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閱讀能讓我們的胸懷變得更加博大;閱讀能讓我們銘記歷史長河中那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閱讀會讓我們終生受益!可是在農(nóng)村學校閱讀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怎樣增加孩子們的閱讀量,提高閱讀興趣,并最終讓他們愛上閱讀呢?針對這些問題,結(jié)合我班學生實際情況,我想出了如下幾個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快樂教學
一、群文閱讀 增加學生閱讀量
群文閱讀是近幾年教育界所提出的新理念。所謂群文閱讀就是指在教材的基礎上,補充3—6組文章,或者更多,進行教與學。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時,我為他們補充了白話文的《葉公好龍》《買櫝還珠》《杞人憂天》《塞翁失馬》這幾個成語、寓言故事,讓他們從低年級孩子喜歡的、有濃厚興趣的故事中,學習閱讀,愛上閱讀,更進一步體會到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后來的每一學期,我都會為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為孩子們補充一些與課文相關聯(lián)、又有趣的閱讀篇目讓他們閱讀,這樣堅持下來,不但他們的閱讀能力有了提高,寫作能力竟然也有了不小的提高。記得在五年級上冊教學《慈母情深》時,我也是運用了群文閱讀教學法。在這次教學中,我為他們補充了《我的爸爸叫焦尼》《爺爺一定行》《外公》《我的父親》《蘋果樹上的外婆》等幾組材料讓學生們進行閱讀。令人欣喜的是,在這次教學中,我明顯地感受到我班的孩子的閱讀速度提高了,抓重點詞句的能力也提高了,最讓我喜出望外的是,原來班上的“寫作困難戶”也學會了正確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寫出了“張鳳毫不示弱地舉起乒乓拍,蹲好馬步,扭扭脖子,眼神犀利地盯著李小平,一挑眉,冷笑一聲,說:‘發(fā)球吧!’”這樣的句子。這也算是閱讀帶來的好處吧!
二、以篇帶本 做學生指路明燈
小學語文新課標為我們提出的課外閱讀目標:小學六年課外閱讀量一共要達到145萬字。這個目標,對于我們農(nóng)村小學來說還是比較難的。要怎樣才能更好地達到呢?
在 “群文閱讀”教學法的啟發(fā)下,我想到了以一篇帶動一本的方法。
在我們班孩子進入三年級的時候,我就在一系列少兒讀物中選擇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來推薦給孩子們,因為這本書語言優(yōu)美,故事性強,把關于友情、責任和愛的故事寫得扣人心弦。之后,我利用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和孩子們一起重點閱讀了這本書的第一、二章,交給他們一定的方法,如:勾畫出重點字詞、語句;說說對文章的理解;談談閱讀心得體會;做讀書筆記等。然后,讓他們運用學到的讀書方法,利用課余時間自主把書讀完。
對于效果,我的心里還是有些惴惴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單獨閱讀過一本這么長的長篇小說。出人意料的是,孩子們對這本書的興趣十分濃厚,有些孩子還主動找我交流對書中人物的看法,孩子們的習作水平也有了提高,甚至還發(fā)現(xiàn)了班級里的“小書癡”。一時間,我無比激動,原來孩子們是如此喜歡閱讀,只是以前被我忽略了。
三、舉辦讀書會 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們對閱讀有了興趣,還怕他們不愛閱讀嗎?但是要怎樣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針對我們班孩子愛說話的特點,我想到了在班上舉行讀書會的方法來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
我把讀書會分成了幾個板塊兒:“講一講”是讓孩子們講講從課外看來的故事;“說一說”是說一說自己的讀書心得;“議一議”與同學討論對書中人物的看法;“寫一寫”是續(xù)寫書中的故事或仿寫書中的片段。在這四個板塊兒中,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擅長的一個方面在班上展示、交流。
四、師生共讀 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2016年秋季,我有幸成為部編版教材的第一批踐行者。這一版教材新增了“和大人一起讀”“我愛閱讀”“快樂閱讀吧”等許多與閱讀有關的欄目,但我們農(nóng)村學校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家里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字都不認識多少,“和大人一起讀”幾乎就成了空談,要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喜歡閱讀,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呢?苦苦思索幾天后,我眼前一亮,老師也是“大人”啊,父母沒在身邊不能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那就我和他們一起進行師生共讀吧!
首先,根據(jù)孩子們才一年級剛?cè)雽W的年齡特點,我選定了主人公和他們差不多大的作品《窗邊的小豆豆》與他們進行師生共讀。于是我便每天利用5—10分鐘的時間為他們閱讀一章故事,孩子們對這本書很有興趣,有幾個父母在家的孩子還讓家長買了這本書在家里和大人一起讀,還有些孩子和家里的爺爺奶奶一起種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菜,還有的孩子想像出有“風的味道”“雨的味道”的菜在家里種,我也是佩服了孩子們的想像力!
此后的每一學期我都和孩子們一起讀書,從一開始的我為他們讀簡單易懂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三毛流浪記》,再到我和孩子們一起讀《山海經(jīng)》《中國古代民間故事》,最后到孩子們單獨為我讀經(jīng)典的四大名著,我常常和孩子們一起評論故事里的人物,交流故事里的情節(jié),探討書本帶給我們的啟示;我教會他們寫讀書筆記,辦人物手抄報;組織他們表演課本劇,開展故事會……通過這幾年不間斷的師生共讀,我們班的孩子都愛上了閱讀,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的,閱讀能讓我們遠離貧乏和平庸,讓我們博學睿智;閱讀能讓我們才思敏捷,下筆如有神;閱讀能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綻放出姹紫嫣紅、光芒萬丈……我會讓我的孩子們一如既往地閱讀下去,讓閱讀成為他們的習慣,陪伴他們終生!
參考文獻:1秦海燕. “享受教育快樂閱讀”模式淺析[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4.
劉英?四川省瀘州市瀘縣順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