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紅燕
【摘要】文章主要針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解決進度以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對學習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詳細闡述,并列舉了實例來加以說明,以便在實際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習評價;分類;實例
2020年江蘇省信息技術課程將啟用新的教材。最新的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它的基本理念,其中第5點為:“構建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評價體系,推動數字化時代的學習創(chuàng)新。課程評價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分級體系為依據,利用多元方式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采集學習數據,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學習,優(yōu)化教學,評估學業(yè)成就;注重情境中的評價和整體性評價,評價方式和評價工具應支持學生自主和協作地進行數字化問題解決,促進基于項目的學習;完善標準化紙筆測試和上機測試相結合的學業(yè)評價,針對專業(yè)能力較強的學生,可引導其完成案例分析報告或研究性論文。”由此可見,新的信息技術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這堅定了筆者對高中信息技術中的學習評價研究的信念。
教育學中關于學習評價的定義是這樣的:“學習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測量、分析和評定的過程。它以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師、學生、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教學設備、場地和時間等因素的有機組合的過程和結果為評價對象,是對教學工作的整體功能所作的評價?!边@是對所有學科的學習評價的整體定義。學習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很多教師往往在教學中容易忽視,有時甚至在一節(jié)課堂中都沒有評價環(huán)節(jié),沒有很好地起到激勵、診斷和監(jiān)控的作用,導致少數學生在評價中未獲得鼓勵,未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信息技術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可操作性強,知識內容更新快,設備要求特殊性等等,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學習評價,要結合其特殊性進行恰當的評價。
一、學生學習評價的分類
學生學習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與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學生學習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學習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huán)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根據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類型。
1.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信息技術教學之前,為了解學生基本情況而進行的評價。以高中信息技術為例,在新高一學生的第一堂課,教師不是著急講新課內容,而是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通常以問答法進行,如:家里有沒有電腦?一周花多長時間在電腦上?通常在使用電腦做什么?對常用的office軟件掌握多少?等等。當然,教師也可以將這些問題做成問卷進行調查,對問卷進行分析也是可以的。其他學科,如語數外在進行診斷性評價時,最常用的是摸底考試,信息技術也可以考試,但是此方法使用得不多。診斷性評價主要功能是了解學生知識水平,為教師準備課堂教學提供依據。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這是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學習評價。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將學習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進去,往往這一環(huán)節(jié)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形成性評價可以是口頭的、書面的、具體活動等等。比如鼓勵性話語評價能樹立學生的信心,書面評價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加深理解。形成性評價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學生能強化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程度;二是教師能通過學生表現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程度。
3.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本省的信息技術學科是考查學科,在高二的12月進行全省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包括及格和不及格兩個結果,這可以算是一個總結性評價,但是建議高一每個學期都進行一次考試,讓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壓力并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以便對今后學習有更好的態(tài)度。總結性評價的功能一是能體現學生學習的效果,知道自己掌握知識能力的程度;二是分析學生情況,為教師今后制定新的目標、調整教學設計提供依據。
二、形成性學習評價具體表現及實例
以上提到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類型。形成性評價是三種評價中比較常用和重要的,本文著重研究形成性學習評價。信息技術學科的特殊性在于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且要求學生掌握操作技能,也就是應用性非常強。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形成性學習評價主要有以下幾種。
1.語言性評價
語言性評價主要指師評。如果說“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心靈的約會”,那么教師的語言優(yōu)美,能使“約會”更加美好。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時刻應該是在課堂上。“良言一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的言語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回答應以鼓勵為主,同時給學生以希望,不能有粗暴的感覺,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高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敏感是他們這一時期的特點,教師要顧及學生的感覺。曾經有學生這么評價一位教師:“上某某老師的課,感覺如沐春風?!比绻o學生是這樣一種感覺,那么說明這位教師的語言風格肯定比較適合學生的。當然,在課堂上有的學生特別調皮搗蛋,鼓勵性話語沒有用,那就需要使用教學提問的方式。這種方法能使學生靜下來,至少開始思考問題,如果學生答不出,教師再以啟發(fā)式方式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2.書面性評價
書面性評價,通俗地講就是以書面形式進行評價,可以是當堂小測驗或者所學內容的自我檢測。教師設計評價單,學生填寫,進行自我評價及對他人的評價;然后學生將評價單互相分享或者展示出來,意識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而教師可以看到學生的理解難點及操作薄弱點,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一定調整,今后教學中更能注重重難點。 3.工具性評價 工具性評價主要指利用工具進行評價。信息技術學科有其特殊性,它可以跟計算機、網絡聯系起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條件,建立學習評價網絡平臺。學生可以通過上網進行評價,檢驗自己的學習程度,而教師通過后臺數據能發(fā)現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進程。教師也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在網絡上討論交流,評價自己及他人的觀點,實現共同進步。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有網絡這種工具,也有其他的工具,大多實踐是在跟計算機打交道,可以充分發(fā)掘計算機的功能,更好地進行學習評價。
4.自評與互評
自評與互評是學習評價中最常用的方式,其實它也穿插在其他幾種評價方式中。自評的作用是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對知識觸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ピu能從他人的評價中正確認識自己,不盲目自信,也不過分自卑,找到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及時改正不足,發(fā)揚優(yōu)點,促使自己進步。除了各人之間的互評,在教學活動中通常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那么就由小組之間進行評價,這種組間評價能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從個人到團隊,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學生今后走上社會時更加適應團隊合作。以下是frontpage中進行插入超鏈接教學時的組內及組間評價表。
三、有效的學習評價
學習評價中還有大量的問題值得去探究,如何有效地進行學習評價,是學習評價的重點研究之處。如果學習評價不能起到良好作用,那么該學習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只會濫竽充數,起到反作用。
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評價呢?首先評價要正確、恰當,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讓課堂充滿積極上進的氣氛,讓學生主動去學,達到較好的評價效果;另外,學習評價要多元化,評價如果一直單一,學生會失去新鮮感,所以教師在設計學習評價環(huán)節(jié)應避免問題的單一性、枯燥性,最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有主人翁意識,不能在聽別人評價時有著看熱鬧的想法,要讓學生真正走入評價環(huán)節(jié),切實對自己及他人有正確的評價,從而促進自己的學習。
學習評價是知識教學過程中一小部分,容易被忽視,但是如果充分正確利用它,就能促進教學活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習評價應該遵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行為特點,尊重每位學生,承認他們的差異性,賞識每位學生,使他們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不斷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袁澤姬.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構建——以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4(07):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