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摘 要】:目的研究護理干預對便秘患者心理狀況及清腸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治療的便秘患者10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行傳統(tǒng)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對比2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清腸效果。結果觀察組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值為(31.74±5.13)分、焦慮自評量表(SAS)分值為(33.12±6.10)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平均排便間隔時間為(0.79±1.01)d,便秘臨床評分量表(CCS)評分為(5.23±1.67)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便秘過程中應用護理干預不僅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況,而且還能有效提升清腸質量,增加排便次數(shù),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便秘 護理干預 心理狀況 清腸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引言:便秘是指排便不順暢、排便次數(shù)少、排便量減少等癥狀,屬消化內科常見癥狀,雖并非疾病,但會影響日常生活[1]。便秘發(fā)病率比較高,且對象一般多為女性和中老年人,其誘因復雜多樣,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2]。為有效改善便秘患者心理狀況與清腸質量,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便秘患者10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男24例,女29例;年齡20歲~72歲,平均年齡(46.66±12.74)歲;病程1年~32年,平均(16.46±4.12)年。觀察組男22例,女31例;年齡22歲~74歲,平均年齡(48.43±13.16)歲;病程2年~31年,平均(16.53±4.26)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護理。觀察組在傳統(tǒng)護理的基礎上加用護理干預,具體內容:①運動護理:便秘患者由于體內新陳代謝比較緩慢,因而建議進行適當運動,以促進腸胃蠕動;同時也可以增強患者體質,提升機體免疫力?;颊吲疟銜r可告知適當按壓腹部,刺激排便,保持通便順暢。②飲食護理:不良的飲食結構是導致患者產生便秘的原因之一,因而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十分關鍵。護理人員合理安排患者飲食,以低脂、低鹽、富含纖維的食物為主,禁食辛辣油膩、不易消化食品,多喝水,保持腸道清潔順暢[3]。③知識普及: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普及便秘的不良影響,提高患者對病情的重視,增加患者治療意愿。④心理護理:便秘患者對病情一般難以啟齒,治療過程中也會有抵觸情緒產生。對此,護理人員在進行干預時,需表達同理心,減少患者害羞、緊張心理;此外,幫助患者獲得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減輕其內心壓力。
1.3 評價指標
患者心理狀況評估采用Zung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其中SAS分界值為50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SDS分界值為53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為重度抑郁,分數(shù)越高提示患者心理狀況越差。清腸質量,記錄患者28d內平均排便間隔時間,并使用便秘臨床評分量表(CCS)[4]對便秘情況進行評估,共計30分,該量表包含排便頻率、排便感、費力程度、便秘病程、排便時間、協(xié)助排便、排便疼痛、排便失敗等10個條目,分值越高提示患者便秘程度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情況對照組患者的SDS分值、SAS分值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清腸質量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排便間隔時間和CC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飲食不合理和運動量少均會引發(fā)不同程度的便秘,發(fā)生便秘后,大多患者選擇順其自然,并不是很重視,導致其惡化,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5]。有研究表明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會導致便秘,過分壓抑的心理會使機體反應遲緩,增強腸壁交感神經的活躍性,產生便秘。因而適當?shù)男睦砀深A對治療便秘十分重要。便秘護理從知識普及、心理護理、飲食護理、運動護理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干預,有效緩解患者對便秘的排斥性,增加患者參與治療的積極性,提升治療效果。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干預能有效調整患者心理、提高患者清腸質量,原因在于:①健康知識普及增加患者對便秘的了解;②心理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基礎,減少抵觸情緒;③飲食護理,建立健康的飲食體系,改善患者的腸道環(huán)境,有利于患者正常排便;④運動護理增加患者腸道蠕動,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排便次數(shù)和排便量。此外,護理干預更加注重以患者為中心,護理方式個體化,增強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利于患者接受治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治療便秘過程應用護理干預中不僅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況,而且還能有效提升清腸質量,增加排便次數(shù),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洪霞,蔣勍,湯曉琴,等.生物反饋聯(lián)合心理護理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21):2987-2991.
劉志濤,于德華.慢性便秘分級診療如何走向成熟和規(guī)范之路[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20(12):1428-1433.
吳川麗,宋紅梅.中醫(yī)便秘辨證干預性護理對COPD便秘患者的影響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7):2313-2316.
張麗.中醫(yī)穴位按摩在老年便秘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
王金環(huán),張盼盼,韓曉慶,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阻肺患者便秘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3):3204-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