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國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培養(yǎng)學生從理念上認識學習、改造學習、理解學習、加深學習,從而把握學習,讓學生喜歡學習!如何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談談幾點看法。
一、培養(yǎng)興趣,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進步與成長的重要因素,而習慣是在生活過程和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與培養(yǎng)起來的,要讓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要培養(yǎng)學習興趣。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工作到忘我,時間過得飛快而愉悅。如果人從小就體會過為興趣而忘我的滋味,就會感到快樂,并一直主動尋找這種樂趣。因此,如果能讓孩子從愛好出發(fā),如讓喜歡解數(shù)學題的孩子多做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這樣能激發(fā)他們的忘我精神和征服欲,久而久之,他們便會主動去體味這種感覺了。又如將一些公式、知識等與生活中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讓他們覺得熟悉、有親切感;避免浮躁,引導他們透過知識之皮毛看到其真正的內涵,當他們真正去思考了,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問題,當心里有了成就感,就會感到學習的樂趣所在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適時適度地給予孩子贊賞。另外,不要太注重學習成績,只要他努力了,即使成績不理想也不要責怪,不妨和藹的對他說:“老師期待你下一次的表現(xiàn)?!彼麄兊淖晕页砷L就是在這樣的鼓勵和期望中完成的。培養(yǎng)興趣就是要在參與中培養(yǎng),在成功中提高。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愛好,尊重他們的個性,投其所好,鼓勵其每一次的成功和與眾不同。如果"心中喜悅",勢必會引發(fā)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進而能充分全面地進行自主學習。
二、創(chuàng)設寬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態(tài)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尊重每一位學生,注意傾聽他們提出的每一個要求和問題,并及時幫助和指導。我覺得尊重才會平等,和諧才能輕松,只有在寬松、自主、愉悅、合作的氛圍中,才能極大的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樂意去思考、探究問題,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是學生敢于自主學習,充分張揚個性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運用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要運用關愛的眼神、親切的話語、幽默的語言、巧妙的情景等情感信息方面的交流,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敢說、敢想、敢做、敢問,為學生提供敢于自主學習的空間,為他們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另外,我覺得教師不應該只做教給學生2+1=3的教書匠,而要做有思想的教師,不僅要明白教什么,還要懂得怎樣教,更要清楚為什么教。教師不應只是“講演者”,“一貫正確的指導者”,教師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而是學生的學習朋友和引路人,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做學生的學習朋友和引路人,要求老師必須真正把握學科教學和學習的特點、重點、難點,把握學生的學情,將知識融會貫通,然后和學生一起來探索學習。同時教師必須轉變角色,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始終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操作者,實現(xiàn)了教師角色向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根本轉變。切實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本,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準確把握教師在數(shù)學活動中的“角色”作用,擺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不是讓老師替學生去舉一反三、反復列局,而是啟發(fā)學生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一個原則:不要輕易地把答案告訴學生,也不要過多地替學生思考,更不要給學生灌輸標準答案。我想這是值得我們今天的老師在教學中思考和借鑒的。如果在講課時只是單純地將現(xiàn)成的答案灌輸給學生,學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會缺乏靈活運用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聰明的老師在向學生教授新課的時候,往往從提問或做游戲開始,那樣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學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它是一種主動的、獨立的的學習,這正好符合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采取自主學習的教育新理念。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該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他們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和成長。
三、運用多邊互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現(xiàn)代教學提倡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我覺得以下方法不妨一試:①讓孩子自訂學習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方法。讓孩子想想長期和短期目標,試著讓他們自己訂計劃。不過,孩子可決定什么時候執(zhí)行或終止計劃。當然,父母要對孩子的計劃進行約束,添加上一些條款,如每天按時回家、先做功課、學習時不得分神等?!坝媱澅旧聿皇且欢ㄗ尯⒆舆_到某個目標,而是看能否成功遵守計劃,堅持到底。”如果堅持下來,孩子就會感受到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讓他們看到了自己有能力和信心達成目標,會激發(fā)出自發(fā)學習的主動性。②理解孩子的強項和弱項如果孩子數(shù)學成績不好,但語文成績優(yōu)秀,教師不要強求他們把兩門功課都學好,而應該抱著“優(yōu)勢更優(yōu),弱勢成績平平就好”的想法。正像有位老師為了鼓勵那些有美術特長的孩子,讓他們正面感受到被喜愛、被信賴,于是就在家中掛滿了這些孩子的圖畫,讓他們產生成就感。同時,這位老師還經常贊賞這些孩子將來一定會在繪畫上取得成功。這樣就會讓孩子們更主動地去發(fā)揮優(yōu)勢,此外,他們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弱項太差,同樣會努力學習其他的學科。③讓自主學習成為孩子學習的驅動力,這樣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我覺得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越俎代庖的行為,讓孩子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家長對孩子的呵護固然令人理解,但切莫過了頭。
總之,學生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內部、外部條件,自覺主動的學習,不斷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和障礙,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