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表演"傳統(tǒng)"和展現(xiàn)“開放" 北京跨國戀情中的女性經(jīng)驗

        2020-08-27 08:10:25仇雪酈王曦影
        關鍵詞:親密關系婚戀跨國

        仇雪酈 王曦影

        [摘要]通過考察全球化時代下的北京跨國親密關系,本文深入分析了置身其中的青年高知女 性的個體情感經(jīng)歷和體驗與現(xiàn)代化進程之間的關系?;趯?3名正在或曾經(jīng)身處跨國戀情的中 國女性的深度訪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跨國戀中的青年女性認為,自己比較“獨立”“自主”和“有主 見”,追求自我實現(xiàn),渴望不一樣的人生,努力建構平等的親密關系。當進入仍然以傳統(tǒng)觀念占主導 地位的婚戀市場時,她們感受到了自我與社會之間的巨大張力,與外籍伴侶交往往往成了她們尋 找自我、規(guī)避社會壓力的_條替代性路徑。在與外籍伴侶的日常戀愛實踐中,她們生產(chǎn)出_種在性 別觀念、互動模式和性關系等方面都更為平等的現(xiàn)代型親密關系。表演“傳統(tǒng)”和展現(xiàn)“開放”都是 她們在應對現(xiàn)代化向親密關系領域滲透時帶來的自我矛盾、糾結與掙扎的個體選擇和靈活策略。

        [關鍵詞]跨國戀女性經(jīng)驗親密關系傳統(tǒng)現(xiàn)代

        [作者簡介]王曦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 青年研究、教育社會學、質性研究方法、性別暴力、性教育、校園欺凌、親密關系等;仇雪酈(通訊作 者),特拉華大學人類發(fā)展與家庭科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性別研究、污名研究、青少年 發(fā)展等,郵箱:sherryq@udel.edu

        [中圖分類號]C913.14

        [文獻珈碼]A

        [文章編號]1008-7672(2020)03-0001-16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時代帶來了生產(chǎn)的空間重組、產(chǎn)業(yè)的跨界滲透及人口的跨國遷移。①全球范圍內人口的頻繁流動,進一步擴大了人們的交往范圍。大量來自不同背景,帶著不同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資本的人們 在同一個空間相遇,這種相遇可能會產(chǎn)生一種全新的跨文化的親密形式,也可能建構一種跨國的、 “在地國際化”的家庭生活形式。①②③跨越國界的親密關系不僅是全球化所造成的單向度的影響或者 隨之而來的偶發(fā)現(xiàn)象,而且在形塑多元文化融合的跨國社區(qū)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④社會背景越多 元,文化交流越頻繁,城市和地區(qū)的國際化程度越高,就越可能發(fā)生跨種族的親密關系。⑤

        北京正是這樣一座城市。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經(jīng)濟中心,北京已經(jīng)成了一個新興的全球資本 的活動區(qū),全球化排名位居世界第9O⑥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北京相遇。2010年第 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10萬名外籍人員在北京常住;?2015年,超過7萬名外國人來北京 留學,⑧超過7萬名外國專家在北京工作:⑨北京的國際人才規(guī)模,位列全國第2,僅次于上海。⑩這些 客觀上的條件無疑為培植跨國婚戀提供了有利土壤。自2004年以來,北京每年涉外婚姻登記數(shù)量占 北京婚姻總量的0.7%左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北京涉外婚姻的通婚對象主要來自歐洲、北美和亞 太地區(qū)的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以“外嫁婚”為主。步入涉外婚姻的標準往往比開展和建立涉外愛情更為 嚴苛,?這也意味著北京跨國戀情的數(shù)量肯定要遠遠超出涉外婚姻的數(shù)量。

        跨國婚戀的研究中呈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主流敘事結構。一種以性的東方主義(sexual orientalism)作為文化表征,①“外嫁婚”中的中國女性要么臣服,要么被視為物質至上的拜金女,依靠女人味十足的 伎倆來釣“金龜婿”。②在這一類敘事中,部分中國女性成了西方男性性獵奇的對象,在象征著“富裕、 民主、自由的西方文化面前丟失了自我主體意識,不知不覺地成為西方建構東方的工具”。③另一種將 跨國婚戀數(shù)量的增長視為中國實現(xiàn)自己民族國家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表現(xiàn),跨國婚戀被整合進中國全 球化的進程,④跨國戀中的中國女性成為引領中產(chǎn)階層體面生活新風尚的象征。

        這兩種敘事方式都將中國女性置于被凝視的“他者”地位,女性自身的情感和欲望被忽視。本 文旨在通過解讀處于北京中西跨國戀中的女性經(jīng)驗,解構帶有強烈地緣政治色彩的跨國戀主流 敘事,指向學術研究、文化交流中的西方霸權與歐美中心主義,強調跨國戀主體雙方在地理、文化、 知識話語上的跨國思考。本文希望通過關注高知女性的跨國戀情,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fā),理解她們 個人生活與社會結構發(fā)生的互動,呈現(xiàn)她們對自己跨國婚戀經(jīng)歷的解讀。本文提出如下三個研究 問題:

        1.在當代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轉型時期,處于跨國婚戀中的高知青年女性形成了怎樣的自我評價和 認知?

        2.?這種評價與認知如何形塑她們的親密關系選擇和經(jīng)驗?

