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穎
摘要:隨著當今教育制度、教育價值觀和課程觀的轉變,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課堂教學模式已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稿)(2002:16)中寫到:“活動要以學習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內(nèi)容和方式要盡量真實;并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
關鍵詞:活動;情境;創(chuàng)新
引言
多少次的課堂讓我意識到精心設計的活動能讓學生“動”起來,能讓整個課堂就“活”起來。課堂活動就好比一首曲子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有了它,才能奏響英語教學的完美篇章。成功開展活動教學能夠滿足學生情感上的需求,使孩子們課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積極,更充實。我認為精彩高效的活動源自課前準備和課堂實施兩方面的結合。
一、課外:潛心鉆研,爭做教學好編劇
1.積累資源,搜集素材
生活即是課堂,在我們身邊存在著很多有利于教學的資源,但是平時都容易被大家忽略,例如教室里的一桌一椅,一窗一戶,學生深愛的卡通人物等等。利用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資源進行教學既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他們感覺到真實,知識的實用。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make 時,有一位教師就是巧用了教室中的投影機。她通過做簡單的手影動物,讓學生及時說出這種動物的英文名稱,要求其余學生用這一單元學過的句子Wow! / Great! / Cool!/Super!等來表揚和鼓勵。這個活動中沒有道具,但是每個學生都是興致高昂,他們不僅享受到了創(chuàng)造的樂趣,而且還在不知不覺中將英語融入了生活中。
近幾天,隨著海底小縱隊、汪汪隊等熱門動畫片的誕生,里面的卡通人物就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貼紙,橡皮,書包,衣服,玩具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如果把他們請到我們的課堂,伴學生學習,那就別有一番滋味了。在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時,我就利用了卡通形象貫穿整節(jié)課。讓學生幫卡通人物配衣服,讓他們也來試試做設計師的感覺,學習的興趣就油然而生,想開口說英語的欲望也就呼之欲出了。課堂效果也挺不錯的。
做生活有心人,隨時隨地積累教學素材,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活動別出心裁,不會在關鍵時刻一籌莫展。
2.準備道具,精編方案
精心的準備是成功的保障,課前要盡可能為活動開展作好心理和知識各方面的準備,例如恰當?shù)姆纸M。我認為學習小組每組以4人為宜,由前后排兩張座位組成。每組要選一名英語成績好、性格開朗、有一定活動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學生任組長,這樣才能在組內(nèi)開展互幫互助,共同交流進步。其次準備充分的活動道具也至關重要,它能使這個活動錦上添花。例如,在四年級下冊Unit5 How much is ti? A Let’s learn 操練單詞和句子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用彩紙剪好的衣物,讓學生來進行選購搭配等活動,還可以把這些剪出來的“裙子”作為獎勵品,這些小道具不但色彩鮮艷,樣式豐富,更易操作,深得學生的喜愛。再者就要用心鉆研教材,精心創(chuàng)編方案了。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活動必須為目標服務,可以為每一個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
二、課內(nèi):靈活應用,巧當教學名導演
創(chuàng)編了一篇好方案,如果教師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指導,那最終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把握:
1.創(chuàng)設多樣化情境,激發(fā)學生學
學生學習英語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英語學習有無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采取一切可行的方式去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欲望,使他們喜歡學樂于學。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不同類型的情境。
(1)在探究情境中活動
創(chuàng)設探究的情境正是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同時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加自信,強化參與下次活動的興趣。
探究活動可以采用游戲引入。學中玩,玩中學。要讓學生在玩中長智,樂中受益,教師要學會投其所好——游戲。游戲的形式多樣,如猜謎,BINGO游戲,找朋友,傳悄悄話等。在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6 Happy Birthday! 中ball , balloon, kite, doll, plane, car 和 boat等單詞時就可以利用簡筆畫跟學生做一個競猜游戲。我可以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猜這是什么,學生會說ball,balloon等,然后再添加幾筆變成汽車,最后可以變成風箏。一步一步添加,調動學生的好奇與想象力,又復習了所學單詞,一舉兩得。
其次可以采用競爭引入,通??梢詫⑷喾殖?個大組來競爭,有必答和搶答兩種形式,教師可以因時而異。比賽有利有弊,教師要特別注意課堂的紀律,不能為了調動氣氛而使課堂亂了套。這樣的失敗經(jīng)歷我有過很多次,在做傳話游戲,看哪組速度快,有些學生為了贏,破壞規(guī)矩,還有一些學生就大聲嚷嚷,說是為了加油打氣,失去了比賽的公平性,最后大部分學生心中不服?;顒蛹葲]有達到我要的目標,反而破壞了大家的心情。因此在采用競爭活動時事先講好活動規(guī)則,獎懲制度十分重要。
(2)在表演情境中活動
我認為表演活動適用于中低年級,高年級的學生少了一份稚氣,多了一份成熟,表演時就缺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份拘謹。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Unit 6 At the Zoo 中Lel’s do 部分,要讓學生掌握單詞big , small , long , short 以及句型Make your …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表演的情境。每組代表列隊,然后按指令做動作。表演得又快又準確者獲勝。還可以進行四人小組表演:一部分學生說指令,另一部分學生做動作,然后對調。表演活動可以幫助班級中的后進生快速理解所學知識,即使不會說也能看的懂,是一個參與面廣,成效大的活動。
(3)在生活情境中活動
