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摘要:目的:分析在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護理中通過運用定量運動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并依據(jù)護理差異性分組,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同期觀察組在該護理基礎上運用定量運動護理,比較2組康復效果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況。結(jié)果:觀察組在護理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評分的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也進一步證實,運用定量運動護理,可有效提高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總體護理價值。且?< 0.05。結(jié)論:通過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運用定量運動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康復效果,并幫助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
關鍵詞: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護理;定量運動;效果
一、前言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屬于廣大老年人群的常見病,主要是患者下肢發(fā)生動脈退行性變以及增生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病理變化,致使動脈喪失彈性,管腔逐步縮小同時管壁明顯增厚?;颊叩闹饕Y狀有下肢發(fā)涼、間歇性跛行、潰瘍以及疼痛等。該疾病造成的患者肢體缺血,還可能對肢體存活產(chǎn)生影響和威脅,同時該疾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常伴隨其他相關基礎性疾病,使得預后效果較差。定量運動即通過在醫(yī)護人員的協(xié)助下來幫助患者開展行走訓練,不斷熟悉訓練過程,并對其訓練速度、訓練強度和運動量等進行調(diào)整,最終促進其培養(yǎng)個體化等運動習慣。以下將分析對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通過開展定量運動護理的臨床價值。
二、資料以及方法
(一)臨床資料
抽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依據(jù)護理差異性分組,即觀察組:37例,男/女:20/17;年齡53~78歲,均值為(65.3±0.5)歲。對照組:37例,男/女:21/16;年齡54~79歲,均值為(66.2±0.3)歲。2組臨床資料對比?> 0.05。
(二)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護理,即嚴格遵醫(yī)囑給予血管活性類藥物治療,加強健康知識宣教以及心理疏導等;同期觀察組在該護理基礎上運用定量運動護理,方法如下:
1. 運動康復知識宣教
向患者講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定量運動護理的相關知識,使患者能夠了解疾病和定量運動的相關康復知識,從而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與配合度,避免患者在定量運動護理期間出現(xiàn)情緒波動。除此之外,還需教育患者逐步改變屈曲膝關節(jié)的習慣,可叮囑患者保持仰臥位后使雙側(cè)下肢膝關節(jié)盡可能維持伸直狀態(tài)。
2. 準備活動指導
在進行定量運動護理之前,需要指導患者開展膝關節(jié)、韌帶以及關節(jié)囊等相關軟組織的充分放松活動準備。指導患者進行髕骨關節(jié)的運動練習,通過運用分離、牽引以及側(cè)方滑動等方式來提升髕骨的活動范圍。通過進行適當?shù)纳舷禄顒觼碇鸩皆黾踊颊呱烨顒臃秶?,指導患者進行脛骨關節(jié)練習,通過長軸牽引來幫助緩解其肢體疼痛感,通過進行前后滑動、伸膝擺動來幫助提升膝關節(jié)伸屈活動的實際范圍,指導患者進行旋轉(zhuǎn)擺動來改善其小腿的內(nèi)旋活動。除此之外,可配合徒手牽拉對其伸膝關和屈肌肌群進行牽拉,保持動作的輕柔以及活動節(jié)律,每牽拉約2 min左右,需維持肌肉放松之后再次重復上述步驟。
3. 抗阻力運動指導
(1)抗等長阻力練習
患者保持仰臥體位,同時維持下肢伸直狀態(tài),并逐步向上抬升約30°,進行往返交替運動,每次為5~10s左右,以5~10次作為一天的訓練量。
(2)抗?jié)u進阻力練習
在進行該項運動以前,需要對股四頭肌肉進行連續(xù)10次左右的緊張收縮,承受負荷測量。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患者的測量數(shù)據(jù)結(jié)果制定訓練計劃,在練習過程中所用的阻力負荷應該堅持從低到高的原則,每做完1次后需要進行休息約1 min。同時訓練期間每周對于數(shù)值變化進行測量,結(jié)合患者的數(shù)據(jù)測量結(jié)果,對其訓練負荷量進行適當修正,從而幫助改善肌力水平。
(3)等速練習
指導患者通過開展功率自行車來完成康復練習,在第一階段可以指導患者進行約3 min左右的緩慢熱身練習。進入第二階段逐步提高患者的運動速度,每次運動時間約13 min,或者患者自覺疲累后可稍作休息。
(4)自主訓練指導
可以鼓勵并指導患者進行一些自主的練習,例如進行Buerger運動??梢龑Щ颊弑3制脚P位,同時維持患肢抬高約45°,之后緩緩的將患肢下垂到床旁,在活動的過程中可同時對雙足和足趾進行適當活動,每次活動時間約5 min左右,連續(xù)活動5次作為一組,每天需要練習6組。指導患者進行站立練習和行走練習,在練習期間,首先引導患者完成單腿站立練習和邁步練習,之后過渡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相關練習,例如行走、上下樓梯以及穿衣和如廁等。同時在練習過程中對于患者異常的步行姿態(tài)進行逐步的糾正,每天需要進行30 min左右的上下樓梯練習,結(jié)合其訓練情況逐步增加運動量并延長運動時間,同時在訓練過程中確?;颊咝穆仕侥軌蚓S持于90~100次/分鐘左右。向患者講解在出院后需要每隔兩周回院接受運動訓練,從而幫助其養(yǎng)成規(guī)律性的運動習慣。叮囑患者在家進行自主運動練習,結(jié)合其病情康復程度逐步提升運動鍛煉量。
(三)評價標準
1. 對比2組的患肢功能康復效果,顯效:即肢體發(fā)涼、疼痛及跛行等癥狀消失,可恢復正常的生活與工作;有效:上述癥狀顯著減輕,能夠恢復部分的正常生活與工作;無效:即癥狀未改善,或出現(xiàn)加重。