        3.?她們的親密關系實踐映射出個人的情感經(jīng)驗與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二、傍國婚戀的三類研究

        現(xiàn)有跨國婚戀的研究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型:一類研究聚焦中國邊境的跨國婚姻,研究對象主 要是從中國周邊的第三世界國家嫁入中國的婦女,以越南、緬甸新娘為典型;第二類研究地點主要在 海外,關注跨種族婚姻中亞裔婦女與當?shù)啬行缘挠H密關系;第三類研究聚焦中國大都市里的跨國婚 戀,這類研究與本文最為相關。這三類跨國婚戀研究有著不同的理論建構和話語解釋。

        “國際移民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和“婚姻擠壓”(marriage squeeze)的 概 念常被用來解釋邊境跨國婚姻的動因。在跨國婚姻集中的廣西、云南、福建等地,一方面出生人口男 女性別比例失衡,另一方面大量女性向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流動,農村地區(qū)剩下了大量社會經(jīng)濟地位低、在本國婚姻市場缺乏競爭力的男性,他們只好將目光轉向更加貧窮的其他第三世界國家,①利用國際階 層落差解決婚姻問題。雖然有學者強調這一類跨國聯(lián)姻有情感基礎,②但是很多學者仍認為,這類跨 國婚姻以經(jīng)濟因素主導的“功利型”婚姻為主,③即婚姻帶有明顯的利益追求動因,情感因素退居次要 地位,出身、財產(chǎn)、社會關系等條件是結合的基礎。④性的東方主義常被用來解釋第二類跨種族婚戀的動因。在美國,相比亞裔男性來說,亞裔女性有 更多機會尋找非亞裔的伴侶。⑤跨種族通婚比例較高,⑥白人男性與亞裔女性的結合是最普遍的跨種 族婚姻模式。⑦Kelsky指出,東亞的女性常常被認為擁有更加明顯的女性氣質。⑧很多當代美國男性之 所以追求亞洲女性,尤其是來自東亞的女性(包括新移民到美國的東亞女性),是因為他們認為亞洲 女性是“沒有競爭力、順從的生活伴侶”。然而,實際上這是他們一廂情愿的男權想象。⑨“順從的東方 女性”這一刻板印象被廣泛運用在商業(yè)性的跨國婚姻介紹市場中:亞洲女性被建構成“東方特色”的 淑女,具有順從、體貼和顧家的美德,⑩可以成為忠誠的妻子、自我犧牲的母親和感性的情人?!皷|方特 色”也成為跨國婚戀中介的賣點和籌碼,以期幫助亞洲女性通過與西方男性的跨國婚姻獲取更高的 社會經(jīng)濟地位?和向上流動的機會。

        一些學者批評上述研究的觀點帶有種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c)色彩。?很多實證研究都發(fā)現(xiàn),亞 裔女性并沒有像社會大眾普遍認為的那樣通過跨種族的婚姻實現(xiàn)向上流動,相反,絕大多數(shù)跨種族 婚姻中的亞裔女性與其伴侶擁有相似的教育和職業(yè)背景。?Canlas等通過2009年至2011年收集的關系評估問卷也發(fā)現(xiàn),進入跨種族親密關系的個體往往擁有更高的教育成就,年收入也處于較高水 平,支持了教育有利于打破族群和種族區(qū)隔的觀點。①Constable在她對美國男性與亞洲女性的“郵購 婚姻”的研究中指出,許多男性在描述自己的伴侶時用了 “獨立”一詞,勾勒了積極主體的女性形象, 挑戰(zhàn)了“順從的東方女性”的刻板印象。②第三類中國的都市跨國婚戀研究中,北京和上海是理想的田野點o在這類跨國婚戀中,親密關系 雙方受過高等教育,有較強的國際流動性,有自己的專業(yè)技能,至少屬于中產(chǎn)階層。③從1993年開始, Farrer運用民族志、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的方法對在上海長期生活的跨國夫妻進行研究,分析跨國婚 姻中的社會交換與社會合法性。他的研究發(fā)現(xiàn),為了增加中方配偶在中國市場的職業(yè)競爭力,跨國夫 妻婚后可能會去西方國家生活幾年(即出國“鍍金”),然后再回中國工作和生活。在中國居住時,外籍 配偶依賴中方的人情網(wǎng)絡而融入本土社會,以這樣的方式實現(xiàn)互惠。?Carmel通過研究與西方男人約 會的上海女性,發(fā)現(xiàn)她們嘗試尋找一種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外的浪漫與性愛體驗,與外國人談戀愛,意 味著有機會接觸西方文化或者出國。?Farrer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大部分置身于跨國婚戀中的西方男 性為伴侶的文化資本和個人魅力所吸引;對于卷入跨國戀情的中國女性而言,與自己的外籍丈夫一 起離開中國不再是主要動機,她們把跨國戀情視為建構自己“國際化女性”形象的工具;跨國戀情賦 予她們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從中國傳統(tǒng)的性別規(guī)范、婚姻規(guī)范以及其他對女性特質的期待中解放的空間。⑥ 基于2003年至2005年間對40名22~39歲的(新)上海女性的性愛經(jīng)歷的質性研究,裴諭新發(fā)現(xiàn) “浪漫”是最常被提及用來形容跨國戀的詞語,跨國戀中有性政治的因素,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 企圖從“異化的性資本”中獲取自我發(fā)展的資本?!皟?yōu)越異文化”在跨國戀的發(fā)展中起了一定作用。她 也強調,對于“浪漫戀情”,個人互動因素越來越重要,文化背景并不足以成為決定性因素。

        目前的跨國婚戀研究主要是以社會問題為導向,重點關注邊境跨國婚姻,經(jīng)濟條件是其主要驅動因素。為數(shù)不多的關注都市跨國婚戀的研究呈現(xiàn)出了與邊境跨國婚姻不同的敘事話語。雖然 已經(jīng)有學者關注到了跨國婚戀中女性的經(jīng)驗,但是通過女性的主體性去反思全球化和現(xiàn)代化的宏 大進程如何作用于個體還顯得不足,跨國戀中個體的情感、欲望被宏大的敘事邏輯(“西方世界”與 “后殖民世界”、“自我”與“他者”、“凝視”與“被凝視”等結構)所忽視,消失在宏大的話語體系之中, 個人的情感和欲望成了自我與他者文化話語爭奪的犧牲品。女性的欲望表達常常會突破既存的道 德、性別等社會規(guī)范,帶來顛覆和逾越的力量,①而追求性自主的中國女性絕不是西方世界所定義的 “他者”。本文將跨國婚戀中的高知青年女性置于敘述主體的位置,從她們的生命故事和成長歷程出 發(fā)探究北京跨國婚戀中的女性經(jīng)驗,洞察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為改寫跨國戀現(xiàn)有的敘事方式提 供可能。

