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亭亭,李星妍,劉映輝,曹 威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多種慢性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多見于中老年人群,病情遷延不愈,患者常需反復住院治療,不僅給家庭增加醫(yī)療費用,同時占用巨大醫(yī)療資源[1-7]?,F(xiàn)CHF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8]。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近年我國有超過800萬CHF患者,75歲以下成年人群CHF患病率為0.9%,而75歲及以上人群CHF患病率達10%[8-9]。近年來盡管CHF的治療取得一定進展,但CHF患者預后仍不理想。有研究顯示,CHF導致的死亡居人群全因死亡原因的首位,CHF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10-11]。因此,通過檢測敏感分子標志物早期診斷CHF并及時預測CHF患者預后,對預后不良高危CHF患者采取個體化干預措施對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義。N-末端腦利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是診斷CHF的最常用分子標志物,但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重度CHF患者血清NT-proBNP并未明顯升高,且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如肥胖和射血分數(shù)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中常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延誤治療[12]。因此,尋找敏感度高、特異度好的分子標志物早期診斷CHF是近年臨床研究的熱點。有文獻報道,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在CHF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3]。精氨酸加壓素是肽類激素,在CHF的早期診斷中有較大潛力,但其半衰期較短,血清中不穩(wěn)定。Copeptin是精氨酸加壓素的同源物質(zhì),與精氨酸加壓素具有相似的來源,且血清中較穩(wěn)定,發(fā)生CHF時血清Copeptin明顯升高[14]。目前,臨床上血清Copeptin水平與CHF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關系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探討血清Copeptin水平與老年CH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及其在老年CHF患者預后評估中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診治的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的老年CHF 198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106例,女92例;年齡60~85(65.9±6.8)歲;病程(5.32±1.68)年;擴張性心肌病85例,缺血性心肌病113例;NYHA心功能分級[15]Ⅱ級32例,Ⅲ級108例,Ⅳ級58例。另選取同期在該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98例作為對照組,男118例,女80例;年齡60~89(66.8±7.3)歲。兩組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zhí)行。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CHF診斷符合相關文獻[16]診斷標準;②病程超過3個月;③年齡≥60歲;④NYHA心功能分級[15]Ⅱ~Ⅳ級;⑤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50%;⑥住院期間接受相關文獻[16]標準方案進行治療,且臨床資料完整;⑦患者和(或)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者;②先天性瓣膜病、肺源性心臟病及心包疾病者;③合并支氣管疾病者;④合并腫瘤者;⑤認知功能障礙者;⑥合并肝臟及腎臟功能嚴重障礙者。
1.3方法
1.3.1臨床資料收集:收集所有入選者相關臨床資料,包括一般資料(年齡、性別及合并疾病等)、心臟相關檢測指標(心率、NYHA心功能分級、LVEF及血壓)及實驗室檢測指標(血常規(guī)、血生化、血脂、心肌酶及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檢測均于入院24 h內(nèi)及體檢當天完成。
1.3.2血清Copeptin及NT-proBNP檢測:分別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乙二酸四乙酸二鉀(EDTA-K2)抗凝,半徑10 cm,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雙抗體夾心法檢測兩組血清Copeptin水平;應用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血清NT-proBNP水平,試劑盒購自北京方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3.3終點事件計算:本研究起點為患者此次出院,通過門診復診、再住院治療或電話等方式隨訪,隨訪時間至少為出院后6個月,終點事件為因CHF再入院或全因死亡。
1.4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以及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老年CHF患者血清Copeptin、NT-proBNP水平及LVEF,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價值,采用多因素Cox回歸分析對老年CHF患者預后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2.1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Copeptin、NT-proBNP及LVEF比較 觀察組血清Copeptin及NT-proBNP水平高于對照組,LVEF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體檢者血清Copeptin、NT-proBNP及LVEF比較
2.2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老年CHF患者血清Copeptin、NT-proBNP及LVEF比較 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老年CHF患者血清Copeptin、NT-proBNP水平及LVEF總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老年CHF NYHA心功能Ⅱ級患者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低于NYHA心功能Ⅲ級和Ⅳ患者(NYHA心功能Ⅲ級:t=-6.154、P<0.001,t=-3.691、P<0.001;NYHA心功能Ⅳ級:t=-8.397、P<0.001,t=-3.737、P<0.001),LVEF高于NYHA心功能Ⅲ級和Ⅳ級患者(NYHA心功能Ⅲ級:t=5.998、P<0.001;NYHA心功能Ⅳ級:t=10.025、P<0.001);NYHA心功能Ⅲ級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低于NYHA心功能Ⅳ級患者(t=-6.465、P<0.001),LVEF高于NYHA心功能Ⅳ級患者(t=8.126、P<0.00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血清NT-proBNP水平NYHA心功能Ⅲ級患者與NYHA心功能Ⅳ級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967、P=0.335)。見表2。
表2 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opeptin、NT-proBNP及LVEF比較
2.3預后情況及老年CHF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老年CHF 198例末次隨訪時間為2019年10月16日,隨訪6~13(8.23±3.17)個月;失訪32例,余166例中58例(34.94%)發(fā)生終點事件作為預后不良組,108例(65.06%)未發(fā)生終點事件作為預后良好組。預后不良組年齡、收縮壓及血清總膽紅素、肌酸激酶同工酶、Copeptin、NT-proBNP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LVEF低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3。
表3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預后不良組與預后良好組臨床資料比較
