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濤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健康的問題,當面對疾病的時候通常都需要在醫(yī)院進行治療。而在小兒疾病的診治過程中往往需要一些特殊檢查或者手術治療,在這些情況下為了保證診療過程的安全,降低患兒的痛苦,會采取麻醉的方式。那么小兒麻醉都有哪些?應該如何選擇?麻醉對小兒自身又有哪些影響呢?
1 小兒麻醉方法有哪些?
(1)小兒基礎麻醉
小兒基礎麻醉指的是,小兒在手術或者特殊檢查前先用使用藥物使患兒意識消失處于熟睡或淺麻醉狀態(tài)的輔助麻醉方法,主要目的在于鎮(zhèn)靜,抗焦慮,減少應激反應,良好的基礎麻醉有助于減輕患兒術前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干擾,使麻醉誘導平穩(wěn)順利進行,避免與麻醉和手術相關的心理創(chuàng)傷.然后再根據檢查或者手術的具體情況選擇是否需要進行下一步的麻醉實施,例如:神經叢阻滯或者全身麻醉的方式進行麻醉。
(2)小兒部位麻醉
小兒部位麻醉指的是神經叢阻滯、腰麻或者局部麻醉。這種麻醉方式是一種對神經干或者神經纖維傳導進行阻礙的麻醉方式,能夠對小兒身體局部麻醉,在這個過程中小兒神智保持清醒,對幼兒影響比較小。但是,恰恰由于患兒太小,小兒整個過程都會存在不配合和恐懼,單純的局部麻醉是很難實施的,時常需要復合其他麻醉方式來完成手術。部位麻醉可以產生完善的鎮(zhèn)痛和肌松作用,當復合全身淺全麻時,在滿足手術需求的同時,又有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麻醉蘇醒迅速,術后鎮(zhèn)痛良好的特點,復合麻醉是臨床經常應用的麻醉方式。
(3)小兒全身麻醉
小兒全身麻醉指的是小兒通過靜脈注射或者吸入的方式導入麻醉藥,對小兒的大腦皮質進行抑制,小兒會在麻醉藥的作用下暫時失去知覺,保持安睡的狀態(tài),不會感受到疼痛。小兒全身麻醉中,需要通過機器控制呼吸,保證小兒供氧,所有的心跳、血壓等生命指征都維持正常水平,不會影響小兒的呼吸和身體循環(huán)導致的腦缺氧情況。全身麻醉中,小兒處于麻醉狀態(tài),沒有不良的記憶和不舒適的感覺,在麻醉結束后,會逐漸清醒,猶如睡了一覺,孩子在整個過程沒有手術的相關記憶,避免了手術可能產生的恐懼和心理陰影,有利于孩子的精神心理健康發(fā)展。
(4)小兒低溫麻醉
小兒低溫麻醉是很特殊的麻醉方式,主要適用于小兒心血管的手術中。在麻醉中主要是通過阻斷身體循環(huán)的方式,使小兒的體溫降低。小兒的循環(huán)和呼吸受到抑制后,體溫會降低。身體循環(huán)以及呼吸等都需要利用人工心肺機替代,保證小兒的代謝,但是又維持在最低的水平。通過對小兒手術前后的智力測試發(fā)現(xiàn),小兒麻醉前后的智力、記憶力并沒有差距。
2 小兒麻醉的影響
當前很多家長反對給孩子做麻醉,認為麻醉一定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記憶力,在不得不做麻醉的過程中也會盡可能選擇局部麻醉,因此在醫(yī)院手術治療中,很多家長通常會因為對麻醉方式的糾結而延誤治療。當前尚沒有任何醫(yī)學證明麻醉一定會影響小兒的智力,對小兒完全無影響也沒有有力的證據。正規(guī)的麻醉操作不會對兒童智力造成不良影響,對短期記憶力可能會有影響,但不影響長期記憶力和智力發(fā)育。目前也有研究報道認為3歲以內可能麻醉藥物會有影響,3歲之前是人類大腦飛速發(fā)育的黃金時期,若在3歲之前多次接受麻醉和手術,對大腦造成影響的可能性會增加。因此建議擇期手術盡量選擇在孩子3歲后進行,家長可以選擇和手術醫(yī)生溝通,比如六指畸形,良性包塊手術等,推遲手術不會對孩子身體造成影響,可以選擇三歲后再行手術治療。但對于有些手術,家長就可能需要面臨不做手術帶來的風險,比如小兒崁頓疝,惡性腫瘤等,這些情況下就應當及時積極接受手術治療。目前多數報道認為對于嬰幼兒接受一次手術全麻并不會造成智力影響。因此,不要盲目的為了避免對智力影響而推遲手術,一定要咨詢醫(yī)生。希望所有患兒家屬要科學的認識問題,對麻醉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因為道聽途說而延誤孩子的治療。
3 小兒麻醉的風險
(1)抑制呼吸,大腦缺氧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麻醉會導致智力受損的主要原因為,在麻醉過程中會使小兒的呼吸受到抑制,進而造成大腦缺氧,對孩子的智力產生影響。但是我國當前的麻醉技術水平已經非常成熟,麻醉醫(yī)師合理的麻醉管理、精準的麻醉用藥,已經把這種危害的概率降得極低。
(2)對器官功能損害
小兒麻醉過程中可能會對小兒的器官功能造成損害,最主要的為肝功能和腎功能。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雖然對肝腎等器官功能確實會產生很小一部分危害,但是麻醉藥物對肝腎功的影響與其他藥物相比,危害并不大。
