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文
摘要:教師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從圖中得到信息并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然后讓學生在多種類型的問題中借助圖形解決問題。初中數學教學相對于小學而言,難度更大、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求更高,為了幫助學生減輕壓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圖形問題,給學生分析數學圖形的內在含義,通過看圖、讀圖得到更多有用信息。因此,本文針對初一學生如何提高解決數學圖形問題的能力進行了探討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一學生;解決問題;圖形
引言:
初中數學的教學目的包括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這些都是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單純地提高學生的各科成績。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圖形教學,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數學圖形,從中找出數學信息,結合圖形更好地解決問題,并解決圖形問題,多方面使學生掌握數學技巧。
一、引導學生正確讀圖、理解圖意
首先,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情感。目前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不管是哪個地區(qū)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學前教育,其中包括從小對孩子讀圖的教學。從幼兒園階段過渡到一年級,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基本上有了一定的讀圖概念,初步形成了讀圖意識。到了小學中高段,學生基本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讀圖情感,他們對教師在教學中穿插的圖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且趣味性。這時,在初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將它們存在的讀圖意識深入挖掘,充分體現(xiàn)圖形對解題的重要性[1]。其次,教師要注重學生觀察圖的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基本培養(yǎng)能力就包括觀察能力。但是低年級的學生觀察圖的隨意性較強,他們會盲目的讀圖,很多重要的知識以及通過讀圖給我們帶來的靈感都會被忽視。所以說,在初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目的的,并按一定順序去觀察數學圖形,給學生提前提出觀察要求,讓他們通過問題有方向的觀察圖形,并針對觀察出來的結果表述清晰、簡練,然后通過觀察出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再次畫圖,結合圖形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學圖形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要注重語言描述的示范性。教師的言行舉止、為人師表對其的學生有重大影響,學生們喜歡模仿教師的“樣子”,因而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自己的語言,不能針對數學圖形進行隨意的描述,應當準確的表達,注重語言描述的規(guī)范性,這樣有利于學生練習或寫作業(yè)時對題目更正確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題意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效率。
二、注重培養(yǎng)觀察圖的能力
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基礎能力,這對于學生解題有重大的幫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數學圖形進行條理清晰的講解,使學生學會從數學角度、多方面觀察圖形、思考問題,并從圖形中得到能夠幫助自己的數學信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圖形問題,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們觀察圖的能力,如:指導學生畫圖、數形結合,整理典型的圖形問題,針對性的給學生講解圖形含義及從中得到數學信息[2]。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首先,教師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提前設置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按由簡到難的順序給學生提出相應的任務,其中本節(jié)課使學生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圖形觀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通過教師現(xiàn)有的物體的形狀和生活中常見的形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行學習,探索并熟悉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用此來發(fā)現(xiàn)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不斷給學生灌輸圖形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自己提前準備的立體圖形帶到課堂,指導學生先整體觀察圖形,然后有序而完整地說出自己對該立體圖形的看法以及理解。在學生合作討論過程中,教師需要設置提問的內容,當學生討論完后將自己的問題有效提出,即:展出圓柱、圓錐、正方體、棱柱、球的模型,讓學生分別說出這幾種幾何體的名稱。當學生紛紛回答時,教師要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棱柱、圓錐的共同點與異同點,老師巡場指導,引導學生去感受圖形的概念,用手摸、用眼睛觀察、用嘴讀出幾何圖形名稱,通過學生多種感官結合,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本節(jié)課知識[3]。
三、對圖形問題進行匯總整理,建立錯題集
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面對問題就會呈現(xiàn)出自的個人特色。在學生解決圖形問題時,教師要注重觀察每個學生的特點,并觀察學生解決問題的習慣、方向、技巧,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學生解答錯誤的題,引導他們自己匯總,根據自己匯總的圖形問題,找到自己出錯的典型原因,針對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改進,從挫折中不斷進步,并結合所有典型的圖形問題,總結歸納屬于自己的解題技巧[4]。然后教師也可以教授學生一些自身經驗,讓學生學習數形結合思想、函數思想等,通過多種圖形解決問題的技巧來不斷提升學生綜合水平。為了深化學生對初中數學章節(jié)內容的認知,教師需要設置了一系列貼近學生身邊生活的數學教學情境及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活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圖形、理解數學圖形、應用數學圖形,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圖形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一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初一教材安排的教學任務以及初中生目前存在的狀況選擇學習任務,結合學生認圖、看圖存在的問題,教授他們更多的技巧,以此逐步培養(yǎng)學生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何義婷. “問題串”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2]譚曉煥. 初中數學復習課前置作業(yè)設計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3]王永強. 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的發(fā)展價值與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趙英潔. 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情況的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