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路
摘要:在國家越來越重視高考改革的趨勢下,高中學校的發(fā)展必須契合當前的教育理念,實現良性轉型發(fā)展,這不僅是學校按照教育政策改革的必然之舉,也是有助于高中學校完善學校教育體制、促進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可行之道。因此,有必要對高中學校的轉型發(fā)展進行深入思考,并提出有效的行動建議,促進學校的轉型發(fā)展順利推進。
關鍵詞:新高考 高中學校 轉型發(fā)展 現實思考 行動建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圍繞新時期的新高考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不僅為傳統高中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沖擊,同時也加快了高中學校的轉型發(fā)展步伐。只有圍繞新高考需求進行優(yōu)化升級,才能有助于學校的綜合實力提升和長遠發(fā)展。
一、當前高中學校教育工作面臨的困境
1.教育教學理念與新高考需求不符
在高考改革政策驅動下,很多高中學校圍繞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制定了相關教學標準,但是絕大多數高中校長及教師僅僅將教學標準停留在收面上和口頭上,并沒有落到實處。在傳統的高考背景下,很多校長及教師已經形成“開展高考改革必然會影響學生高考成績和學校升學質量”的定式思維,高中學校從整體上沒有形成正確的工作理念,仍然停留在過度重視學生高考成績、名校錄取比例的功利層面,使得高中學校在新高考背景下的轉型發(fā)展、升級優(yōu)化進展緩慢。
2.教學課程安排與新高考需求不符
新高考發(fā)展背景下,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必須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完善對學生的全面質量教育。在有關部門的政策驅動下,高中學校完善了各年級的教學方案,制定了符合新高考需求的課程體系,不僅滿足了各學科的教學學時,而且增加了校本課程。但是,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課程的進展情況與方案計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校長及教師并沒有按照相關的教學方案嚴格執(zhí)行,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課程體系,使得教學課程安排與新高考需求嚴重不符。
3.教育管理制度與新高考需求不符
在新高考背景下,很多地區(qū)的高中學校已經推行了“3+3”的高考改革實驗教學,考生總成績由國家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任意科目成績組成,這就要求高中學校必須制定符合新高考的教育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很多高中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依舊圍繞高考成績展開,忽視了學生的自主選擇和學習權利。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推行“選課走班”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以管理難度較大為由拒絕實施相應的教學制度,導致高中學校的教育管理與新高考需求嚴重不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做‘因材施教’?!边@也從側面突出當前新高考的教育理念,更加要求高中學校能夠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契合學生學習需求。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學校轉型發(fā)展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是立國之本,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备咧凶鳛檫B接學生素質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轉折點,必須圍繞不同時期的具體需求,進行轉型發(fā)展,這不僅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更關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中學校必須認識到教育工作對于國家的重要性,圍繞新高考將轉型發(fā)展落到實處。
1.是契合“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之舉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育更加重視對學生的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高中學校開展教育工作過程中,在滿足新高考的課程教學前提下,盡可能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這也是契合“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直觀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高中學校教學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相關理念的發(fā)展。因此,學校的轉型發(fā)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個性化發(fā)展,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理念,進一步提升高中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2.是滿足新高考改革創(chuàng)新要求的有效途徑
新高考對于高中學校的教學課程安排提出新要求,高中學校應在滿足基礎教學任務的情況下,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個性化發(fā)展提供渠道。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高中教學管理制度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需求,甚至限制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已然與新高考的培養(yǎng)理念相悖。因此,為了能夠全面落實新高考發(fā)展理念,開展高中學校轉型發(fā)展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必然途徑。
三、新高考背景下實現高中學校轉型發(fā)展的建議
1.以學生需求為中心,全面完善課程體系
在高中學校的轉型發(fā)展過程中,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充分滿足學生的個人需求,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進一步完善教學課程體系。首先,高中學校校長要站在統籌教學安排的角度,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形成基礎課程和興趣課程的雙向推進,在完成新高考課程任務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綜合需求、學校特點及教學資源,開設豐富的社團類課程、綜合實踐類課程等,豐富學生枯燥的高中學習生活,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總之,在高中學校的轉型發(fā)展過程中,要彌補傳統教學中的應試教育弊端,全面完善課程體系。
2.以新高考要求為重點,健全學校教育管理體系
在新高考的發(fā)展背景下,“選課走班”式的教學必將成為高中教學的重要模式。高中校長和教師要認識新型課程模式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教育管理體系。校長作為高中學校轉型發(fā)展的指揮者,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課程管理制度。除此之外,為了避免相關制度沒有落到實處,要形成以校長為中心的學校教育督察小組,力求覆蓋全校的每一位學生,確保學生能夠在自愿的基礎上完成學習任務??傊?,在高中學校轉型發(fā)展過程中,要建立以校長為中心的教學管理體系,不斷健全學校管理體系,確保學校的轉型發(fā)展和課程優(yōu)化能順利進行。
3.以教師素養(yǎng)為切入點,提升學校轉型發(fā)展實效
教師作為學生高中學習的引路人,他們直接影響了高中學校在轉型發(fā)展過程中的綜合成效。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學校轉型發(fā)展中,必須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首先,要形成自上而下的教師管理體制,在校長的榜樣示范作用下,引導全校教育工作者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鼓勵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注重個性化發(fā)展。其次,要求教師能夠在不斷提升個人專業(yè)知識水平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學校的創(chuàng)新教學講座,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增強與學生的交流能力,將教學主體轉變?yōu)閷W生,幫助教師形成“學生第一、教師輔助”的教學理念。總之,只有不斷提升高中學校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確保學校的轉型發(fā)展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黃興國,丁家蕻.黃岡中學轉型發(fā)展記[ J ].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17(10):5-9.
[2]任光升.高中學校實現轉型發(fā)展的現實思考與行動建議[ J ].當代教育科學,2014(08):31-33.
[3]陳育彬.低重心運行 高品位發(fā)展——對普通高中轉型發(fā)展的實踐與思考[ J ].基礎教育參考,2013(24):3-6.
基金項目:此文系哈爾濱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新高考背景下依托‘校長發(fā)展共同體’的高中轉型與發(fā)展的行動研究”科研成果,課題編號:HKB1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