        三、研究方法

        從2011年至2016年,筆者在北京共對51名經(jīng)歷過或正處于跨國戀情或跨國婚姻的參與者進行 了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參與者包括22名男性(5人來自中國,17人來自發(fā)達國家)和29名女性(24人 來自中國,5人來自發(fā)達國家)。本文關注23名中國異性戀女性的戀愛經(jīng)歷和體驗,②其中11名未婚 高知青年女性是本文關注的焦點,同時也兼顧另外12名已婚女性步入跨國婚姻前的戀愛經(jīng)歷。23名 中國女性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年齡在19?49歲之間,接受訪談時平均年齡31歲。11名未婚女性年齡 在19?29歲之間,平均年齡26歲,其中4人在國外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23名中國女性的外籍伴侶 來自歐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接受訪談的時候,她們都居住在北京,職 業(yè)身份涵蓋記者、國企職員、企業(yè)白領、教師等。11名未婚女性與伴侶交往的平均時間為1年,最短的 不到半年,最長的為2.5年;接受訪談時有4人與伴侶處于同居狀態(tài);有9人認為她們和伴侶處于長 期穩(wěn)定的親密關系狀態(tài),2人認為關系不太穩(wěn)定。是否擁有共同的未來是她們判斷親密關系是否長期 穩(wěn)定的首要標準。

        所有的訪談都獲得了受訪者書面知情同意書,全程錄音并逐字轉錄。本文的兩位作者分別閱讀 訪談轉錄,運用扎根理論的方法,對資料進行開放編碼并記下備忘錄,定期會面并討論,選擇共同認 可的編碼作為核心編碼。通過對訪談資料的反復閱讀以及案例之間的反復比較,“獨立”“有主見”“傳 統(tǒng),,,,現(xiàn)代,,,,性別角色”“性觀念”等主題逐漸從資料中浮現(xiàn)出來。本文的資料分析釆取了先用個性特 征勾勒總體群像,然后從戀愛選擇、互動模式和性關系等跨國戀的不同維度選取典型案例,并用其他案例作為補充的方式來詮釋資料。為了保護受訪者的隱私,文中提及的所有姓名都是化名。

        四、研究發(fā)現(xiàn)

        1.?總體群像:“獨立”“自主”“有主見”

        徐潔從國內一所知名高校本科畢業(yè)后到英國留學攻讀碩士學位,2016年回國,在北京_家知名 媒體公司做記者。她的男朋友是日本人,兩個人通過交友軟件認識。說起為什么選擇跟外國人談戀 愛,她從自己的性格以及母親對她的評價和看法談起。

        我的性格是比較獨立的。我家里我媽是一個特別開明,或者說狂放的人,她會直接對我說:“你不 適合跟中國人結婚,因為你不適應中國的家庭,尤其不適應中國的婆婆?!?/p>

        母親認為她“不適合跟中國人結婚”,因為她“不適應中國的家庭,尤其不適應中國的婆婆” 0在她 母親的心目中,什么樣的人適應中國的家庭和婆婆呢? “那種乖乖的、賢惠的媳婦?!薄肮浴币馕吨犜?與順從,“賢惠”則從德行上對女性提出了要求,要求女性溫婉端莊、勤勞持家,做一個令婆家滿意的 兒媳。這樣的評價標準,其內核仍是儒家思想中的“三從四德”,從道德層面設定了女性處于從屬的社 會地位和家庭地位,并為女性設置了理想的性別角色形象。①徐潔認為,自身的性格特點和個人形象 并不符合中國傳統(tǒng)家庭對媳婦的期待,她“獨立、有主見,不會聽從家里的安排”

        已婚的陳橙有時候開玩笑說,現(xiàn)在的中國男人肯定不敢或不愿意娶她:

        因為我不是小鳥依人型的,而且我很有自己的主意,不受約束,所以我就說好多中國男人肯定都 看不上我。也許就覺得這女的怎么這么強啊,氣場太強了。

        太獨立、氣場太強、不夠小鳥依人等這些不符合傳統(tǒng)女性的性別氣質和性格特征使得這些女性 常常在婚戀市場上做出不一樣的選擇。這與一些學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呼應,跨國婚戀中女性的獨立常 常為她們的伴侶所稱贊。②與“獨立”相聯(lián)系的,還有“自己做選擇”“自己做決定”“有主見”等表述。大 部分中國男性仍想找從屬于自己、弱于自己、符合傳統(tǒng)女性氣質期待的女性作為伴侶。③④⑤目前本土 婚姻市場,主流話語仍然是“男強女弱”“男高女低”的擇偶梯度差,她們與中國男性同輩群體形成了互相排斥的關系,故而主動選擇遠離本土的婚戀市場。①11名未婚女性中,有3名明確提到中國男人 接受不了自己。

        我的性格比較像我爸,性格比較獨立。其實我覺得這一點可能是有一些甚至很多中國男人接受 不了的,就比如說我說的“媽寶男”,他就總說覺得我太有想法,覺得總有自己的想法,我當時覺得很 奇怪,我有自己的想法不對嗎?人不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嗎?這怎么就成了指責我的一個問題了呢?

