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潔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1-068-02
摘? 要? 為研究籃球運動對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本文通過實驗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問卷調查法,隨機抽取2所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有兩個及以上六年班級的小學分別進行分組實驗。通過8周的實驗,發(fā)現籃球訓練可以增強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關鍵詞? 籃球運動? 青少年? 自我效能感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勾勒出我國未來建設體育強國的遠景。值得關注的是,綱要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的考核體系,全面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1]。自從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后,此概念提出之后在學校教育、心理健康、情緒障礙、成癮行為、認知老化等實踐領域中得到了應用[2]。關于自我效能感的國內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的形成機制以及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存在的不足現有研究欠缺實驗的檢驗,針對籃球這一項目的自我效能感研究較少。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2所大學城有兩個以上六年級班級的小學,抽取的是康居西城小學和富力南開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學生的年齡在12—14歲之間,實驗被測者在入學前均有做過健康檢查,無重大疾病史,且學習生活情況基本穩(wěn)定。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利用中國知網、重慶大學圖書館等搜索關于自我效能感、體育鍛煉、籃球運動方面的文獻資料進行學習借鑒,為本論文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1)問卷的采納。本研究所采用的是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該量表GSES是由Schwarzer等人編制的,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譯修訂[2],此量表是單維量表,只統計總量表,即將10個項目的得分相加除以10。量表含10個題項,采用四級評分制。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區(qū)間為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0.87,重測信度0.83,折半信度0.82,評定結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問卷的發(fā)放及收回。問卷發(fā)放和回收情況:實驗前共發(fā)放問卷230份,回收問卷23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20份問卷數據不夠完全,有效問卷210份,有效率91.30%。實驗后共發(fā)放問卷230份,回收問卷23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230份。統計分析取實驗前后共發(fā)問卷460份,有效問卷440,問卷有效率95.65%。
3.數理統計法
原始數據由Microsoft excel儲存,并建立數據庫保存,數理統計由spss20.0進行檢驗分析完成。
4.實驗法
(1)實驗設計。實驗之前在康居西城小學和富力南開小學六年級學生中,隨意抽取2個班進行自我效能感的問卷的發(fā)放。抽取的兩個班中的一個班級作為實驗組,一個班級作為對照組,進行為期8周的籃球教學。實驗結束以后再對這四個班級再進行自我效能感的問卷的發(fā)放回收。
(2)實驗實施。①實驗組,在測試的8周里每周安排2節(jié)籃球,教學內容如下:原地右(左)手運球、行進間運球、雙手胸前投籃、傳球、三步上籃以及教學比賽的攻防戰(zhàn)術等。讓學生基本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術,并且在8周的訓練中穿插講述籃球比賽的各項規(guī)則,增強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規(guī)則意識和比賽競爭意識。并且在8周的訓練學習生活中不斷的鞏固訓練和糾錯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籃球基本技術水平。②對照組:在測試的8周中不對對照組進行籃球訓練,正常的進行體育課的上課教學。
二、研究結果
(一)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自我效能水平比較
實驗前康居西城小學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獨立樣本t檢驗,可以看到t值為0.118,P=0.906,P>0.05,說明在教學實驗事實前,康居西城小學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感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實驗前富力南開小學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的獨立樣本t檢驗,可以看到t值為1.656,P=0.101,P>0.05由此說明在教學實驗事實前,富力南開小學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感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二)實驗結束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自我效能水平比較(見表1)
康居西城小學實驗后,對照組和實驗組的配對樣本檢驗,顯著性為0.000,小于0.05差異顯著,由此可以說明,在康居西城小學實施了教學實驗之后,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感增強。
富力南開小學實驗后,對照組和實驗組的配對樣本檢驗,顯著性為0.000,小于0.05差異顯著,由此可以說明,在富力南開小學實施了教學實驗之后,同樣的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感增強。
(三)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自我效能水平比較
1.實驗前后,對照組的自我效能水平比較
表2是康居西城小學實驗前后,對照組的配對樣本檢驗,顯著性為0.209,遠遠大于0.05,差異不顯著,由此可以說明,在康居西城小學實驗后,對照組自我效能感方面差距不大。
表3是富力南開小學實驗前后,對照組的配對樣本檢驗,顯著性為0.175,遠遠大于0.05,差異不顯著,由此可以說明,在康居西城小學實驗前后,對照組自我效能感方面差距不大。
2.實驗前后,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水平比較
表4是康居西城小學實驗前后,實驗組的配對樣本檢驗,顯著性為0.00,小于0.05,差異不顯著,由此可以說明,在康居西城小學實驗后,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感增強。
表5是富力南開小學實驗前后,實驗組的配對樣本檢驗,顯著性為0.00,小于0.05,差異不顯著,由此可以說明,在富力南開小學實驗后,實驗組的自我效能感增強。
三、分析與討論
(一)籃球運動對青少年自我效能影響
根據以上數據結果表明,實驗前后實驗組自我效能感有明顯的提高,本次實驗結果實驗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看來籃球運動可以用來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
(二)自我效能感在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作用
通過此次研究我們發(fā)現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響著學生們日常生活學習,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能更加有自信的面對實驗,努力拼搏。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教學實驗發(fā)現,籃球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自我效能感和實驗組前后自我效能感數據都表現出顯著性差異,充分說明了籃球訓練有助于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提高。
(二)建議
1.學校方面,首先需要完善籃球的場地設施;其次在基礎的小學體育課程和課外活動外,建議學校方面適當添加一些關于籃球運動的比賽或者趣味競賽。
2.老師方面,應積極引導孩子們學習籃球,完善籃球教學體系,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籃球運動的全面普及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提高訓練趣味性。
3.家長方面,應支持鼓勵孩子去進行體育鍛煉,不要只重視學習而忽略了孩子們身體發(fā)展的需要,并且家長自身要樹立積極鍛煉的榜樣。
參考文獻:
[1]http://www.gov.cn/xinwen/2019-09/02/content_5426540.htm.
[2]王建俠.近十年國內自我效能感的研宄進展[J].社會心理科學,2007,22(1-2):24-27.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