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互聯(lián)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行各業(yè)都在向著線上與線下的結合方向轉變。高校思政工作,也要做好互聯(lián)網載體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和質量。對此,本文主要結合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的途徑,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分析具體的可行性方法。
關鍵詞:高校教育;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互聯(lián)網載體;載體建設;方法分析
引言
從我國目前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缺少正確的指導方向、確保網絡平臺的有效建立以及缺少對學生的有效關注等。高校方面要針對此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因此,本文針對問題,探討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的途徑。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和與時俱進的發(fā)展要求,打造更適宜的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
在高校的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中,始終離不開有效的載體。而在載體建設中,又必須要確保載體建設的與時俱進,要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導向。此外,從國家的政策角度來看,對互聯(lián)網技術的要求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要求,也都在不斷變化,呈現(xiàn)出動態(tài)的發(fā)展方向。
我國的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要采用多種途徑,結合高校發(fā)展實際情況與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的實際情況,不斷深化載體建設,處理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并在與時俱進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的思路、要求、目標、內容和方法,以此來充分發(fā)揮出載體在多方面的功能優(yōu)勢。同時,也要滿足學生群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更主動地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進行思政學習,實現(xiàn)自身正確價值觀的建立。此外,在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的建設中,還要時刻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將其作為一切工作展開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不斷提高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的效率和質量。
二、加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豐富載體內容,突出載體特色,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
在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的載體建設中,也要處理好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要加強優(yōu)秀文化的融入,進一步豐富工作的內涵,充分彰顯工作的特色。在具體的載體建設中,高校方面要將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真善美”理念融入其中。讓學生在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的情景中不斷深化自身認知,進一步提高對傳統(tǒng)文化認知程度。并在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中,不斷形成正確的觀念,要具備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能力,樹立辯證思維。同時,在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的載體建設形式中,也要做好文字、聲音與動畫的多形式結合,不斷提高載體的層次性、立體性。在此基礎上,給予學生學習更多的可能性,使其在學生的成長中能夠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實現(xiàn)高質量的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
三、建設網路學生互助社區(qū)平臺與教育主題網站,設置思政教育App
在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的載體建設中,還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發(fā)展道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與計算技術也在不斷完善,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高校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的平臺建設,也要關注校園主體教育網站和思政教育App的打造。通過以上方式,實現(xiàn)學生線上與線下的互動。高校方面通過校園網絡平臺的建設,增設各個欄目,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出發(fā),綜合培養(yǎng)學生。首先從理論層面來看,高??梢栽谛@網站中開設思政教育專題,結合典型案例,幫助學生學習思政的核心內容。同時在實際案例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在生活角度對思政工作的理解程度,使其不斷服務于學生的價值觀建設與生活理念。其次,從實踐角度出發(fā),高校方面可以定期組織思政實踐活動,發(fā)放思政實踐任務,并將其與學生的學分相關聯(lián),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思政實踐學習的積極性。
在高校互聯(lián)網思政工作的載體建設中,思政教育App也非常重要。隨著我國移動通信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App已然成為了學生日常瀏覽信息,互動評論的主要形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學習,App建設也更加的靈活,可以將學生的零碎時間進行整合,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高校通過App也更容易實現(xiàn)思政信息的推送,并借助評論板塊,及時掌握學生的想法,形成有關學生思政學習的大數據,為高校今后思政工作的展開提供更有效的指導。此外,在App的建設中,高校方面也可以對一些現(xiàn)有的App平臺進行利用,例如抖音、B站、微博等。這些App本身便被年輕人所熟悉,學生的教育接受度也會更好。高??梢猿闪⒆约旱墓俜劫~號,結合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和年輕人所關注的話題,透過實際案例來開展思政工作。同時,也可以借助如上自媒體平臺和新媒體平臺,打造思政專題,營造屬于年輕人的網絡思政學習陣地。
四、建設專業(yè)學術網站和“兩微一端”平臺
“兩微一端”平臺就是輿論的前沿陣地,發(fā)揮新媒體成風化人、明辨是非、凝心聚力的作用。鼓勵學生記錄身邊點點滴滴的社會進步和生活感受,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匯聚正能量,以當前學生更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的過程中,意在從多個角度出發(fā),針對我國目前高?;ヂ?lián)網思政工作載體建設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工作,將內容和方式更為科學、合理的有效結合,從而不斷提高載體建設的效率和質量,促進思政工作的有效展開。
參考文獻:
[1] 劉增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研究[J]. 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1(01):42-44.
[2] 廖金香, 陳少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建設途徑探析[J]. 當代教育論壇, 2011, 000(002):45-47.
[3] 劉甲珉. 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建設[J].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1, 14(003):9-12.
作者簡介:
陳琪(1989.4—),女,漢族,四川自貢人,學歷本科,職位輔導員,研究方向:學生管理、學生思政、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