        吳由頁用“媽寶男”指代前男友,這一網(wǎng)絡用語指的是沒有主見、缺乏自信、什么都聽媽媽的男性。 當他遇到有主見和有想法的吳由頁,自然有很多的矛盾和沖突。雖然男女平等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之一, 但是在親密關系領域,“男強女弱”“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觀念依舊濃厚?;?010年第三期全國婦女地 位調查數(shù)據(jù)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男女兩性的性別觀念處于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過渡狀態(tài),但是女性的性別 觀念總體上更趨現(xiàn)代,而男性的性別觀念更偏傳統(tǒng)。②王曦影在針對北京青年人的戀愛暴力的研究中 也發(fā)現(xiàn),性別平等觀念的不一致常常是導致親密關系中的暴力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原因之一。③總體而言, 跨國戀中的高知青年女性擁有比較現(xiàn)代的性別觀念,追求平等的親密關系,不希望受到傳統(tǒng)性別觀 念和女性氣質的規(guī)訓。

        2.?戀愛選擇:“我最值得被愛的部分,遠遠不是這幾個標簽”

        選擇伴侶不僅僅是一個個人選擇??鐕H密關系的實踐同社會價值和觀念交織在一起。受訪者 選擇與外籍伴侶交往反映出她們的自我意識覺醒以及她們應對父權制社會文化的策略。

        徐潔跟自己的日本男朋友第一次見面時就被對方的質樸打動了。這位日本男士在第一次和徐潔 見面時騎了一輛電動車,帶她逛清華大學校園,隨后兩人在一家小餐館里吃飯。與此對照的是,徐潔 之前遇到的相親對象,常常是開著豪華轎車,帶她去高級餐廳,言談中不斷強調自己的社會經(jīng)濟地 位。在與他們交流對話的過程中,徐潔常常感覺到,自己立體飽滿的自我和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被簡化為 “北京戶口 ”“海歸”“事業(yè)單位”等有“賣點”的標簽。

        我去認識一個單身男人,或者被介紹給任何一個朋友認識的時候,人們就是用這些標簽來介紹 我。比如說,哪個學校畢業(yè)的,或者是什么樣的單位,有沒有北京戶口,等等。我最值得被愛的部分,遠 遠不是這幾個標簽,在這幾個標簽之外的我的人格、我的性格、我的經(jīng)歷,是我希望被看見、被審視的 東西。

        國內較大的婚戀交友平臺“世紀佳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線上調查結果顯示,“門當戶對”仍是 當代青年主流的擇偶觀念,“有房”成為女性擇偶的首要條件。①“郎才女貌”的傳統(tǒng)擇偶觀仍受到青年 追捧,“顏值”②等外在條件成為當代青年重要的擇偶標準。③由于北京的戶籍制度政策限制,遷入北京 的人口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和職業(yè)序列等級,④北京“掐尖式”的人口戶籍政策,使得戶口成了婚戀市 場上的又一價碼。徐潔不喜歡被標簽化為婚戀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商品,她希望自己作為人這個整體 的性格、人格、經(jīng)歷被看見,希望伴侶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在價值和魅力。當一個根本沒考慮過徐潔“是 否有北京戶口 ”“是不是海歸”的日本男友出現(xiàn)的時候,她一下子被他的“純粹”打動了。

        盡管大多數(shù)的受訪者不認為她們能夠基于有限的個人經(jīng)歷總結出外籍伴侶和中國伴侶的差異, 更偏向于把這些差異看作個體之間而不是國別和文化之間的差異,但是她們確實提到不同的社會文 化背景,尤其是社會性別觀念的差異以及性別平等態(tài)度的不同有可能造成了戀愛感受的差異。進入 跨國婚戀關系之前,23名受訪者中有17名曾和中國男性有過戀愛的經(jīng)歷。

        我以前真的交過男朋友,他要求我不能剪短發(fā),因為他不喜歡短頭發(fā);或者跟我說“你應該穿裙 子,應該化妝,應該穿高跟鞋”。只好分手,因為受不了。

        前男友對吳順的外表提出了要求,“長發(fā)”“穿裙子”“化妝”和“穿高跟鞋”是男性對于女性化形象 的典型想象。吳由頁不能接受前男友對自己的要求和控制。然而在一個男性凝視的社會里,女性的身體 不再屬于她們自己。通過和前男友分手的方式,吳順重新掌控了對自己身體的權力。這是她自我主體 意識覺醒的一個信號,她不需要通過改變自己的外在形象和性別氣質表達來取悅她的男朋友。接受 訪談的時候,吳顧留著帥氣的短發(fā)。吳順的現(xiàn)任男友是一位美國人,從不干涉她的穿著打扮和性別表 達,她說自己很享受這種被尊重的感覺。

        王倩直接表達了她是有意選擇外籍伴侶的。王倩從小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環(huán)境中,對性 別不平等非常敏感。

        我經(jīng)常聽我媽和親戚說,“女人過了二十五,你就完蛋了,不要挑剔,不要亂搞,結婚前不要談戀 愛,男人都喜歡冰清玉潔的女孩子”。

        這些觀念來自傳統(tǒng)思想中要求女性“守貞”,將女性的價值與生育聯(lián)系在一起的“貞潔”文化。這 一“貞潔”觀念與“剩女”話語結合起來,給未婚女性造成社會壓力,似乎結婚生子才是體現(xiàn)她們價值 的唯一標準。王倩表示自己不能認同這樣的婚戀文化,認為長期浸淫在這一文化中的同齡男性不會尊重女性,因此不愿意和中國男性約會。她將同外國人約會視為對中國婚戀文化的反叛。和王倩相類 似,徐潔認為她同日本男友在一起意味著選擇了不同的人生路徑。

