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麗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1-081-03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在中學階段開展運動訓練,已經(jīng)成為了促進廣大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身體運動功能訓練作為專業(yè)運動員常規(guī)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學生運動訓練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在籃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訓練中運用更廣。雖然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在學校運動訓練中已得到應用,但總的來說,目前我國基于體質健康水平對中學生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相關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將身體運動功能訓練與中學生體育課堂聯(lián)系起來,分析了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對改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以期能夠為我國中學體育教育提供一點理論幫助。
關鍵詞? 身體運動功能訓練? 中學生? 體質健康水平
當前大部分中學生都面臨著較為繁重的學業(yè)壓力,在心理及生理上都有著較大的負擔。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部分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嚴重不達標,這對于他們未來的良好發(fā)展極為不利。針對這一問題,在中學階段采用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方法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效果顯著,值得大力推廣。
一、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現(xiàn)狀分析
我國對于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較為重視,國家于1979年就對全國的中學生體質進行了全方位的調研與測試,此后每隔五年便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青少年體質調查。根據(jù)其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趨勢較為明顯。雖然在2010年之后有逐步回升的趨勢,但其中中學生身體素質各項指標依然不能夠滿足相關標準。較為顯著的特點便是中學生整體視力較差,近視率過高;攝入的營養(yǎng)數(shù)量無法被徹底吸收,身體體重超出相關標準;肺活量較低,身體耐力較差等。因此,對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全方位的提升,是進行體育教學與訓練的主要目的[1]。
當前中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老師以及家長都對中學生的成績格外重視,使其背負了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及心理壓力。學生不僅需要在課堂中進行學習,還要在課外參加各類輔導班,孩子們坐的時間較長,參加運動的時間微乎其微。由于學生運動量嚴重不足,使得其體質健康水平直線下滑。部分學生因為缺乏鍛煉,體質健康水平較低,在面對來自中考、高考的壓力時難以承受,身體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損害,這對于中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極為不利。所以,只有讓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夠讓其健康成長[2]。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中學生身體功能性疾病發(fā)病概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脊柱疾病較為突出,主要體現(xiàn)于脊柱產(chǎn)生了側彎,中學生脊柱側彎檢出概率最高達到了7%。脊柱側彎屬于脊柱畸形的一種,主要包含了特發(fā)性以及先天性兩種類型,特發(fā)性脊柱側彎占比達到了80%。這一疾病會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較大的威脅,如若不能夠及時進行治療,那么就會對中學生的外觀及體型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的心肺功能疾病,讓脊柱退變時間提前,身體軀干呈現(xiàn)出不平衡的狀態(tài)。由于中學生伏案進行寫字的時間較多,身體經(jīng)常出現(xiàn)過度疲勞,導致讀寫姿勢不夠正確,加之缺乏一定的體育鍛煉,使得近年來中學生身體機能大幅下降。
根據(jù)某省中學生的調研結果數(shù)據(jù)顯示,大部分中學生所進行的800米及1000米測試結果都遠遠低于全國中學生平均水平。部分學校的學生身體素質具有較大的差異,在一個總數(shù)為50人的班級之中,肥胖以及偏胖的學生占到了八分之一,64%的學生對跑步并不感興趣。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各類鍛煉項目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學生的身體機能出現(xiàn)了不足,直接導致了其身體運動功能退步。因為身體運動功能是進行各類運動的基礎,主要是來進行各類動作,例如跑、跳、踢、投、走等[3]。只有讓學生能夠自如發(fā)揮這類動作,才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具體可以從學生的耐力、力量以及協(xié)調性等方面進行入手?;谥袑W生的年齡特點,身體發(fā)育速度較快,各項能力都有著廣闊的發(fā)展?jié)摿Γm然力量和耐力相對薄弱,但通過對其進行合理的身體運動功能訓練,能夠有效提升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二、身體運動功能訓練試驗研究
試驗對象:隨機選擇某中學68名學生。
試驗時間:在2019年6月-9月期間,針對某一中學的學生在每周三次的體育課中完成身體功能訓練計劃。
試驗地點:某中學操場。
試驗器材:繩梯、體操墊、臺階跳箱、實心球、橡皮彈力帶等。
試驗步驟:把參加試驗的中學生劃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采取一般性身體訓練,試驗組則每節(jié)體育課進行身體功能訓練約15分鐘,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訓練時兩組學生所受的負荷量應當維持統(tǒng)一。
