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華
摘 要:本文立足于新高考模式下,針對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面臨的問題,提出開展走班制教學;完善多媒體硬件設施;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建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新高考模式;地理教學;問題;解決措施
隨著“3+3”新高考模式的實施,選考的六個學科地位發(fā)生了不同變化,高中地理學科也要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應對這些變化需要從學校、教師及學生三個層面入手,分析新高考模式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新思路、新策略,并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面臨的問題
1.學校層面
新高考模式的實施,改變了原有的教學程序和規(guī)律。面對新高考對學校而言需要面臨的問題很多,第一,如何針對新高考“3+3模式”,制定出科學的地理課程設置方案,制定出來合理的排課及課程時長的調整方案;第二,學校在落實新高考模式的改革“以學生為本”的情況下,是否按照學生的意愿和興趣自行對課程進行選擇,分層走班制度能否順利實施,是否出具了合適的分班方案;第三,學校對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掌控及硬件新媒體設施是否落實到位,都成了學校對于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面臨的問題。
2.教師層面
多年來,高中地理教師已經適應了傳統(tǒng)的高考模式,習慣了固定班的授課方式。此次改革除了固定班外,還有不同層次的走班制的班級,這對教師而言是一種挑戰(zhàn)。針對選考地理學科的學生多,走班班級多,地理教師緊缺的現實情況下,對不同層次班級教學內容難易度的掌控、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走班教學課后輔導等,在短時間內能應對自如都有一定難度。另外新高考模式下,地理學科教學的評價標準也發(fā)生了變化,地理成績以“等級賦分”的形式計入高考總分。這對于地理教師的教學評價標準在本質上發(fā)生了變化,教師除了重視提高選考學生的學科成績外,還要兼顧落實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任務,這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種挑戰(zhàn)。
3.學生層面
對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科目的選擇,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選科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高校選拔人材的科目要求、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將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以及所選科目的學習基礎和能力等。從選科報名統(tǒng)計數據上看,愿意選擇地理學科的學生很多。對于選擇地理的學生而言,到了高二真正接觸到地理核心內容后,才發(fā)現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區(qū)域性、實踐性特別強的一門學科,既需要有較強的理性思維,又需要有邏輯性強的語言闡述表達能力,真正學好地理并不容易,有的學生產生畏懼和厭學情緒,更有甚者半路改學其他學科。為了避免出現此類選錯學科的問題,學校、老師和家長都有責任,幫助學生過好選科這一關。
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應對策略及措施
1.開展走班制教學方式
我校自新高考模式實施后在教學方式上采用走班制的新教學方式,成效比較顯著。這種教學方式主要由教學班級和行政班級兩部分構成,教學班采取分層次走班制教學。該方式的實施,首先需要學校制定出科學的選科指導方案,并對學生進行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選科的方法和依據,在教師、家長的指導下,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對選學地理的學生按層次分班,為日常分層教學奠定基礎。針對走班學生課后難以集中輔導的問題,以行政班為單位讓學生成立互助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把在學習過程中遇見的問題和難點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予以解決.
2.進一步完善多媒體硬件設施
為了實現教育現代化,適應新高考,學校必須進一步完善或者更新多媒體硬件設施。地理學科時空性強,需要地圖承載地理知識、原理和規(guī)律,而多媒體技術在圖表呈現上的優(yōu)勢是其他教學手段難以比擬的,多媒體教學特別適合高中地理走班制教學的需要。特別是在今年疫情復課期間,多媒體設備為順利完成小班額教學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現代化的多媒體硬件設備保駕護航,教師同時上兩個班級課的方式就無法實現。因此學校一定要在教學硬件設備上不斷完善和更新,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基礎,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1]
3.不斷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為了適應新高考的變化,地理教師不能停留在原有知識結構和理念上不變,在全新的走班制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更新和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平臺自主學習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識結構。要自主探索并創(chuàng)新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學策略,跟上時代的教學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方式,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
4.建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服務選拔,立德樹人,地理學科需要強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最大限度的發(fā)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時時高潮迭起,使學生處處心悱意憤,取得最大的教學效率。教師要“精講多練”,主要講易錯點和重難點,不能越俎代庖;重視“練”,把“練”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使“講”和“練”有效地結合起來。為了能切實的對癥下藥、針對教學存在問題,探究教學盲點、疑點、易錯點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教育學理論來看,教學貴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不疑不進。所以,采取“分層次作業(yè)---問題回饋—互動探究”教學模式,效果比較明顯。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適應新高考模式的變化,學校、教師都要采取相應的對策,才能有效的解決新高考模式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六九.淺析新高考模式下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新課程導學,000(27):P.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