        如果我在北京的話,跟一個中國的男生談戀愛,考慮結婚,以后建立家庭的話,大概知道未來。就 是大概知道兩個人可能穩(wěn)定了,然后互相見家長,兩家就在準備著給我們買房子,可能首付父母出, 我們兩個人還房貸,然后再慢慢努力看以后能不能換一個大房子。再努力攢錢,看以后能不能買車, 然后就在這里扎根……我覺得生活太沒有想象力了。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今天,中國新一代年輕人成家立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獨生子女一代的 她們,如果選擇與中國男性交往,常常意味著選擇“結婚、買房、生孩子、職業(yè)晉升、贍養(yǎng)父母”這樣步 步為營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路徑。這些希望保持人生想象力的高知青年女性,必須不走尋常路。保持單 身,不走進婚姻生活是一種選擇;①與外籍伴侶交往,是另一種選擇。然而,這并不是一個完全“自由” 的選擇,更多的是對父權制社會的一種妥協(xié)。在父權社會里,她們雖然無法憑借個人的力量扭轉社會 結構和文化,但是她們個人卻擁有足夠的資源在私人領域做出靈活的個人選擇。

        盡管高知青年女性選擇外籍伴侶的緣由不盡相同,但是也呈現(xiàn)出一些共性。第一,她們期待自己 能夠被伴侶尊重,渴望性別平等的親密關系。第二,她們憧憬純粹的愛情,反感盛行的實用主義擇偶 觀。第三,她們向往富有想象力的人生,想要打破按部就班的人生路徑。選擇外籍伴侶看似是受訪者 個人的選擇,實際上是社會文化的產(chǎn)物,性別平等觀念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3.表演傳統(tǒng):“確認關系之前我們不可以上床”

        文化差異是提到跨國戀時繞不開的話題。盡管受訪者表示自己和伴侶之間不存在顯著的文化差 異,當談到如何確認親密關系時,文化差異卻又在她們的敘述中浮現(xiàn)出來。她們常常認為,中國的約 會文化和西方的約會文化不同,因此在與外國伴侶交往的親密關系中,她們對于如何確認一段關系、 如何看待并實踐親密行為有著與伴侶不同的看法。面臨潛在的沖突,青年女性們也在積極尋求合適 的解決方式。

        王倩的男友是美國人,在她所就讀的高校當英語教師。兩個人的感情發(fā)展迅速,從最初認識到第 一次約會,確立戀愛關系、發(fā)生性關系,大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他們的戀愛關系的確立與親密行為 的進展分不開。

        我們在公寓里看恐怖電影,這個人就不老實,他就想有親密的肢體接觸,我說:“對于這一點,你 要搞清楚我們是什么關系。中國人不是這樣隨便的,你要承認我是你的女朋友,才可以有更為親密的 接觸?!彼f:“好吧,那我就親密接觸了。”(我們)就這樣確定關系了。

        盡管并不認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性觀念,王倩還是給自己貼上了 “中國人”的標簽,利用中國和美 國約會文化的不同來與伴侶協(xié)商親密關系的進程。在西方人眼里,位于東方的“中國人”在性、愛和關 系上是保守的、被動的,中國女性是“溫順的”“臣服的”,婚前性行為是不被允許的。然而,這種“性的 東方主義”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是不準確的。來自全國的調查樣本表明,77%的未婚女性在30歲之前發(fā) 生過性行為,放棄了所謂“婚前貞操”。①中國社會對婚前性行為的接受程度也在逐年提高。②王倩巧妙 地利用“性的東方主義”這一刻板印象來同她的外籍男朋友確認戀愛關系,這些東方主義的想象為她 的策略提供了文化合理性。王倩一方面用了比較保守的話語來解釋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她確實是 推動兩人關系向前發(fā)展、掌握親密關系進程的一方。

        陳語在同男朋友確認關系時也運用了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陳語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 己是美國知名大學的在讀博士生。在接受訪談的時候,陳語正在北京為她的博士論文做田野調査。陳 語和男友是博士班的同學,兩個人是在開學典禮上認識的。她和男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明確戀愛 關系,其間兩人頻繁互動、你來我往,單獨相約吃飯、看電影、討論學術,似情侶一般進行共同活動。像 這樣既沒有明確男女朋友關系,卻又似情侶一般在一起的相處交往模式,令陳語感到不快。

        博士第一學年結束的時候,我們還沒有確定關系,我很討厭這種曖昧關系,雖然我們倆沒有發(fā)生 實質性的關系,但是有很親密的肢體接觸。所以當時我覺得我能做到這一點,已經(jīng)打破了我的底線, 既然不是男女朋友,我為什么能允許你碰我?還沒有確定關系就讓我很發(fā)狂。

        在交往的一年當中,兩個人有過牽手、擁抱、親吻、愛撫等親密接觸,對方一直想要和陳語進一步 發(fā)生性行為,但陳語不同意。陳語不同意的理由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性欲望,而是因為陳語覺得性關系 應該發(fā)生在確認排他的戀愛關系之后。個人欲望與性/性別規(guī)范交織在一起形成陳語拒絕和對方發(fā)生 性關系的復雜原因。

        我在約束自己,主動約束自己,我認為在確認關系之前我們不可以上床。但是,我又沒有說要拒絕他,因為我拒絕不了他這個人,所以我也拒絕不了他對我做的事情。因為身體當時不是由自己內心控制的,而是由社會對女性的角色期待或者把性放在一個道德高地的墮落面來批判的,所以可能你 的潛意識是在接受這個人的時候,你是有意識地去拒絕他,所以是潛意識和顯意識一個掙扎、一個博 弈。那時候掙扎是快樂的,享受這種狀態(tài),其實你在主動地被動,主動地處在被動的狀態(tài)。就是說親密 接觸一點點來,每次我也是欲擒故縱……我是利用了自己的身體去跟他協(xié)商。