(3)出現(xiàn)嘔吐現(xiàn)象
在接受麻醉和手術的人群中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會有部分患者出現(xiàn)嘔吐的現(xiàn)象,這是有個體差異的原因,也有手術方式和手術部位的原因,但是不會因為幼兒的年齡小導致嘔吐的發(fā)病率高,與成人無異。
4 小兒麻醉注意事項
(1)說明小兒詳細病史
病史的了解對小兒麻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在麻醉前父母不詳實的說明小兒的身體狀況、既往情況,麻醉醫(yī)師便無法通過小兒的具體適應和禁忌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麻醉藥物和麻醉方式,無法制定個體化的麻醉方案。目前,還有很多人對麻醉藥物的認識過于片面,認為所有的麻醉藥物都相同,通過靜脈注射后人就會昏迷,事實上并非如此。麻醉藥物分為局麻藥和全身麻醉藥兩大類,全身麻醉藥物又細分為:吸入麻醉藥和靜脈麻醉藥。實際上在全身麻醉中使用的藥物包括四大類:鎮(zhèn)痛藥、鎮(zhèn)靜催眠藥、肌松藥、吸入麻醉藥,往往在全身麻醉實施的過程中是需要這四類藥物復合使用,通過各取所長、合理搭配,達到最理想、最安全的麻醉效果。在麻醉實施前,麻醉醫(yī)師會詳細閱讀病歷和相關檢查報告,并詢問患兒家長,進行查體,充分了解患兒情況,綜合評估后麻醉醫(yī)師會根據每個患兒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精準的麻醉用藥方案和麻醉方式。所以在術前的麻醉訪視中,患兒家屬一定要向麻醉醫(yī)師詳細交代患兒的具體情況,不得隱瞞病史。
(2)麻醉前的禁食禁飲
麻醉前禁食禁飲,這是基本常識,麻醉前禁食禁飲,主要目的是防止麻醉中發(fā)生惡心嘔吐、呼吸道吸入引起的吸入性肺炎或窒息,以確保圍術期患兒生命安全。但是很多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禁不住孩子的要求和撒嬌,認為少吃點或者少喝點水沒關系,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小兒進食后在圍術期出現(xiàn)嘔吐、反流會容易導致呼吸道被堵塞,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腦缺氧等一系列并發(fā)癥,重者甚至危及性命,所以對于禁飲禁食的要求,家長一定要按照醫(yī)生護士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不能為了能及時手術而有任何隱瞞。目前的相關指南指出小兒在常規(guī)的擇期手術中,非特殊情況下:建議術前禁食固體食物的時間為8 小時,建議術前禁食配方奶與牛奶的時間為6小時,建議術前禁食母乳時間為4 小時,建議術前禁飲清飲料時間為2 小時。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情況還需延長禁食禁飲時間。
(3)麻醉前相關準備
擇期手術需要確保患兒一般情況良好,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如果患兒術前出現(xiàn)身體狀況的變化,在非必須即刻手術的情況下就有可能需要延期手術,例如:孩子在手術前有感冒,口咽部充血水腫、發(fā)燒(體溫>38度)、分泌物增多等情況,可能就需要延期手術了。因為這些情況會增加氣道反應性,大大增加麻醉風險,術中術后容易出現(xiàn)通氣困難、導致低氧血癥從而造成后續(xù)的一系列不良影響。請您術前照顧好孩子,盡量防止感冒。
在接受麻醉前還需要注意細節(jié)的有:進入手術室前,做好孩子的個人清潔,請給孩子換好手術服,或者潔凈的便于穿脫的衣褲,如:純棉的開衫。請去掉孩子身上攜帶的附屬物品,比如長命鎖,玉佩等等。女孩請在頭部的兩側將長發(fā)側扎成兩個小辮。如果孩子正處于換牙期或牙齒松動,請?zhí)嵩绺嬷樽磲t(yī)生,牙齒松動太厲害,術中會幫孩子取下來,以免術中落入食道或者氣管。有時需要注射術前針,其目的是讓孩子保持鎮(zhèn)定,盡量減輕入手術室的恐懼感,并且減少口腔以及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孩子呼吸通暢。注射后臉色變紅是“術前針”的正常反應,請不要慌張。孩子手腕或腳腕佩戴的“腕帶標識”是醫(yī)師護士核查相關信息的重要標志,請保持跟孩子名字一致,不要弄丟。
總結:當小兒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或者特殊檢查時,對患兒和家屬都是一件大事。為了確?;純旱陌踩偷竭_滿意的治療效果,家屬一定要和麻醉醫(yī)師詳實的溝通,以便麻醉醫(yī)師結合病史、各類檢查結果和手術類型,能夠最終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