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曄
【摘要】伴隨新課程變革的推動,中國逐漸重視小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小學語文是基礎教學時期的必修科目,而語文閱讀作為小學語文中主要組成部分,在極大程度上能體現(xiàn)出小學生們的語文水平。故此,培育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具備尤為重要的意義。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育,引導小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為不斷提升小學生語文成績打下牢固的基礎。本文通過闡述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育的重要性、分析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育面臨的現(xiàn)狀,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引言
閱讀能力是一個人終身學習和發(fā)展的必備能力,學生在具備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基礎上,可以實現(xiàn)情操的陶冶,品德的形成以及個性的發(fā)展,往期的閱讀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單一的、封閉的、保守的教學方法,是很難實現(xiàn)閱讀教學進度的提升的,教師只有打破當前的教學弊端,創(chuàng)新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才能展示出語文學科教學的魅力和智慧。以下本文就來談談具體的經(jīng)驗,希望能拋磚引玉。
1閱讀教學在當前形勢下存在的問題
1.1老師對閱讀教學不夠重視
長期以來的教學方式對教育改革的進行有一定的影響,受之前教學方式的影響,部分老師仍然以學生的成績?yōu)橹饕獏⒖家罁?jù),而且堅持以自己作為教學的主導,對新課改提出的教學方式難以接受,所以就導致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無法順利地進行;有的老師已經(jīng)意識到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自己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卻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比如教師留給學生很多的時間讓學生去進行閱讀,但小學生可能會因為自由的氛圍而不能保持對閱讀的專注度,從而在浪費了時間的同時又不能讓閱讀能力提高。
1.2閱讀內容單調,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在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很多老師往往會選擇課本上的文章或者練習冊上的文章或文段作為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閱讀,并將其作為講解的對象。但是這些文章學生已經(jīng)閱讀過一次或者數(shù)次,將它們作為閱讀教學的材料再次進行閱讀時,學會對這些文字感到厭倦,從而不能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這也非常不利于閱讀教學的良好發(fā)展。
2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
2.1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制定科學的教學步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參照閱讀教學的目標制定科學的教學步驟。在教學中,結合小學生學習心理特點以及學習的實際情況設立閱讀教學的目標,但是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就需要制定出具體的教學步驟能夠充分保障教學目標得到順利貫徹以及實施,進而可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逐漸提升小學生掌握閱讀技巧的能力。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教學目標要符合語文課標的要求,在實際執(zhí)行中,還需要結合班級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并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制定出教學步驟,能夠將閱讀教學的目標具體化,即保障閱讀教學的步驟具有如下的特點:適用性、實操性以及實用性。
2.2營造合適閱讀環(huán)境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校而居。環(huán)境的作用不可忽視,在語文閱讀中合適的環(huán)境對學生的閱讀活動有著無形的推動作用,它能夠潛移默化帶領學生走入書香世界,讓學生被書籍吸引,從而自覺地投入閱讀活動。尤其是在小學,學生對周邊環(huán)境的抵抗力較弱,這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閱讀環(huán)境,能夠更好地利用環(huán)境牽引學生的思緒,讓學生在環(huán)境作用下自覺地投入閱讀。這里所說的環(huán)境主要有兩個重點,分別為學校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
2.3提供豐富閱讀書目
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市場上良莠不齊的閱讀書目各種各樣。一些不健康的書籍或一些“快餐文化”吸引著學生,實際上不利于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閱讀,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教師就要在開展閱讀教學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課標要求,為學生推薦豐富多彩的閱讀書目,囊括天文地理、科教文化等。一年級的學生文字認識還不多,教師可以推薦繪本或文字較少的優(yōu)秀書目,抓住孩子的眼球。如《團圓》《哪吒鬧?!贰恫虏挛矣卸鄲勰恪返?。等到了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較多,教師則可以結合課標要求,為學生推薦種類繁多的書目,如《呼蘭河傳》《中國出了個鄧小平》《生命的密碼》《靈性的王國》等。
2.4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優(yōu)質的閱讀方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師在閱讀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向小學生實行滲透。例如工具書的運用、電子產(chǎn)品的運用,關于文章的精讀與略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應適當做記錄。閱讀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對小學生們情況的了解,實行相應的教學活動,調動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如,定期舉辦故事會,使小學生可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感興趣的文章和內容分享給大家,并可與其他伙伴一起將故事用情景劇的形式進行表演,但是語文教師對此不宜做硬性要求,只需適當引導小學生。閱讀的內容包含詩歌、兒歌,教師還可組織朗誦競賽的,把趣味性加入到小學生的閱讀中,培育小學生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閱讀教育的過程中還可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固定死板的閱讀轉變成動態(tài)閱讀,通過聲音、視頻作為補充,增強小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語文教師應定期轉換高效的教育形式,或通過所學內容更換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小學生在不同的教育形式下能夠一直保持對閱讀學習的刺激感與新鮮感。
2.5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書籍的閱讀
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水平來說,課本里的語文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選擇一些合適的課外讀物(或者老師幫助學生選擇)來進行閱讀,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寫一些隨筆來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課外的讀物對學生的吸引力往往比課本的內容更大,而且閱讀課外書籍還能增長學生的見識和豐富學生的情感。
3結語
在新課程指導下,教學過程需要重視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需要構建高效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教師不僅需要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在實踐教學中通過良好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閱讀課堂,而且通過閱讀和寫作結合的方式還能促使學生有效輸出語言表達,能夠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鄔玲霞.談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活動[J].魅力中國,2019(49):176-177.
[2]張秀娣.試論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外交流,2019,26(34):137.
[3]潘祥獻.淺析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新智慧,2019(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