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宇
摘要:短跑作為小學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學生的爆發(fā)力與身體素質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短跑作為一種體能速度項目,在較短時間內就分出勝負,因此對學生的動作規(guī)范、爆發(fā)力等都有較高要求。傳統(tǒng)短跑教學對學生提出了較多的硬性要求,忽視了興趣與熱情的激發(fā),因此,本文將著眼于當前小學體育短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提升短跑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小學體育;短跑教學;興趣;手段
引文
短跑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三種形式,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機能有著較高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小學生的身心與學習特點,強制性地將運動員的訓練方式應用于學生身上,這不僅達不到短跑教學效果,反而會引發(fā)學生的反感。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注意訓練節(jié)奏與教學方法,通過調動學生跑步積極性、形成運動氛圍和形成良性競爭等多種方式完成訓練。
一、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短跑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體育項目,如何避免厭煩與枯燥也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趣味因素,把握好訓練與趣味性練習的平衡,克服單調無趣的訓練形式,引領學生找到短跑的樂趣。將小學生喜愛的游戲與短跑教學結合起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練習后蹬和訓練腿部力量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坡地玩游戲,通過反復的上坡跑和下坡跑找到腿部發(fā)力的區(qū)別,上坡跑充分訓練了學生的后蹬,找準在起跑時腿部發(fā)力的正確部位。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搶占位置跑、躲閃跑等訓練方式,前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后者有利于在躲閃的過程中提升心肺呼吸能力,提高反應和動作速度。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分別訓練短跑所需要的不同的能力,重視學生的隨意注意和不隨意注意相互轉化規(guī)律,從而因勢利導讓學生主動展開短跑學習與訓練。
二、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并進行循序漸進的練習
短跑訓練不能拔苗助長,需要符合運動規(guī)律的訓練。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具有特定的規(guī)律性,教師在進行短跑教學時必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安排,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教師可以將短跑拆分為不同的模塊,進行分別練習,擺臂、擺腿折疊為第一教學模塊,起跑方式為第二教學模塊,循序漸進的技術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對短跑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進行起跑方式教學時,站立式起跑較為簡單,應在反復訓練后再進行蹲踞式起跑,并訓練起跑后逐漸抬體進入途中跑等。起跑的流暢性在短跑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不僅應重視技術教學,更應該適當加大訓練量,實現(xiàn)起跑的流暢銜接。
同時,一個班級內男生女生的教學方式也應有所差異,生理學研究表明,男生力量相較于女生來說更強,但柔韌性和肌肉協(xié)調性較差,女生的關節(jié)靈活性伸展性更強,因此教師需要根據男女的差異安排相應的訓練,從而彌補不足,提升學生的短跑能力。
三、調整練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高效教學
傳統(tǒng)短跑教學大多忽視了練習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練習環(huán)境過于單一和枯燥,讓學生對短跑的印象較為刻板,因此教師需要有意識的變換跑步形式和環(huán)境,將多種跑步訓練方式安排進入課堂,并利用學生的多個場地進行跑步訓練,通過更豐富的訓練形式減少學生的疲憊,使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保持高度集中。教師可以將“撕名牌”引入短跑訓練,將所有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劃定場地完成撕名牌游戲,最后只剩下一組,該組即獲得勝利,教師可以頒發(fā)小獎品以作鼓勵。通過更加寬闊的訓練場地與新穎的訓練方式,將定時跑、變速跑、追逐跑融入進入了課堂,強度適宜,具有趣味性,并且提升了學生練習的興奮性和競爭性。這樣富有變化的課堂能夠讓學生愛上短跑,從而提升身體素質。
四、實行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不同的,因此在進行短跑教學時也應該實行分層教學,在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做出準確認知判斷后準備不同的教學手段。有些學生運動量較少,身體素質較差,面對這類同學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游戲循序漸進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再進行短跑教學;而面對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對他們的起跑動作、擺臂擺腿動作做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從細節(jié)處提升他們的短跑質量。當全班同學一起訓練時,應將能力不同的學生穿插進行分組,保證每組實力相當,這樣互幫互助的同時能夠激發(fā)運動能力較差的同學的信心,而能力較強的同學在幫助他人中也會獲得成就感,最終在班級內部形成友好和諧的競爭氛圍同時更會形成正向激勵,最終實現(xiàn)全班同學短跑能力的增強。
短跑作為無氧運動,在實際訓練中不免會因為訓練產生缺氧導致的身體反應,教師也應該教給學生相關的生理知識,并且進行科普工作,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結束語
綜上可知,短跑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加游戲環(huán)節(jié)以提升練習興趣 、調整教學環(huán)境、實行分層教學等多種方式完成訓練,提升了教學質量的同時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助于個人的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魏榮玉.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短跑教學效果[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19(12):209-210.
[2]陶小龍.提高小學體育課短跑教學效果的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9(09):64.
[3]金延安.優(yōu)化小學體育課短跑教學效果的手段與方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4):34-35.
[4]呂俊凱.提高小學體育課短跑教學效果的手段與方法研究[J].才智,2019(08):104.
廣西省田東縣油城學校 5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