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恬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我院傳統(tǒng)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使用情況。方法分析本院2017年01月-2019年12月開具的傳統(tǒng)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使用情況,對兩種處方的用量和銷售額展開記錄和對比。結果與前1年相比,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和銷售額均偏高;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和銷售額相比,中藥飲片均偏高。結論我院傳統(tǒng)中藥飲片處方與中藥免煎顆粒處方的用量均呈現出上漲趨勢,但傳統(tǒng)中藥飲片的用量和銷售量較高于中藥免煎顆粒。
【關鍵詞】中藥飲片;中藥免煎顆粒;使用情況;銷售額
【中圖分類號】R69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近些年來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在我國受到了越來越多醫(yī)學者和患者的重視,在《中醫(yī)藥法》的發(fā)展和推動之下,在整體社會發(fā)展中,中醫(yī)藥的地位和作用越發(fā)的顯著和重要[1]。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隨著精神文明建設歷程的推進,人們的自身保健意識也表現為增加趨勢,中醫(yī)藥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推廣力度也得到了強化[2]。中藥飲片小包裝、散裝飲片和免煎顆粒等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次研究重點就我院從2017年到2019年傳統(tǒng)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和探討。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來源
分析本院2017年01月-2019年12月開具的傳統(tǒng)中藥飲片處方與中藥免煎顆粒處方的使用情況。觀察并記錄傳統(tǒng)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和銷售額等,需要確保數據準確、真實。
1.2 方法
對本院2017年01月-2019年12月開具的傳統(tǒng)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使用情況展開統(tǒng)計和分析,對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發(fā)展形勢進行詳細了解,分別分析和總結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在臨床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優(yōu)勢,對兩種中藥方式的具體優(yōu)點進行對比分析。
1.3 觀察指標
評估我院傳統(tǒng)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使用情況,分別對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用量和銷售額的用量進行觀察和記錄,分別對比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和銷售額,同時對比同一時期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用量和銷售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EXCEL表格將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分別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用量和銷售額進行展示,分析在2017年01月-2019年12月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實際使用情況。
2 結果
與前1年相比,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和銷售額均偏高;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和銷售額相比,中藥飲片均偏高。詳見表1。
3 討論
中藥飲片是以中醫(yī)藥為基礎,將中藥材嚴格按照一定的標準通過加工炮制以后形成的一種可以直接應用于中醫(yī)臨床醫(yī)護工作中的中藥。中藥飲片與中藥材本身之間并無絕對的清晰的界限,中藥飲片既包括原形藥材飲片、經過產地直接加工而形成的中藥切片,又包括經過切制工藝和炮炙工藝而形成的飲片,對于前兩者而言,根據其管理形式可將其看做中藥材,只不過在遵循中醫(yī)藥理論進行理解時,可將其在制劑和配方過程中可將其看做是飲片[3]。以管理意義為基礎,定義中藥飲片的基本內容為以制劑或者是調配的實際需要為基礎,將中藥材經過產地進行加工和凈化以后展開更深層次的切制工藝和炮炙工藝,進而形成的成品被稱之為中藥飲片。中藥飲片最早可追溯于漢代,其制作工藝包括蒸、炙、炮、煮沸、燒、研、搗膏、酒煎、水浸、刮皮、去翅足、炒、煅、煉、火熬、斬斷、銼、酒洗、酒煮、湯洗、去核、去毛等,根據中藥材性質和臨床應用途徑的不同,選取適宜的工藝,炮制以后的中藥飲片具有服用方法簡單、方便攜帶、臨床療效顯著等優(yōu)勢,中藥飲片是中醫(yī)學在臨床應用和發(fā)展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和偉大的發(fā)明,臨床意義明顯[4]。
中藥免煎顆粒又被稱之為免煎中藥飲片,與傳統(tǒng)的中藥飲片湯劑做對比,中藥免煎顆粒避免了煎煮這一過程中,從而不具有煎煮過程中所產生的難聞氣味、問題以及各種精細的技巧等,臨床療效更穩(wěn)定。中藥免煎顆粒的現代制藥技術主要包括提取流程、濃縮流程、分離流程、干燥流程、制粒流程、包裝精制流程等,該產品具有的有效中藥成分、歸經、功效、性味、主治等各個方面與中藥飲片相比具有一致性[5]。但同時中藥免煎顆粒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質量問題,包括染色增重、鎂鹽和鋁鹽含量過重、走票過票、藥材摻假、貼牌包裝等,給臨床用藥的安全性與準確性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嚴重情況下會對病人的健康安全產生嚴重威脅。近些年來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在臨床上受到了越來越多醫(yī)學者的重視,應用也越發(fā)的廣泛化。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前1年相比,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和銷售額均偏高;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和銷售額相比,中藥飲片均偏高。說明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近些年來的臨床使用情況良好,呈現出增多的趨勢,其中尤以中藥飲片的用量和銷售額最為突出。
綜上所述,我院傳統(tǒng)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的用量均呈現出上漲趨勢,但傳統(tǒng)中藥飲片的用量和銷售量較高于中藥免煎顆粒。
參考文獻
杲麗華.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tǒng)中藥飲片調劑方式的應用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6(22):217-218.
田甜,俞麗婷.我院2014~2017年中藥飲片與中藥配方顆粒使用情況分析[J].新疆中醫(yī)藥,2017,36(05):67-69.
韓杰.免煎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tǒng)中藥飲片的對比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28):154-156.
董全星,原紅果.中藥飲片和中藥免煎顆粒在臨床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9(04):46-48.
王艷,李莉.傳統(tǒng)中藥飲片與中藥免煎顆粒治療各類型感冒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29):3254-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