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榆林市第二醫(yī)院新生兒科,陜西榆林,719000)
新生兒科科室因為患者的特殊性而對護士的專業(yè)能力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家屬都對新生兒護理的完善性和專業(yè)性有著極高的要求,新生兒科護士在與家屬溝通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矛盾,引發(fā)糾紛,而一旦在護理工作中出現小的失誤,也會被家屬無限放大[1]。因此,新生兒科護士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經常提出調轉到其它科室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必須總結原因,制定對策,及時對護士進行心理疏導。
本文研究對象來自于我院新生兒科30名護理人員,全部為女性;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45歲,平均年齡(35.2±2.6)歲;最短工作年限1年,最長年限25年,平均年限為(14.3±2.3)年。
采用護理人員心理健康問卷對30名護理人員心理壓力源進行調查分析,30min內做完答卷,當場收回。本次研究共發(fā)放30份問卷,均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為100%。該問卷中壓力大小分為“很重”、“較重”、“較輕”、“很輕”、“沒有”五個等級。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據以百分比%和均值±標準差(s±x)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統(tǒng)計分析本次調查結果得知,新生兒護理人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其中45%的護理人員指出壓力很重,45%護理人員表示壓力較重,然而只有5%和4%的人員表示壓力較輕和很輕。
經統(tǒng)計學分析得知,表1中四方面工作壓力源分值均高于5分,且工作性質與工作強度是最大的工作壓力源,詳見表1。
表1 新生兒科護士壓力源
新生兒十分脆弱,在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不允許出現任何微小的差錯,否則將釀成嚴重后果。這要求護士在工作中做到謹慎小心,時刻保持高度警惕。而由于家屬對新生兒的病情關切,心情急躁,即便護士已經提供了周到的護理服務,仍有可能招致家屬的不滿,受到批評和指責。如果新生兒病情加重,或者進入危重狀態(tài),家屬則可能將責任歸咎于醫(yī)護人員。如今,由此引發(fā)的糾紛事件屢見不鮮,新生兒科的護士也因此普遍存在心理問題。另外,在護理工作中,新生兒科護士面臨競爭、考核、檢查,工作量大,經常需要加班加點,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憊也令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有所降低[2]。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新生兒科護士正處于極大的煎熬當中,崗位的流動量也較大,醫(yī)院必須給予充分重視,并及時提供心理疏導。以下為心理疏導的方法。
對新生兒科護士進行人性化管理,及時送去慰問和人文關懷。對于在工作中受挫的護理人員進行談話,允許其發(fā)泄情緒,傾訴苦惱。在排班上,盡量滿足護士的需求,平衡好工作與家庭之間的關系,主動幫助護士解決家庭中的困難,維護其在工作中的利益。對于剛剛進入新生兒科不久,缺少工作經驗的護士,由經驗豐富的護士幫帶,直至其可以獨立值班,減輕其心理壓力。
面對新生兒科對護士不斷提高的專業(yè)要求,醫(yī)院應該主動為護士提供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并定期進行考核。為了減小護士的壓力,應降低考核的頻率,并給予適當的鼓勵[3]。
科室應將責任分組制落到實處,經常巡查病房,對新生兒的病情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和新生兒的家屬保持密切的聯系和溝通,對于一些和疾病相關的知識,應多講解給家屬聽,想要他們所想,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問題。細心溝通,認真工作,將安慰和解釋工作做好,多向他們道歉,讓家屬能夠給予兒科護士工作更多的理解,使不必要的污穢和過激行為的發(fā)生減少。
大多數人的自我壓力調節(jié)能力并不能對自身的工作壓力進行有效處理,所以護理部領導和護士長應在第一時間介入,積極創(chuàng)設愉快、寬松的溝通氛圍,并利用晨會、例會等對護理人員進行心理輔導。在日常工作中,應對護理人員的情緒變化進行仔細地觀察,多和他們交流與溝通,以便于及時處理問題。
現階段,新生兒科室護理人員比較年輕,因此醫(yī)院應積極組織開展各種精彩的集體活動來疏解其心理壓力?;谀贻p人快樂、開放、爛漫的天性開展活動,引導他們盡情釋放壓力。同時,可借助化妝造型比賽、創(chuàng)意自拍比賽、體育比賽、歌唱比賽、演講比賽、聯誼等形式各樣的活動來為護理人員生活增添趣味,減小其壓力[4]。
針對新生兒科具體情況,實施護理人員彈性排便,充分保障護理人員休假與輪休,促使其擁有充足的閑暇時間,從而有效緩解壓力,調整狀態(tài),保持愉悅的心情。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新生兒臨床護理工作中,無處不存在壓力,但是我們護理熱源應精通業(yè)務,耐心溝通,細致觀察,對新生兒病情變化進行及時掌握,獲得新生兒家屬的認可與信任,積極將壓力轉變?yōu)閯恿?,更積極投身于工作中,并切身感受到工作的快樂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