        是女性在面對性欲望時的獨特體驗:個體欲望受到社會文化的束縛。盡管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 國社會關于性的社會規(guī)范有所改變,性革命正在發(fā)生,但是性的雙重標準仍然存在。女性的性欲望被 貶低和壓抑,性活躍的女性將遭受“蕩婦羞辱”。陳語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不想在確認一段正式 的親密關系之前同對方發(fā)生性行為。然而,陳語并不是一個被動的客體,相反,她主動地利用自己的 身體作為工具和對方協(xié)商親密關系的進程。在道德話語與自我欲望相互沖突的時候,陳語變“被動地 被動”為“主動地被動”,策略性地抗爭性規(guī)范的規(guī)訓,達成自己的欲望。

        很多研究都把女性拒絕發(fā)生婚前性行為看作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認為她們仍受傳統(tǒng)貞操觀念的影響O 然而,王曦影在對北京青年的戀愛暴力經(jīng)歷的研究中提出,當女性在使用“傳統(tǒng)”“封建”這樣的詞語 描述自己并不愿意參與或發(fā)生婚前性行為時,這常常表明她們尚不確定是否做好了發(fā)生性關系的準 備。傳統(tǒng)常常是面具、是策略,是一種表演,使得這些女性從一個被動的、被物化了的性客體轉變成為 積極的性主體,有權利對于不想要的婚前性行為說“不”,并在面對心儀的目標和想要參與的婚前性 行為時可以隨時拋開“傳統(tǒng)”。①正如陳語和王倩所表現(xiàn)的那樣,她們是在用自己的身體與伴侶協(xié)商他們倆人之間的關系,是主 動地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之中,欲拒還迎,身體成了她們可以利用的祛碼和調節(jié)親密關系的工具。在整個 協(xié)商的過程當中,她們的目的就是要與伴侶建立起排他的戀愛關系。于是,或'拒絕”或“勾引”都成了 女性在親密關系互動之中主動掌握關系進度的策略。尤其是在跨國的親密關系實踐中,傳統(tǒng)的貞操 觀為青年女性提供了 “表演傳統(tǒng)”的工具性理性,被她們用來達到建立戀愛關系的目的。

        4.展現(xiàn)開放:“我跟很多傳統(tǒng)的中國女孩兒不一樣”

        徐潔和日本男朋友確認戀愛關系前進行了一場較為嚴肅和正式的談話。盡管她在和日本男朋友 前幾次的約會時明顯能感到對方對自己的感情,但是對方卻一直也沒有什么具體的表示。徐潔也和 陳語一樣,不想處于曖昧不明的關系:“我就想要明確的,如果我們談戀愛就光明正大地談,如果不談 就不要互相浪費時間?!庇谑切鞚嵑敛谎陲椬约簩λ暮酶?,主動發(fā)微信向對方表白,爭取自己想要 的愛情。

        面對男朋友表達出來“以為中國女性一開始談戀愛就是要結婚的,而自己還不想結婚”的擔憂, 徐潔進一步澄清自己的戀愛觀念,“在一起的時候就該走在一起,到后來如果不該走在一起了就不該 強求”。在消除了彼此對談戀愛的顧慮之后,兩個人確立了親密關系。一項對17?34歲的青年人的婚 戀觀進行的網(wǎng)絡隨機調查顯示,仍有46%的調查對象表示戀愛的目的是尋找結婚伴侶,②結婚仍然是

        26歲的林楚是一名白領,北京市知名高校碩士畢業(yè),在一家知名企業(yè)做培訓工作。她出生在農 村,家里還有一個弟弟。母親從小對姐弟二人非常公平、不偏不倚。在和外籍男友交往之前,她有過中 國男友。她的外籍男友是西班牙人,在接受訪談時已經(jīng)在中國生活了近四年。他們兩個人“性格相投, 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都是很樂觀的人,都愛這個世界,都想要更努力地讓未來變得更美好”,林楚的言 談中都洋溢著幸福的感覺。盡管在一起兩年多,兩人還保留著剛認識時的甜蜜。因為思維開放,可以 接受很多新鮮的甚至很多不同于中國文化的東西,林楚認為自己“跟很多中國傳統(tǒng)的女孩兒不一 樣”。對自己的評價和認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她和男朋友建立戀愛關系的進程。

        其實我們開始的時候,我感覺會不會發(fā)展得有一點兒快了,但是我很開放,我覺得我喜歡他, 他也喜歡我,為什么要像中國男生追女生那樣慢慢地去進行呢?就在一起試試看可不可以。(林楚, 26歲)

        林楚提到了基于“男生追女生那樣慢慢地去進行”的中國式戀愛模式。在這一模式里,男性通常 需要通過約會、送禮物、表達愛意等方式主動追求女性。追求的時間通常持續(xù)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 甚至幾年。男性追求女性的時間越長,表示男性對這位女性越傾心和越鐘情。這像是一場博弈游戲, 男性扮演主動追的角色,女性在這一過程中要矜持和保守,即使她同樣對追求她的男性心生愛慕,也 不應該很快答應男性建立關系的要求。正因為有這樣的戀愛文化存在,林楚對二人關系的進展提出 了“會不會發(fā)展得有一點兒快了”的疑問。然而,由于自己喜歡和交往的對象并不是中國人,而是來自 西方國家的西班牙人,林楚覺得這樣在一起試試看是可以接受的,并用“開放”評價自己,使自己“不 循規(guī)蹈矩”的行為合理化了。

        5.性愛自主:從“我不想說”到“坦然地談”

        葛同在北京出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胡同女孩”,在上大學以前,生活比較簡單。由于從事對外 漢語的工作,因而她有機會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葛同和比利時男朋友通過交友網(wǎng)站認識。在 那之前,葛同和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等不同國家的男性約會過。她第一次見到男朋友的時候,并沒 有被對方的外貌所吸引。

