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擎軒
(化州市人民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 廣東 茂名 525100)
肺癌在我國惡性腫瘤中的發(fā)病率最高,肺癌患者多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要類型,本病患者有超過50.0% 的人在診斷時即為晚期,晚期患者無法通過手術(shù)切除病灶,僅能夠通過放射治療、化學療法等方式延緩病情發(fā)展[1]。近年來,抗腫瘤靶點治療是現(xiàn)階段臨床中使用率最高的手段,此種方式能夠針對靶向細胞進行治療,阻斷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功能、抑制靶細胞信號傳遞,對其他細胞功能損傷小,因此使用率高。安羅替尼是一種新型靶向治療藥物,本次針對安羅替尼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性肺癌的效果進行探討。
選取我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58 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采用隨機分組分為兩組?;颊呷朐汉笸ㄟ^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患者無手術(shù)指征;均接受過一線治療而后病情進展者;患者預計生存期超過2 個月;患者無安羅替尼過敏表現(xiàn);患者無妊娠、哺乳期人員;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
觀察組:患者年齡平均(48.1±6.5)歲,男性患者18 例,女性11 例,鱗癌20 例,腺癌6 例,其他3 例。
對照組:患者年齡平均(47.9±6.8)歲,男性患者17 例,女性12 例,鱗癌19 例,腺癌7 例,其他3 例。
對照組患者給予安慰劑(淀粉片)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安羅替尼治療。12mg 安羅替尼口服,一日一次,治療2 周后停藥1 周,3 周為1 個療程。當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不耐受者或不良反應時要給予調(diào)整劑量,當藥物劑量降低至8mg/ 日時仍不能耐受者給予停藥?;颊咧委熤芷谝? ~14 個為主。
對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按照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進展4 個等級。疾病控制率= 完全緩解率+ 部分緩解率+ 穩(wěn)定率。統(tǒng)計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患者進行隨訪,統(tǒng)計患者生存期。
觀察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情控制情況比較(例)
觀察組患者生存期超過6 個月、超過18 個月人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存時間在12 月以上人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存時間比較
所有患者不良反應均為1-2級不良反應,無3-4級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肺癌在臨床中的發(fā)生率非常高,且顯著高于其他類型癌癥,也是癌癥致死的主要因素。非小細胞肺癌是發(fā)病率最高的類型,患者多在疾病晚期明確診斷,導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人數(shù)劇增[3]。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癌癥細胞的增殖、分化作用與蛋白酪氨酸激酶信號通路相關(guān),因此若能夠阻斷其信號通路則能夠抑制癌細胞增殖、分化[4]。但針對多種未檢測到的信號、基因驅(qū)動或晚期患者來說,藥物的選擇十分重要。單克隆抗體類藥物是早期靶向治療藥物之一,例如尼達尼布等,但此類藥物單獨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聯(lián)合化療治療。安羅替尼是我國研發(fā)的多靶點受體TKI,主要針對WEGFR、FGFR、PDGFR 靶點,其能夠抑制血管形成相關(guān)激酶的功能,進而能夠抑制腫瘤細胞增長,達到廣譜抗腫瘤的作用,且其具有較高的風險可控度。
安羅替尼也能夠針對V E G F 家族蛋白功能進行抑制,而VEGF 家族蛋白是誘發(fā)腫瘤血管生成尤其是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其能夠刺激血管下游信號通路傳導,進而能夠促進內(nèi)皮細胞增殖、分化,促進血管生成[5]。而安羅替尼可對此種信號傳輸進行抑制,進而達到抗腫瘤的作用,而此點也正是抗腫瘤靶向藥物研究的重點方向。本次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疾病控制率更高,患者生存期更長。證明安羅替尼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夠達到較高的疾病控制率,且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期。在表2 中可見,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且均為1-2 級不良反應,無3-4 級不良反應,證明安羅替尼作為二線治療藥物不僅具有較好的疾病控制水平,同時具有較高的風險可控性,能夠避免患者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降低患者痛苦,屬于一種安全、可控的治療藥物,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