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霞 高江燕 沈妤 孫琳 周珺君 倪惠琴
【摘 要】目的:探討設計的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為患者提供適合注射胰島素部位輪換的方法,提高注射胰島素的規(guī)范性。方法:對照組(240例)接受常規(guī)胰島素注射治療,觀察組(400例)接受胰島素輪換定位卡指導下的胰島素注射治療。調查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正確輪換執(zhí)行率,住院期間護士注射胰島素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注射部位皮下硬結、脂肪萎縮、皮下出血和疼痛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P<0.05)。結論:對住院患者應用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有助于降低患者注射部位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關鍵詞】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中國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2%,超過6成患者需要依賴胰島素注射治療[1],胰島素注射治療是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注射胰島素需要長期進行,因此患者熟練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術對于穩(wěn)定血糖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對糖尿病的血糖管理方面表現(xiàn)較差,不規(guī)范注射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尤其胰島素注射管理不容樂觀,如注射部位輪換不規(guī)范、重復使用注射筆用針頭、注射時手法錯誤和患者受到的血糖管理教育不充分等[2]。張來軍等[3]認為接近60%的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患者長期僅在1個部位注射,盡管患者了解部位間應該輪換注射,但不知道如何規(guī)范性輪換。我國臨床在胰島素注射治療并沒有制定或形成統(tǒng)一的注射部位輪換的操作規(guī)程,再之護士對輪換的理解因人而異,難以落實注射部位的輪換。我科參考2016版《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查閱相關文獻,結合科室的經(jīng)驗,設計了簡便依從性高的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該定位卡具有定位準確,方便記憶及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一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7月~2018年12月640例在內分泌科住院并進行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126例,女114例,年齡(57.51±9.31)歲,觀察組中男202例,女198例,年齡(52.51±10.52)歲。納入標準:符合1999年WHO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無精神障礙性疾病,有正常的理解與接收信息的能力;資料完整,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智力障礙的患者,難以正常溝通者;依從性差,難以接受健康指導并完成研究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癥狀和病程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
2.1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胰島素注射治療 護士以常規(guī)的自由輪換方法為對照組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沒有使用注射部位定位卡。
2.2 觀察組接受胰島素輪換定位卡指導下的胰島素注射治療 遵循《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設計胰島素輪換定位卡。啟用手形定位卡,詳細向患者講解和示范定位卡的使用、輪換規(guī)律及注射部位定位,在護士的指導下,患者按照定位方法注射,注射完成后,護士在執(zhí)行單簽名為據(jù)。患者出院帶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回家用。
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護士注射胰島素不良反應(皮下硬結、脂肪萎縮、皮下出血和疼痛)發(fā)生情況。
二 結果
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使用前后患者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注射部位皮下硬結、脂肪萎縮、皮下出血和疼痛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P<0.05),見表1。
三 討論
已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護士未正確執(zhí)行胰島素注射部位輪換的原因較多,如工作繁忙,無法明確的注射部位及沒有制定統(tǒng)一胰島素注射輪換流程等[4]。我科按照2016年最新胰島素注射技術指南的建議,設置不同注射次數(shù)輪換流程:每天注射1次長效胰島素:注射大腿與臀部,每天注射2次預混胰島素:早—腹部及晚—大腿,每天注射3次:早—腹部,中—上臂和晚—臀部,每天注射4次:早—腹部、中—上臂和晚—大腿—長效—臀部。首次接受胰島素注射患者,尤其需講清楚輪換的規(guī)律,必要時多次重復并監(jiān)督提醒,對提高胰島素注射部位的輪換極其重要。應用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護士與患者均容易記憶定位。調查顯示絕大多數(shù)患者對是否重復注射并不十分理解,選擇腹部重復注射,很少做到大輪換,而小輪換也并不嚴格執(zhí)行[5]。本研究顯示使用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有助于提高注射部位輪換的準確率和依從性,有效降低注射部位皮下硬結、脂肪萎縮、皮下出血和疼痛等不良反應。張來軍[5]研究顯示最初的部位輪換知識來源于糖尿病??谱o士面對面對患者的教授比來源于非糖尿病??谱o士、影像及書籍等的理解效率要高,同時也有效提高護士的護理效率及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住院患者應用胰島素注射手形定位卡有助于降低患者注射部位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查瑩瑩,張敏,顏超.胰島素注射部位輪換記錄單的應用與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6):29-31.
中華糖尿病雜志指南與共識編寫委員會.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7,9(2):79-105.
張來軍,關紅,韓婷婷,等.自行注射胰島素患者部位輪換現(xiàn)狀調查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34):2658-2661.
姚俊英,黃惠冰,林麗娜.五指關節(jié)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腹部注射部位輪換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5):126-128.
桂紅民,彭雪花,孫文平,等.五指定位法在胰島素注射部位輪換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2):110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