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讓學生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拉近英語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很多時候學生會覺得學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根本沒有其他的作用。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經(jīng)常給他們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化的情境,那么久而久之就能改變學生的這種看法。在PEP教材中很多話題都貼近我們的生活,例如講價錢,How much is it?我們不妨把教室布置成一條購物街,每一個組就是不同的區(qū)域,服裝區(qū),食品區(qū),水果區(qū),文具區(qū)等。每個學生自己準備好一樣相關物品,標好價格,一個生活情境就創(chuàng)設好了。你想要買別人的物品,就得用英語進行交際。Can I help you? Yes, thank you . How much is it? It’s …. It’s too expensive. / It’s cheap 等句子都可以靈活應用。再例如六年級中講如何去一個地方也可以將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區(qū),學生的座位就是他們自己的家,想去誰的家,該怎么走,學生會爭先恐后地搶著說,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在生活化的情境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
2.引導全面化參與,動員學生說
特別到了高年級,學生普遍都不愿意說,課堂上如果沒有那幾個積極分子,那整個課堂就又回到了原來的那種模式,教師說,學生聽,這只會事倍功半。學生不愿意站起來跟老師說,但是他們愿意在底下輕輕地跟同學說。教師就應該抓住這一點來設計活動。
首先,應該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無論他們演繹得是好是壞,都應該放手讓他們參與。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始終處于興奮和積極探討狀態(tài)之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持續(xù)自我學習的興致,提高了課堂自主學習效率。其次要保證參與的全面化就要多設計一些生生互動。除師生之間的交流,小組活動以其頻率快、密度廣的特點成為課堂中一種不可缺少的活動方式。常用的小組活動方式有:pair work、group work、team work、chain work等?,F(xiàn)在我每節(jié)課都會用到小組活動,一些課堂上不敢發(fā)言的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都得到了鍛煉的機會。
3.營造創(chuàng)新型機會,鼓勵學生闖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大家都要有更高的目標,要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活動亦是如此。給學生一個創(chuàng)新的機會,留給他們一段發(fā)展的空間很有必要。
(1)在想象中創(chuàng)新
想像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沒有想像就沒有創(chuàng)造。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形體語言等多種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例如在教學完26個英文字母,操練環(huán)節(jié)時可以讓學生用手指做出字母的形狀,讓其他人猜,或者用棉線根據(jù)老師的指令在桌上擺一擺,再讓同桌猜一猜,很多聰明的小朋友會讓教師出乎意料。最后我們還可以集中點評有創(chuàng)意的點子,給這些同學授予“超級小魔術師”的稱號,學生別提有多開心!
(2)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
兒童是善于模仿的。從母語學習的規(guī)律看,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就是從模仿開始的。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fā)展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這就是孩子心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在挑戰(zhàn)中創(chuàng)新
在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es she do? Part B Let’s talk 時,我設計了一個串串燒的挑戰(zhàn)活動。本節(jié)課主要是操練一些表示職業(yè)的單詞:singer,doctor,actor,policeman等以及句型:What does she/he do ? She/He is a/an …。于是我先出示一組單詞,讓學生認讀,之后限定時間,讓學生兩人一組,自由編一段話,必須包含這些單詞,可以天馬行空,但必須符合邏輯。這對學生來說就是一個挑戰(zhàn),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其中我出示了一組單詞:doctor,actor,on foot, what 。學生編的對話如下:
A: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B:? She is an actor.
A:? How does she go to work ?
B:? On foot.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
A:? He is a doctor. He often goes to work by car .
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對話,但是他們符合活動的要求。當我說還有更精彩,內(nèi)容更豐富的嗎?有幾個小組就展示了他們的對話,其中增加了一些句子,例如,He likes singing and drawing. Look!What a nice picture!這使他們對話的內(nèi)容更充實。能使用一些感嘆句確實出乎我的意料。我也不禁為學生的融會貫通而喝彩。不斷挑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這不正是我們教學所希望的嗎?
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通過活動得以實現(xiàn)。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課程目標將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教學設計將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顒討蔀檎n堂教學的主要方式,成為發(fā)展學生智力、情感的紐帶,成為學生增進了解,顯露能力,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動中增智,讓童心在活動中暢游,小學英語課堂必將活力四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2.8《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胡海燕. 2010. 9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M]. 浙江教育出版社.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瀝東小學? 31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