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月
摘??要:幼兒園作為學前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對于孩子的培養(yǎng)來說3-6歲是習慣的養(yǎng)成,在這一階段,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問題給予更多的支持。幼兒園在對孩子的教學過程中,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老師在教育方面可以制造一些輕松而自由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知識,來提升幼兒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課堂;游戲化;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0-0027-02
在我國《3-6周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有提出,幼兒的教學過程一定是要契合幼兒在心理方面的特征,切合幼兒的生長規(guī)律,并在《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詳細地制定日常幼兒教學和一些管理規(guī)程。利用游戲教育的教學方式作為一種以教學內容為核心而游戲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幼兒對常識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享受樂趣,提升幼兒學習能力。因此在課堂游戲化過程中幼兒園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針對這些我們由幼兒園教育的游戲化教學入手,對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進行多方面的分析與討論,以多彩又多變的游戲來引導孩子們進行學習,讓他們在快樂成長的同時愛上學習。
1.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概述
據有關調查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地方的幼兒園在教學過程當中,社會上家長對基礎教育的需求比較大,導致一些幼兒園已經開始逐漸走向小學化。由于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都很小,他們的思維模式都是非常簡單,成人及小學的教學方式對他們而言太復雜,這樣的急功近利教學會剝奪孩子的童真,從而讓孩子們失去屬于童年的快樂。幼兒園階段是孩子們接收集體教育的開端,也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的開始,如果在集體學習生活的開端就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失去了對學習知識的興趣,那么對孩子而言今后的學習都將成為孩子心理上的負擔,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幼兒園所設置的游戲應該與成人玩耍不同,它們看似都是非常平常普通的游戲,但是卻體現(xiàn)了幼兒生活的天真快樂,充滿了智慧,給幼兒一大片充滿童年樂趣的生活空間。通過適合的游戲進行幼兒教育,能夠讓幼兒園課程更加生動,同時可以讓幼兒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讓幼兒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知識,從而讓孩子在幼兒園里快樂的成長?,F(xiàn)代社會大多數(shù)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許多家長將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孩子,不少家庭形成無底線的溺愛,孩子要什么都想辦法去滿足,動畫片、手機、電腦、玩具等等填滿了孩子們的生活。當孩子在玩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游戲家長也不制止,而且幼兒在玩那些電子產品過程中沒有過多同別人交流的機會,導致孩子們不善于交流,影響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意義,在于將適合幼兒的一些游戲作為教育幼兒的一種方式,通過游戲來啟發(fā)幼兒,促進幼兒各方面健康成長。
2.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作用
(1)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健康成長
幼兒教育作為游戲化教學法既可以讓幼兒玩游戲,又能夠讓幼兒在快樂游戲的同時積極主動地學習一些有用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做引導孩子們進行這個“小企鵝造房子”的游戲:第一步:做好游戲的一些準備工作、配備故事音樂。然后,向孩子們介紹游戲的背景,(冬天來了,小企鵝需要造房子取暖)。再向孩子們介紹玩游戲的過程。游戲開始,播放準備好的背景音樂,融入游戲背景故事并提問“企鵝在冬天冷不冷?”然后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做一些在感到寒冷時機體所做的動作,從而達到讓孩子們進行運動的目的。第二步:教師引導并幫助幼兒們,利用幼兒園的積木及小推車等玩具共同為企鵝做房子,完成后向幼兒提問“企鵝愿意住怎樣的房子?”以及“房子里面需添加什么?”等。通過這個游戲,能夠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動腦能力,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發(fā)展。
(2)增強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
有些幼兒園里會開展一些趣味建構類的游戲,來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引導孩子們進行動腦思考,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思維。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會在游戲剛開始時,提供一個孩子們有益處的建構思路,剩下的游戲活動都要依靠孩子們的相互合作來完成。而孩子們如果想要更好地完成任務,就必須要積極動腦進行思考,通過大腦豐富的想象力來設想出自己的構建。幼兒們在這些游戲上的思考雖然只是一種簡單的思考能力,但只有在簡單的思維能力之上,孩子才能夠向高一些的思維方向進發(fā),而且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所思考出來的構建方式,能夠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3.如何更好地開展游戲化課程
(1)游戲與教學內容相聯(lián)系
幼兒園所建構的游戲一定要在幼兒園教師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情況下進行,積極引導幼兒園的同學們參與到游戲的建構中去,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孩子能力的目的。幼兒園的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加入游戲建構的教學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更好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將教學效果發(fā)揮的更好。因此,教師們提出的游戲化教學的前提是必須符合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而有一些幼兒園教師卻完全不注重這一前提,而是沒有目的地指定孩子們玩任意游戲,如此,就使游戲脫離了教育幼兒的根本目的,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幼兒教師一定要注重游戲的教育目的性。比如,在向幼兒介紹身體部位認識的時候,要適當結合一些游戲動作,比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這些生活化的游戲教學,讓孩子們的參與度更高,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2)適當發(fā)揮教師的作用
作為幼兒園教師,在課堂上僅僅是引導作用,孩子們才是課堂教育的主體。但是在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里,雖然老師是趣味建構游戲的引導者而并非主體,但引導者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需要教師把握節(jié)奏,完成教學目標。所以,教師游戲中應該發(fā)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且必須掌握這個關系中的度。教師在趣味構建游戲中的任務是在恰當?shù)臅r候引導幼兒積極地進行思考,而不能過度的干涉到幼兒的想法,影響孩子們對游戲的建構,所以教師應該保證幼兒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適當發(fā)揮出教師自己的引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在游戲化教學過程自主地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好地鍛煉自身的能力,而教師也可以達到自己的教育目標。
(3)保持游戲的有序性
對于幼兒而言,好動是他們的天性,特別是孩子們游戲過程玩的越是開心就越是肆無忌憚起來,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的天性但是也不能讓他們放肆,不然會給孩子們之后的生活學習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同時也給教師的管理造成難題。所以幼兒園的游戲場面常常是十分混亂的。就算如此,為了完成這個教學的效果教師依然要極盡全力控制住游戲的場面。所以,教師一定需要在幼兒游戲化教學開始前對游戲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有個大致的了解,針對那些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有一個大概的應對方案,以更好地解決游戲過程的一些突發(fā)狀況。
4.結束語
幼兒園教育過程中課程游戲化成為主流趨勢,本文針對淺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發(fā)展進行了淺析,并針對游戲化課程的開展進行討論,游戲化背景的幼兒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健康成長,希望能為未來幼兒園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意見和建議。
參考文獻
[1]史海英.?淺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發(fā)展.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區(qū)翰林幼兒園,2016
[2]吳文秋.?探究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活動組織與實施.徐州市第二實驗幼兒園,2018
[3]陸紅霞.?淺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體育活動組織.江蘇省啟東市,啟東市慕卿幼兒園,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