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彬 郎???/p>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3-0153-01
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數(shù)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這些都闡明了數(shù)學作為基礎學科的重要性。而數(shù)學后進生就其個人成長來說,將直接影響到對他們的后繼教育、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與成才問題。
產(chǎn)生學困生的原因很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態(tài)度消極,興趣淡薄,缺乏信心,其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同年級學生,在農(nóng)村小學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在我們教學工作中,如果我們教師不去認真關注這部分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引導、幫助,那就會造成他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對學習沒有興趣,最后成為班上的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提高他們對數(shù)學學科的學習興趣的工作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能提高學困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呢?下面我針對這一問題,談談幾點看法。
1.與學生接觸,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俗語說:“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喜歡一位教師時,就會喜歡他所教的學科,就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學好這門學科。與學生進行感情交流的途徑是很多的,從學習上到生活上,都要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朋友,平時教師也要注意多用和藹和激勵性的語言等等,目的都是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他的老師是一個可依賴的人,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shù)學學困難生一般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對數(shù)學學困生的學習習慣進行指導,告訴他們,別人學習成績好的原因是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能夠做到堅持不懈。這樣的歸因,可以引起他們對預習和復習習慣的重視,并自覺地加以培養(yǎng)。另外,要使學生預習的習慣堅持下去,數(shù)學教師要在課后布置下節(jié)課預習的內(nèi)容,包括必須掌握的知識和必須解決的問題,預習的內(nèi)容和目標越明確就越能強化他們的這種行為。
3.注重課堂的分層教學,及時鼓勵
很多學困生在數(shù)學課上不能集中精力聽課,因而教師可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及時吸引、鼓勵學困生,讓他們也能關注課堂,認真聽課。比如當教師引入一個新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例子,提高學困生學習的興趣;講解例題時,教師應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這樣學困生就容易理解剛講過的知識;布置課堂練習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梯度的題目,先讓幾個比較上進的學困生來回答簡單的練習題,同時給予表揚鼓勵。
4.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深入輔導學困生
課堂時間有限,對于小學生的數(shù)學教學,課外時間的充分有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學困生在課堂上能吸收消化的知識有限,教師若能每天堅持課外輔導學生,對學困生的促進肯定會起到積極作用。但輔導需要注意提高效率,本人認為課外輔導不是簡單的給個別學生重復課堂的知識,可以針對當天的課堂反饋,出一些基礎的題目讓一些學困生完成,然后集中他們進行點評。當然教師的精力也有限,這時候可采取“一幫一、一幫多”的小組學習形式,出題讓優(yōu)生來給學困生批改、講評。
5.用“賞識”教育,讓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贊揚,對于后進生來說,這顯得更為重要。對于經(jīng)常被訓斥、諷刺的學困生,利用他們的一丁點進步,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進行激勵、表揚,他們將會得到很大的精神需求,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信心,知道“我能行”。主宰命運的是積極的心態(tài),成功的自信。為了維持這種積極的心態(tài),在上課時首先應該讓學習的內(nèi)容盡量簡單一點,淺顯一些,使問題通俗易懂,讓他們主動地參與思考,去動手操作,從而得到正確的答案,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6.充分利用家庭作用,實行家校溝通,形成合力
我們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因此,我們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與家長互訪,電話和網(wǎng)絡聯(lián)系取得學生家長配合,作為我們搞好學生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們經(jīng)常進行學生家庭走訪和召開學校家長會,把學生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和對他們的表揚以及存在的問題及時轉告給家長,在家長的配合下促進學生的上進心,同時也讓家長分享到子女在校期間點滴的成功,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一點一滴的閃光點,并再次鼓勵子女,使學生感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和愛護和對成功的喜悅,同時,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相信“我也是很棒的”,從而將這種自信轉化為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
總之,我們要正確對待學困生,必須以多鼓勵少批評,重點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作為教師我們決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困生,我們要抓住學困生的特點,努力挖掘學困生的內(nèi)在潛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學習方法指導的加強,進行耐心的個別輔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打開學困生的心扉,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縮小成績差異的目的。我相信只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耐心、細心地引導培養(yǎng),對學困生充滿熱情,充滿愛心,永不言棄,那么我堅信學困生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