地方,已知爆雷的房產詐騙平臺就多達十幾家。
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被騙房產之多、人數之眾觸目驚心,已經成為全社會的一個巨型毒瘤。東窗事發(fā)后,高管入獄、公司被封,但受害者一個個流離失所。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正是詐騙集團的高招。
第一招,不惜重本,千方百計撒餌。為了打消人們的戒備心理,騙子們早已不局限在幾張傳單上,而是給出了生日會、免費旅游等高端配套,在溫馨的氣氛中“殺人”于無形。
第二招,打著國家政策的旗號招搖撞騙。除了大打感情牌,詐騙集團還非常善于偽裝自己。他們借用國家以房養(yǎng)老的政策,打著民政部、全國老齡委、中國老齡發(fā)展基金會的名義,對受害者實施詐騙。
第三招,收益穩(wěn)定,坐享其成。詐騙集團巧設局中局:利息不用擔心,我們替你還,你們只需坐享收益就行了!當人們被“以房養(yǎng)老”洗過一次腦后,現在終于有人落實,于是一場過江之鯽的“盛會”就此誕生了。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怕魚兒不上鉤,這就是詐騙集團設下的“以房養(yǎng)老”騙局。
(據澎湃新聞8.30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