試驗評測指標:對中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所需要指標如表1所示。
試驗內容: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身體訓練方式,在此不過多贅述。對試驗組的學生進行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內容主要包含了爆發(fā)力與力量訓練、動作準備、軀干支柱力量、快速伸縮復合訓練、動作技能訓練、能量系統(tǒng)發(fā)展以及恢復再生,如表2所示[4]。
試驗結果:在完成16周的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后,對參與試驗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進行了測試,從測試結果中能夠看出,試驗組在進行試驗后坐位體前屈測試成績有著較為顯著的提升,而對照組有一定提升,但不如試驗組明顯。由此可見,通過身體運動功能訓練,能夠讓中學生在坐位體前屈測試中的距離得到提高,其柔韌性也能夠有所提升。同時其他幾項訓練項目的測試結果也相對一致,均為試驗組所提升的成績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且優(yōu)于對照組[5]。因此得出結論,對中學生進行身體運動功能訓練,能夠有效提升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讓中學生的關節(jié)靈活程度得到加強,肌肉的爆發(fā)力及彈性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這樣一來,中學生的身體運動器官進入到運動狀態(tài)所耗時間更低,能夠提升身體肌肉的工作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身體的穩(wěn)定性及平衡性得到提升,在進行跑動時無謂的重心晃動得到了減少,身體所耗費的能量更少,對于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三、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相關建議
通過上述實驗能夠看出,身體運動功能訓練中的七大模塊臀大肌激活、最大力量與旋轉爆發(fā)力、快速伸縮負荷練習、能量代謝系統(tǒng)發(fā)展、加速度與多方向移動、軀干支柱力量練習等在高中體育課中具有被添加應用的可行性,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取合理的訓練方式。在對學生進行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時,教師應當針對學生身體各個部分的練習負荷進行合理的分配,并結合七大模塊對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穿插。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時,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疲勞狀態(tài),因為個體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部分學生可能會在練習時對訓練動作掌握不到位。針對這類問題,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身體實際情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進行動作難度提升的時候不能過快,要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在訓練初期,應當讓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每一個動作,由簡到難,并且教師應當對學生保有較高的耐心,反復強調學生應當掌握的基本動作,在大部分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時,才能夠將運動強度進行加大。為了避免學生身體產(chǎn)生一定的疲勞感,教師要根據(jù)每一個動作不同的難易程度,來對鍛煉時間及休息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確保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成效[6]。另外,在進行訓練時,教師應當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及計劃,針對部分學生練習較為困難的問題,教師可以嘗試構建訓練小組,讓其余掌握較為熟練的學生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指導,確保困難同學最終能夠將訓練內容成功掌握。
綜上所述,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是顯著提高中學生身體運動素質水平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中學生面臨著較為沉重的課業(yè)壓力,學生無暇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難以得到保證。為了能夠讓中學生具備較好的運動素質,我們建議中學階段體育課堂應積極采用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并在各學校大力推廣,以此來快速提升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從而促進我國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賀永泉,王艷紅.共同努力全面提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關于樂山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9,21(05):107-112.
[2]何吉,泮貝貝.改善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7):98+100.
[3]梁蘭穎.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因素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9(09):34-35.
[4]袁盛,盧美玲,陳春莉,梁飛.《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以武江區(qū)城區(qū)和農(nóng)村一年級小學生為例[J].體育科技,2019,40(04):76-78.
[5]王淑沛.青少年體質測試中的仰臥起坐項目優(yōu)化方案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3):29-30.
[6]李華,譚洪論.影響《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優(yōu)良率主要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3):243-244.
作者單位:周口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