        我第一次跟他約會的地點是在王府井,我第一感受就是他沒有我之前見過的人帥,然后可能就 是從外貌上,因為那個時候沒有任何感覺,而且他的言談舉止讓我覺得有些奇怪……留給我的第一 印象不太好。(葛同,27歲)

        并不是所有的中國女性在約會和戀愛之初都是被對方的外貌所吸引,單從外貌來判斷,葛同和陳 語一樣在初次和男友見面時并沒有對對方產(chǎn)生好感。然而當葛同的男朋友希望葛同成為他的女朋友時,葛同答應了,因為她那個時候沒有男朋友。并且,葛同選擇向他坦白了自己過往豐富的戀愛經(jīng)歷。

        我覺得我屬于很放得開的那種人,我知道我現(xiàn)在的位置是什么樣的,也知道他的位置是什么樣 的,我并不奢求我們之間能發(fā)生任何的這種很美麗的、浪漫的愛情故事,我能做到的是只要我高興就 好。我現(xiàn)在其實想到當時那種狀態(tài)了,我覺得那時候還真是挺有魄力的,我一輩子可能就那時候最瘋 紺(葛同,27歲)

        葛同的中國前男友在知道葛同有過豐富的戀愛經(jīng)歷后同她分手,盡管之前他們曾計劃要結婚。 中國仍是一個強調女性“貞潔”的社會,葛同也曾經(jīng)為之付出代價。Farrer在對上海青年人的質性研究 中表明,女性對于自己過往性經(jīng)歷的表露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她們的男朋友的態(tài)度和反應,這導 致女性可能精心地向男朋友隱瞞自己過往豐富的性經(jīng)歷,故作單純和純潔,表現(xiàn)自己傳統(tǒng)的一面。① 即便冒著男朋友知道自己過往性經(jīng)歷后可能會離開自己的風險,葛同仍然選擇告訴對方,似乎這一 坦白成為考驗對方對她情感的試金石。葛同把過去的性經(jīng)歷視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期待她的 伴侶能夠接受完整的她。她尤其反對通過否認或者隱藏自己的過往來獲得男性的好感,這意味著她 的性自主意識正在覺醒?!袄寺邸钡脑捳Z被年輕的女性用來使自己的婚前性行為合理化,強調發(fā)生 性關系的目的很純潔,是因為對伴侶有愛和感覺。②然而,葛同拒絕釆用“浪漫愛”的話語邏輯來解釋 自己豐富的性經(jīng)歷,認為發(fā)生性關系的首要原則是自己“高興”,性是悅自己而不是取悅伴侶。在這 種敘述里,女性不再只是性欲望的對象,而是同樣追求性愉悅的欲望主體。

        在10名未婚女性中,有9名明確自己與伴侶發(fā)生了性關系。葛同、侯悅、林楚、陳語、徐潔和王倩 與男友的性關系發(fā)生在正式確立戀愛關系之后,其中徐潔和王倩都是初次性行為,過往沒有性經(jīng)歷。 吳由頁和楊紫在確認關系之前就與伴侶發(fā)生了性關系。雖然跨國戀中的青年女性與伴侶發(fā)生性關系較 普遍,但與其談論性卻往往顯得有些困難。葛同和陳語經(jīng)歷了一個由“不想說”到“坦然地談”的過程。

        一開始我是保守的,我是不想說這個問題的,哪怕我不舒服我也不會去說。但是有一次我實在憋 不住了,我就跟他說了。然后他會說,你這事就應該跟我說,你這輩子你不跟我說能跟誰說,這是咱們 倆的問題,后來我就發(fā)現(xiàn)我們倆會很坦然地說這個問題。

        陳語和男友也經(jīng)歷了與葛同相類似的過程:

        剛開始我很反感他老問我,我說你為什么要我說這個,我已經(jīng)很不好意思了,但是慢慢就覺得這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被絕大部分人忽略的事情。

        陳語和葛同,一開始并不習慣同伴侶 談論和交流性。葛同“不想說這個問題”,即使“不舒服也不會說”;而陳語“很反感'伴侶總是詢問自己的感受,因為她“很不好意思”。相比之下,美國人傾向于與伴侶談論和溝通性;①而在中國討論性則可 能面臨著被斥為“下流”“淫蕩”的風險。②在中國夫妻之間,偶爾和伴侶在性方面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夫 妻不足60%,將近25%的夫妻彼此之間不交流、也不談論性。③然而,在跨國婚戀的實踐中,外籍伴侶 為溝通和交流性創(chuàng)造了一個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使得葛同和陳語發(fā)生了觀念上的轉變,不僅能夠與伴 侶坦然地開口談性,而且認為這樣對于親密關系非常重要

        兩個人之間的尊重是體現(xiàn)在所有細節(jié)中的,包括我們倆發(fā)生關系的時候。如果男女雙方之間是 不平等關系,或者說男人要體現(xiàn)男人味或男子氣概的時候他是以這個為目的,他是絕對不會考慮女 孩子怎么感受的。

        能夠開口和伴侶談論性愛的感覺、交流彼此的體驗是討論“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保守”和“開放”的 一個重要維度0當覺得難以開口和伴侶談論性愛的時候,“保守”常常是受訪者用來形容自己的詞語; 能夠坦然談性時,“我還是開放的”又成了受訪者對自己的評價。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僅是女性作 為有欲望的性主體的體現(xiàn),也是性關系平等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王曦影在對北京青年男女戀愛暴力的 研究中發(fā)現(xiàn),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充滿自信的“野蠻女友”,到了性關系中也顯得順從甚至受到壓迫,在 性關系上,男女雙方并不平等。④在跨國戀的親密關系實踐中,“平等”和“尊重”被受訪者多次提及并 強調。平等和尊重既體現(xiàn)在他們的日常相處和交往過程中,也體現(xiàn)在更加私密的性關系中。