2. 應用Barthel指數(shù)表對2組患者護理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價,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依賴程度越高。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涉及數(shù)據(jù)以SPSS19.0分析,數(shù)據(jù)標準差以(±s)描述,組間數(shù)據(jù)、檢驗,?< 0.05即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結(jié)果
(一)康復效果對比
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94.59%,對照組81.08%,且?< 0.05。具體結(jié)果如表1所示:
(二)Barthel指數(shù)評分對比
觀察組入院時Barthel指數(shù)評分為(34.26±2.19)分,對照組為(35.06±2.06)分,且?> 0.05;護理2周后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為(73.18±5.26)分,對照組為(65.39±3.26)分,且?< 0.05。
四、討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病早期患者出現(xiàn)輕微的不適感,隨著病程時間不斷延長產(chǎn)生間歇性跛行情況,甚至發(fā)展至后期患者處于休息狀態(tài)也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患肢疼痛情況,發(fā)展至疾病終末期還可能出現(xiàn)潰瘍感染甚至截肢等。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此類患者通過適量運動能夠幫助改善其患側(cè)肢體的血供狀況,有利于緩解缺血情況并促使病情的轉(zhuǎn)歸,所以通過運用定量運動護理,在改善此類患者預后方面發(fā)揮著重要價值。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開展定量運動護理,提示觀察組的康復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這表明,通過運用定量運動護理能夠提高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護理價值,更好地促進預后的改善。分析原因,在于定量運動護理的運用能夠幫助緩解下肢發(fā)涼、疼痛以及麻木等相關癥狀,與此同時在運動期間下肢血流灌注等均得到有效恢復,可幫助下肢側(cè)支建立良好的循環(huán)。同時在進行定量運動護理之前,加強患者的運動康復知識宣教,從而確?;颊吣軌蛎鞔_定量運動,對于疾病治療和康復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在定量運動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整個定量運動護理方案能夠的實施。在進行定量運動護理過程中能夠結(jié)合患者的身體情況逐步調(diào)整運動強度,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幫助患者身體逐步適應,避免身體受到損傷。同時在運動期間可促使內(nèi)皮細胞的分裂與增殖,有利于誘導血管的良好再生,所以,有助于緩解患者下肢血液循環(huán)不暢等不良問題,因此可以有效改善疼痛腫脹等一系列癥狀。在定量運動護理期間,能夠幫助改善肌肉的攝氧能力,同時在運動期間患者血管的收縮以及舒張度明顯提升,幫助加快血液流速,有利于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并且本次研究結(jié)果提示,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94.59%,對照組81.08%,且?< 0.05;觀察組入院時Barthel指數(shù)評分為(34.26±2.19)分,對照組為(35.06±2.06)分,且>0.05; 護理2周后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為(73.18±5.26)分,對照組為(65.39±3.26)分,觀察組在護理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評分的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也進一步證實,運用定量運動護理,可有效提高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總體護理價值。
綜上所述,通過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運用定量運動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康復效果,并幫助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晁歡歡.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手術的舒適護理效果評價[J].雙足與保健,?2019,28(24):139-140.
[2]陳晴,胡靜葩.中醫(yī)特色護理干預在老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術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9,26(11):1587-1588.
[3]張艷,米穎,楊森,劉明明.準分子激光消蝕術治療1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觀察護理[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9,14(05):669-670+689.
[4]唐雯瓊.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中的臨床護理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28):169-170.
[5]王鴻銘,于翔.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干預[J].雙足與保健,?2019,28(18):112-113.
[6]趙浩,馬傳榮,張潔,卓莉婷.定量運動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外科雜志,?2019,25(04):551-554.
[7]蘇偉,馬駿,卞策.定量運動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功能康復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03):33-35.
[8]叢曉娜,矯紅梅,唐赟,董曉盈,李桉,李思瑤.定量運動護理對老年男性Ⅱ期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療效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4,20(09):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