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敬紅
【摘? ? 要】和應試教育不同的是,在新時代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育相關部門提倡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下文中,筆者將以解決問題為例,淺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及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內容。
【關鍵詞】初中物理? 解決問題?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24
物理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才接觸的一門新學科,并且很多學生在之前并沒有接觸過正式的物理教育,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物理學習是一片未知的領域,因此教師應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物理屬于理科學科,理科學科的特點在于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并且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直接反映他們的物理學習情況,一般情況下,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則他們的物理學習效果越理想。在下文中,筆者將淺議初中物理解決問題模式教學。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物理是理科學科中一門較為重要且基礎的學科,雖然教學方法很多,但適合物理教學的方法并不多。物理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物理是一門以生活為基礎的學科,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且物理知識也可以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教育相關部門越發(fā)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獲取課本上的知識,還應學會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才能體現(xiàn)教育的意義。近些年,已有部分教師采用解決問題的模式進行教學,并且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是有部分教師并不推崇圍繞解決問題教學初中物理。部分教師之所以不能接受基于解決問題的模式進行教學,是因為沒有提高教學認識,他們不能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在學習和生活中,學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才能輕松地應付各種問題。雖然應采用解決問題的模式進行教學,但如何實施此教學方法是每位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想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依托相應的問題情境,問題是教師教學的載體,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素材,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指的是教師依據(jù)相關問題進行教學,并讓學生接觸和物理相關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必要前提。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核心在于教師所設置的問題以及提問的方式,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盡量為學生設置新穎且創(chuàng)新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設置老套的問題,老套且古板的問題對學生沒有任何吸引力,并且很多學生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出問題的答案,從而削減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初中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為了誘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疑難問題,所謂疑難問題指的是學生并不能輕易得出答案的問題。和傳統(tǒng)問題不同的是,疑難問題能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懷揣強烈的好奇心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解決問題的興趣。當然,教師并不是盲目地給學生設置疑難問題,而應該在深入分析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進行設置,要確保所設置的問題符合當今階段的教學實情。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讓學生在上課伊始便進入問題化的教學情境,并且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也能在第一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定格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
二、教授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為問題的解決提供條件,但要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還應該教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由于初中生缺乏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和學習經(jīng)驗,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知道該如何運用現(xiàn)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簡單地說,解決問題的能力指的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和學習問題的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尤為重視學生物理知識的掌握,雖然物理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據(jù)觀察,雖然有部分初中生能扎實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但在遇到相關問題時,這部分學生并不知道該如何運用物理知識進行解決,有些學生甚至還會出現(xiàn)手足無措的問題。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不僅包含學生自身的原因,還和教師平時的教學方式有極大的關聯(lián)。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脫離問題情境進行教學,有些教師雖然會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執(zhí)行教學過程,但卻忽視了給學生講解解決問題的方法。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和生活有關的問題。例如,在教學“凸透鏡”這部分內容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凸透鏡的成像原理,但很多學生卻不會運用和凸透鏡相關的知識使用照相機,有些學生甚至還不知道照相機照相的原理。這就要求教師在給學生傳授物理知識的同時,還應該給學生提供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并教授學生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不僅能認識到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還能從物理學科的角度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
通過分析初中物理測試卷,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相關的試題有所增加,并且很多學生都在此類問題上出現(xiàn)失分嚴重的現(xiàn)象。為了促進學生高效解答物理試題,很多教師都會引導學生進行“題海戰(zhàn)術”,雖然題海戰(zhàn)術的方式的確能讓學生接觸大量物理習題,但在教學時間較為緊湊的初中階段并不是一種可取的教學方式。要想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解題,并反思解題的過程。由于初中生的物理基礎并不牢固,并且很多學生都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從而導致他們并不能高效地解答物理,即使遇到一些簡單的試題,很多學生都會因為計算錯誤而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基于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反思解答物理試題的過程,只有不斷反思學生才能優(yōu)化解題的過程。最為重要的是,每一次的反思都能讓學生再次經(jīng)歷解題的過程,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鞏固物理知識,還能避免學生出現(xiàn)再次犯錯的問題。
以上就是關于初中物理解決問題教學研究。教師應以全新的教學觀念以及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來執(zhí)行教學過程,并且教師還應該根據(jù)初中物理教學大綱為學生設置一些優(yōu)質的問題,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優(yōu)良的教學素材。
參考文獻
[1]趙晉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應用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李孟河.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J].學周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