        五、結論與討論

        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一方面,父權制的文化并未衰落。以儒家思想為道德準繩的傳統(tǒng)性/性 別規(guī)范尚存,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代青年的觀念;另一方面,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而興起的現(xiàn)代性逐 漸向社會滲透,性別觀念趨向開放和平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保守與開放的話語彌散在社會中,在做出與 婚姻家庭有關的決策時,個體能夠欣然接受并整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兩種不同元素的話語,策略性地做出 選擇。⑤女權主義認為個人的即政治的。青年高知女性選擇同外籍伴侶交往并不僅僅是個體的選擇, 更是她們的自我和社會互動的結果。本文關注的都市青年女性,成長于快速變遷的社會轉型時期,接受過高等教育,大多數(shù)有出國留學和國外生活的經(jīng)歷,既受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也密切與女權主 義、男女平等等思想和價值觀發(fā)生碰撞。當她們與外籍伴侶進入一段跨國親密關系時,她們對自我 的探索、內在沖突、與伴侶之間的矛盾和協(xié)商,實則是中國作為后發(fā)現(xiàn)代化國家多元價值觀并存和 碰撞后在個體感情生活上的體現(xiàn)。在中國女性和外國男性的親密關系組合中,中國女性尤其處于東 方與西方、女性與男性的雙重弱勢結構中,因而她們的每一個抉擇和每一次協(xié)商都充分展現(xiàn)了“傳 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互拉扯的張力。

        “東方和西方”的話語給我們的受訪者提供了一整套的語言工具。在講述愛情故事時,她們頻繁地 使用“傳統(tǒng)”和“開放”兩種表達方式?!艾F(xiàn)代和傳統(tǒng)”、“開放和保守”兩個譜系同時在指導著女性去探索 自我,同中國現(xiàn)存的性/性別規(guī)范互動,最終形成她們的自我認同。這些青年女性傾向于用“獨立”“自主” “有主見”來描述自己,同“溫柔顧家、順從乖巧”的傳統(tǒng)女性形象大相徑庭。在追求親密關系的過程中, 她們非傳統(tǒng)的女性氣質和正在覺醒的自我意識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間至少存在如下三個方面的張力。

        第一,她們享受愛情,渴望純粹和平等的親密關系,憧憬能夠獲得男性伴侶的尊重。然而,在當 下,戀愛仍被廣泛視為婚姻的準備階段,實用主義的擇偶觀盛行,她們不愿意讓自己被縮減為待價而 沽的“標簽”,也不愿意順從于父母安排的相親,過上按部就班的生活。

        第二,當“男高女低”“男強女弱”仍舊是本土婚戀市場的主流話語和游戲規(guī)則時,她們追求“獨 立”的個性和打破傳統(tǒng)女性性別角色的勇氣,常常使得她們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符合主流期望。她們也與在 擇偶中追求傳統(tǒng)女性美德的男性形成了一種互相排斥的張力,在這一情形下,選擇外籍伴侶成為不 同尋常的親密關系的選擇。因此,她們的跨國戀情成了她們緩解自我與社會之間張力的出口,也是與 社會或抗爭或和解的另一種選擇。

        第三,在跨國親密關系實踐中,青年女性又策略性地運用“東方保守傳統(tǒng)”和“西方開放現(xiàn)代”這 樣二元對立的話語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變被動為主動,將她們的身體變成了同外籍伴侶協(xié)商的工 具,掌握著親密關系的走向和進程。無論是表演“傳統(tǒng)”,還是展現(xiàn)“開放”,對她們來說,都是巧妙地應 對傳統(tǒng)社會性/性別規(guī)范和性的東方主義,并試圖建立起更加平等的親密關系的策略。在這個方面,青 年高知女性承認自己的感覺,追求愉悅,將性視為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也存在局限和不足。文章僅關注了北京的高知青年女性跨國戀的經(jīng)歷和敘事,其伴侶多來 自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沒能涉及中國女性與來華非洲人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人士的跨國戀情。 此外,盡管筆者與一些受訪者保持聯(lián)絡,但是沒能就她們親密關系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訂婚、結婚、分手 等)進行追蹤訪問,了解親密關系的變化如何影響她們自己的解讀和理解。據(jù)筆者所知,受訪者中,一 些同伴侶走進了婚姻殿堂,一些仍保持著情侶關系,一些已經(jīng)和當時的伴侶分手,現(xiàn)在或單身,或已開始新的戀情

        (責任編輯:徐瀏)

        猜你喜歡
        親密關系婚戀跨國
        Outpatient hybri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with SOUTE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followed by endoscopic suturing of the mucosal defect: A case report
        絳縣輸送80名農民跨國務工
        親密關系不會真的無疾而終
        時代郵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4
        聰明的人善于經(jīng)營親密關系
        意林(2021年8期)2021-05-06 03:23:58
        愛在“七夕”正當時——當代職場青年婚戀觀察
        上海工運(2020年8期)2020-12-14 03:11:46
        暴力 親密關系中的致命毒瘤
        跨國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兩岸婚戀邁入全新階段
        海峽姐妹(2015年6期)2015-02-27 15:11:19
        光明日報《留學》雜志—跨國采訪實戰(zhàn)營
        留學(2014年21期)2014-05-03 06:54:24
        葛蘭素史克:跨國“賄賂門”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2:21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91在线视频在线视频| 人妻av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亚洲旡码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下载| 色 综合 欧美 亚洲 国产| 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hd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亚洲丝袜美腿| 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片在线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无码色戒| 日韩精品一二区在线视频|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av永久无码国产精品久久 | 久久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传媒av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91老司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a 无码| 在线视频自拍视频激情| 亚洲国产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欧美人与禽交zozo| 玩弄放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高清视频|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国模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一插就想射的原因| 大桥未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