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瀟劍
關(guān)鍵詞:未成年人 共同犯罪?分案 審理模式
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有分案、并案兩種審理模式,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quán)益,在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相繼采取了分案審理的做法,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不乏盲目分案的情況出現(xiàn),也存在一些困惑。
關(guān)于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究竟是分案審理還是并案審理,應遵從以下三個原則:
保護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多系初犯、偶犯,主觀惡性不深,對其采用特殊的刑事程序有利于加強教育感化效果,幫助其回歸社會,避免今后繼續(xù)犯罪。故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quán)益,對于共同犯罪的,應采取分案審理方式,對于并案審理的也要充分兼顧未成年人的利益。
查清事實。公正是法律追求的最高目標,對未成年人而言,要充分考慮其特殊性,在程序上照顧以達到實體公正,但是不能單純?yōu)楸Wo未成年人權(quán)益而影響案件事實的查明,也要保護被害人與社會的利益,兩方面的利益要保持均衡。
保障效率。效率也是法律應追求的價值,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審判公正的實現(xiàn)。一方面應避免較多的耗費有限的司法資源,另一方面要盡快裁決,避免案件久拖不決,嚴重影響訴訟效率,不利于對未成年被告人合法權(quán)益的維護。
下面筆者將分別對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審理模式一一作出探討。
分案均由少年庭審理。此種模式應為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的主要審理模式之一。檢察院應將案件分案同時起訴至法院,均由少年庭同一審判組織審理,這樣既可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quán)益,又有助于法官對共同犯罪的事實有全面整體的把握, 便于區(qū)分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保證量刑的均衡、賠償?shù)囊恢滦?。且這種模式能有效解決多次復印和移送案件材料的問題,可以節(jié)約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
分案由少年庭及刑庭分別審理。此種模式為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的另一種重要審理模式,對于不適宜分案后均由少年庭審理的,可以未成年人案件由少年庭審理,成年人部分由刑庭審理。此種模式適用于未成年人犯罪內(nèi)容明確、事實清晰、罪行較輕、人數(shù)較少,而以成年人犯罪為主且較為復雜的案件。此類案件檢察機關(guān)對成年人部分偵查時間較長或需補充偵查,此時將未成年人的部分先予審理,避免未成年人的刑期因成年人案情復雜而被變相延長。由于案件中被告人多為成年人,且案情較為復雜,故此部分由刑庭審理更加有利于查清事實,懲治犯罪。分案審理的案件中相同的犯罪事實,尤其是犯罪成立與否,所犯此罪還是彼罪,既遂、未遂、中止、預備等重要事實,兩庭應加強溝通,就核心問題協(xié)商一致。
并案由少年庭審理。對于未成年人系組織者或者主犯的案件、涉及刑事附帶民事賠償?shù)陌讣?、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及其他分案影響查明事實的共同犯罪案件,可以并案由少年法庭審理。因未成年人在犯罪中具有重要作用,或者其與成年人的犯罪行為關(guān)聯(lián)性較大,如分開審理可能影響事實的查明,故應作為一個案件進行審理。未成年人雖發(fā)揮了主要作用,但是其主觀惡性一般小于成年人,易教育挽救,如果按普通方式審理很可能將其進一步推向社會的對立面。此種模式下,如條件允許、案情適合也可以采用分庭審理的模式,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同一天分別開庭,一起宣判,審理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有事實需要進一步核對查明的,可以第二次開庭。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未成年被告與成年被告人具有親屬關(guān)系的,也可以并案審理,此種情況下成年人并不會影響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相反通過親情感化可能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筆者認為,具有親屬關(guān)系的,首先應看起親屬關(guān)系的遠近,其次應先了解其親情是否深厚,成年人對未成年人持何種態(tài)度,是否愿意幫助一起挽救未成年人,另外還要看并案后是否有利于查清事實,避免雙方因親屬關(guān)系而相互隱瞞犯罪事實。如并案審理則教育挽救未成年人是審判的一個重要目的,除案件情況特殊外,應以未成年人為主,由少年庭審判。
并案由刑庭審理。特別嚴重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交由成年人法院管轄已經(jīng)成為了很多國家的做法,比如美國、德國、英國等。對于和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未成年人涉嫌故意殺人、強奸、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綁架等暴力刑事案件的,可能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由于刑庭此方面的審判經(jīng)驗更為豐富,為了慎重起見也為了保護未成年人權(quán)益,可以全案由普通刑事審判庭審理。但是對未成年人也應注意保護和教育,設置臨時退庭等機制,如遇成年被告人的言行以及對案件的證據(jù)調(diào)查過程中可能會對未成年人產(chǎn)生不良的刺激與影響時,將未成年人帶離法庭,待適當之時將未成年人帶回法庭,繼續(xù)審理。
分案均由刑庭審理。特別嚴重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由刑庭審理的,因刑庭沒有涉少案件特殊審理機制和程序,故分案審理不具有太大的意義,只要在并案審理中注意保護未成年人即可。
綜上,筆者認為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審理模式有4種,即分案均由少年庭審理、分案由少年庭及刑庭分別審理、并案由少年庭審理和并案由刑庭審理。在確定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應采取何種審理模式時,首先應確定分案還是并案。分案是主要模式,適用于絕大多數(shù)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并案為例外,僅適用于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具有緊密關(guān)聯(lián)性,案情較為復雜,分案審理不利于查明事實的情況。在確定的分案還是并案審理后,再行確定由哪個庭室審理。分案后,一般情況下均由少年庭審理,但是對于共同犯罪較為復雜,且以成年人為主,未成年人犯罪事實清晰、罪行較輕、人數(shù)較少的,可以由少年庭及刑庭分別審理。并案審理的案件,一般應由少年庭審理,以便更好地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和挽救,對于特別嚴重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由刑庭審理,但在審理過程中設置一定的機制保護未成年人的權(quán)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