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欣 黃于恒 馮小鳳
【摘要】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還應該關注學生的生命意識教育。因此,本文以初中英語特色課《英語主題探究課》為例,通過生命教育含義的闡釋和教學案例的展示,探討生命教育的融合體現(xiàn),以期為生命教育在初中英語課堂的進一步深入滲透、開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生命教育;英語特色課
【作者簡介】鄭欣欣,黃于恒,馮小鳳(指導老師),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文學院。
一、引言
為響應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的“停課不停學”,教師網(wǎng)上授課、學生網(wǎng)絡學習成為一種居家學習方式。在推出的眾多課程當中,有不少課程是以新冠肺炎為教學素材的,有的課程展開了對新冠肺炎的介紹和相關預防知識的講解,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了生命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個人生存和發(fā)展,重視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yǎng)。
二、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國,自1968年美國Walters提出并踐行生命教育思想以來,許多國家開始重視對生命教育的開展,將生命教育添加到課程中,從基礎教育一直貫穿至高等教育。我國的生命教育起步較晚,但卻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2004年國家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針對未成年人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包括對生命的關注、對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實現(xiàn)生命意義和提升生命價值;狹義的生命教育則指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關注個人與他人的生命,以及一切自然界生物的生命。生命教育可以單獨設立一門課程,也可由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滲透和提示。在我國,有很多因為缺少生命教育而步入歧途的學生,他們因此喪失了美好的青春年華,可見在課堂上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三、研究意義
生命教育的開展涉及諸多學科,其中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生命教育的理論基礎,為其開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觀點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由馬斯洛創(chuàng)立,以羅杰斯為代表。人本主義心理強調重視人的尊嚴、價值和主體性,使得研究人的意識現(xiàn)象的心理學能夠真正以人為本。人本主義心理學對人以及生命的重視讓個體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生命教育主張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重視學生自身的發(fā)展,做到以人為本。
開展生命教育是社會環(huán)境和青少年自身發(fā)展變化的迫切要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復雜化,青少年難免面臨社會中的各種負面影響,造成青少年認知上的扭曲和心理上的障礙。初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正處于成熟與半成熟的交替時期,由于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完善,他們缺乏對疾病、死亡等的認識和體會,沒有深刻理解生命的意義和自身價值,這極大可能導致各種漠視生命的行為。作為教育者,應該及時關注初中生這一特殊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幫助他們認識和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同時,還應該引導他們深刻認識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而珍惜生命,更好地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本文挖掘課例中的生命教育,希望能為生命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深入滲透和開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四、教學案例展示
1.設計思路。筆者所選的課是一節(jié)針對疫情展開的特色課,其主線是以新冠肺炎為話題進行各種主題教育。教師以新冠肺炎為話題引“出How can we make us save?”提出一系列防護措施,接著教師讓學生對疫情期間發(fā)生的事件進行反思并給予積極的引導,呼吁學生應該珍愛生命,增強防范知識;關愛動物,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健康生活,創(chuàng)造無限的生命價值的意識。通過教學,學生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重視對生命自我保護意識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教學流程。
五、生命教育視野下的課程探析
1.珍惜生命, 掌握預防新冠知識。生命教育的基礎是關注生命本身,而生命本身的安全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學生保護生命的意識與技能。珍惜生命,不僅僅是珍愛自己的生命,更要珍愛他人的生命。面對感染性極強的新型冠狀病毒,中學生掌握一定的預防措施不僅僅是保護自己,同時也在保護他人。疫情期間的這節(jié)英語特色課是以疫情為背景的主題探究課,該課先向學生詳細介紹了新型冠狀病毒,包括其來源、傳播途徑、感染癥狀等,讓學生對新型冠狀病毒有全面的認識。學生理解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有三種:直接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可見其傳染性極強,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可能存在著各種易感染的不安全隱患,引起學生的關注,意識到掌握有效預防新冠知識的重要性。接著教師提出問題“How can we make us safe?”,引起學生思考。隨后教師總結出七點措施,如:stay at home(居家),put on mask when we go out(外出戴口罩),take our temperature(測量體溫),No hunting the wild animals(拒絕獵殺野生動物)等。通過教學,學生意識到,所有的措施都是為了生命的安全、延續(xù)。我們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懂得應該更加珍惜和愛護生命。學生掌握了應對新冠病毒的基本預防措施,能使自己免受病毒感染,更能在疫情期間響應國家倡議的居家隔離。
2.關愛動物,增強環(huán)保意識。生命教育包括關注個人與他人的生命,及一切自然界生物的生命。也就是說,生命教育不僅僅是關注人類的生命,同時還需要我們愛護動物的生命及我們共同生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保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每個人應有的環(huán)保意識。
課程中,教師提出“The earth is our mother, but she is ill”,并向學生展示山火、干旱、物種滅絕、城市消失等生態(tài)破壞,最終地球將走向滅亡,而這一切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作為人類,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教師結合教學課件舉例展示我們可以拒絕獵殺野生動物、節(jié)約用水、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等,并引導學生思考除此之外,你還能想到哪些拯救地球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比如:愛護動物,我們可以完整地表達為:We dont eat wild animals.They are our friends.告訴學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與他們和諧相處;控制空氣污染,我們可以表達為“We mustnt put untidy air into the sky.”等。最后教師布置一篇課后作文“How to save the earth?”,并提供相關的參考表達:wild animals 野生動物;air pollution 空氣污染;save the water and electricity 節(jié)約水電;No hunting 禁止獵殺;Low Carbon Life低碳生活等。學生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通過查閱字典表述。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保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有利于促使學生在生活中落實環(huán)保行為。
3.健康生活,創(chuàng)造生命價值。在疫情期間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至關重要。大部分學生在疫情居家期間經??措娨?、打游戲、不合理作息,老師強調這種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通過講解新冠肺炎的預防知識,老師呼吁學生居家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愛好,如烹飪、看書、下棋、進行家庭科學小實驗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
六、總結
我們應意識到,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還應將學生看成完整的人,重視他們生命意識的培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文以疫情期間英語特色課程為例,探討該課程中如何體現(xiàn)“珍愛生命,掌握預防新冠知識”“關愛動物,增強環(huán)保意識”“健康生活,創(chuàng)造生命價值”的生命意識,為生命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和開展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章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嘗試[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13(03):55-59.
[2]段紅鷹,邵惟瑛,吳碧宇.高職英語教學中生命教育滲透研究[J].職教論壇,2013(06):77-79.
[3]王芹.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生命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刊),2014,11(09):137.
[4]許世平.生命教育及層次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2(04):7-10.
[5]教育部.教育部:利用網(wǎng)絡平臺,“停課不停學”[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2020-01-29.
[6] 湖北省教育廳.省教育廳關于全省中小學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wǎng)絡教學的指導意見[OL]. http://jyt.hubei.gov.cn/fbjd/tzgg/202001/t20200130_2016444.shtml,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