2.4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價值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Copeptin以22.50 pmol/L為臨界值,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787[95%可信區(qū)間:(0.68,0.83),P<0.001];血清NT-proBNP以4350.00 ng/L為臨界值,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為0.729[95%可信區(qū)間:(0.65,0.80),P<0.001],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單獨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15,P=0.392)。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聯(lián)合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為0.856[95%可信區(qū)間:(0.80,0.89),P<0.001],高于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單獨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58,P<0.001;χ2=5.052,P<0.001)。見圖1。
2.5老年CHF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 以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年齡、收縮壓、LVEF及血清總膽紅素、肌酸激酶同工酶、Copeptin、NT-proBNP)為自變量,老年CHF患者預后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70歲、LVEF<45%及血清Copeptin≥22.50 pmol/L、NT-proBNP≥4350 ng/L是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見表4及圖2、圖3。
表4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
2018年中國心血管病概要顯示,心血管病死亡原因高于腫瘤,居全因死亡原因第1位[17]。CHF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終末期階段,預后較差[18-22]。早期診斷并及時干預可改善CHF患者預后[23]。2014年中國CHF防治指南提出,通過檢測敏感分子標志物水平變化對CHF診斷具有重要意義[10]。理想的分子標志物應具備以下特征:①易于檢測,非侵入性;②血清中穩(wěn)定,不易被分解;③特異度和敏感度高。NT-proBNP是以往指南推薦的用于監(jiān)測CHF病情變化及預后評估的分子標志物,其血清含量增高提示心室負荷增加,心肌受損[9]。但近年有研究顯示,部分重度CHF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在正常范圍,且血清NT-proBNP水平受患者年齡、體質(zhì)量、心肌纖維化、心室容積及腎功能的影響,存在一定局限性[24]。因此,尋找新的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CHF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3.1Copeptin與CH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關系 精氨酸加壓素是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激素,參與調(diào)解膠體滲透壓、血流動力學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可反映CHF患者病情變化[25]。但精氨酸加壓素在血液中不穩(wěn)定,易分解,檢測較困難。Copeptin是精氨酸加壓素的前體,不僅可反映血液中精氨酸加壓素含量,且結構穩(wěn)定,易于檢測[24]。王才進等[26]研究顯示,CHF患者血清Copeptin明顯升高,且病情越嚴重血清Copeptin含量越高。張媛等[27]對老年CHF 150例進行檢測顯示,血清Copeptin可作為CHF患者早期診斷的分子標志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Copeptin及NT-proBNP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老年CHF患者血清Copeptin及NT-proBNP總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老年CHF NYHA心功能Ⅱ級患者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低于NYHA心功能Ⅲ級和Ⅳ患者;NYHA心功能Ⅲ級患者血清Copeptin水平低于NYHA心功能Ⅳ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血清NT-proBNP水平NYHA心功能Ⅲ級患者與NYHA心功能Ⅳ級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與血清NT-proBNP相比較,血清Copeptin可更敏感地反映CH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析其可能機制:①CHF早期左心室充盈不足可激活心臟壓力感受器,刺激垂體分泌Copeptin,并釋放入血,心肌損傷越嚴重對壓力感受器的刺激作用越強,進而使Copeptin的分泌越多[25];②CHF后期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大量血液淤滯于靜脈系統(tǒng),左心室過度充盈進一步刺激壓力感受器,導致Copeptin釋放增多,而Copeptin可加劇水鈉潴留,加重CHF病情[28]。因此,血清Copeptin可反映CH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可作為CHF的早期診斷分子標志物。
3.2Copeptin與CHF患者預后關系 CHF患者心功能呈進行性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較高,尤其是老年CHF患者不僅機體器官代謝、恢復能力降低,且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預后較差。國外文獻報道顯示,CHF年病死率為30%~40%[12]。國內(nèi)學者朱國超[29]對300例老年CHF隨訪1年,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率為39.00%。謝婷婷等[30]在對56例CHF的研究中也得出相近數(shù)據(jù),短期預后不良率為38.3%。本研究198例老年CHF隨訪(8.23±3.17)個月,失訪32例,余166例中58例(34.94%)發(fā)生終點事件,與上述文獻報道基本相符。提示老年CHF患者短期預后仍較差,通過血清分子標志物水平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進而對其進行危險分層,采取個體化干預,這對改善老年CHF患者預后意義重大。有大樣本量多中心研究入選2278例CHF,隨訪28個月顯示血清Copeptin水平較高者再住院率及全因死亡風險均升高[31]。有meta分析結果表明,血清Copeptin與CHF患者LVEF呈負相關,與全因死亡風險呈正相關[32]。另有文獻報道,重度CHF患者經(jīng)標準方案治療后血清Copeptin水平降低[33]。Yan等[34]研究顯示,CHF患者血清Copeptin升高1 pmol/L,全因死亡風險增加3%。以上結果提示,血清Copeptin可預測CHF患者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年齡、收縮壓及血清總膽紅素、肌酸激酶同工酶、Copeptin、NT-proBNP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LVEF低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70歲、LVEF<45%及血清Copeptin≥22.50 pmol/L、NT-proBNP≥4350 ng/L是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其可能原因,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反映心肌損傷程度,其血清水平越高,心肌損傷越重,預后越差。本研究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Copeptin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為0.787,血清NT-proBNP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為0.729,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單獨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聯(lián)合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為0.856,高于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單獨預測老年CHF患者預后不良的AUC,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在老年CHF患者預后評估中的價值相當,但二者聯(lián)合檢測時預測價值較高[30]。
綜上所述,血清Copeptin水平能夠反映老年CHF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可用于預測其近期預后,根據(jù)血清Copeptin水平對老年CHF患者進行危險分層,有助于實現(xiàn)個體化干預,改善預后。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樣本量較小,為單中心研究,且未對老年CHF患者遠期預后進行分析,故本研究結果尚需進一步研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