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琪,高 杉,時 松
(1.杭州市丁信第二幼兒園,浙江杭州 310016;2.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吉林四平 136000)
“老師,您辛苦了”是一句耳熟能詳?shù)母兄x語。雖然教師辛苦是一個日?,F(xiàn)象,但是學術界有關教師辛苦的直接研究寥寥無幾。在知網(wǎng)以“教師”與“辛苦”為關鍵詞進行搜索(2019年12月),僅僅呈現(xiàn)出36條研究結果,主要是專訪、紀實、評論類短文,沒有一篇實證類或者較為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學術研究論文。與教師辛苦比較密切的研究主題是教師減負,減負的全稱是減輕負擔?!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辛苦”的解釋,形容詞指身心勞苦,動詞指客套話[1]1457;“負擔”的解釋,動詞指承當(責任、工作、費用等),名詞指承受的壓力或擔當?shù)呢熑?、費用等[1]407。臺灣《中文大辭典》中:有關辛苦的解釋包含五層含義,困厄勞累之感受、辛味與苦味也、慰問人勞苦之語、窮也、可矜憐者也[2]1781;負擔是指“背曰負肩曰擔,謂所任也”[3]1298。在詞源上辛苦與負擔沒有交集。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huán)境的若干意見》主旨是給教師減負,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則能降低教師的辛苦感。雖然辛苦與負擔唇齒相依,但是辛苦與負擔有著不同的內涵,兩者關系上,負擔體現(xiàn)的是“因”,而辛苦呈現(xiàn)的是“果”。在中國知網(wǎng)上搜索相關論文,有關教師辛苦的研究很少,有關幼兒園教師辛苦的研究屬于空白,即便是有關幼兒教師減負的研究也寥寥無幾。幼兒園教師辛苦不辛苦?因為什么辛苦?辛苦有什么影響?如何降低幼兒園教師辛苦?這是本研究的四個目標。
本研究使用自編問卷“幼兒園教師工作辛苦現(xiàn)狀調查”,前面幾題詢問性別、地域等背景項。第5題詢問幼兒園教師辛苦程度,題干為“我覺得在幼兒園工作辛苦”,選項是4點量表,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再后面6-8題是開放題:什么原因導致您覺得在幼兒園工作辛苦?幼兒園的辛苦工作給您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如果您能改變,您有何建議來改變當前辛苦的工作狀態(tài)?問卷中的5-8題與前面的4個研究目標是一一對應的。第6-8題數(shù)據(jù)資料分析過程使用的工具是NVivo11.0,編碼借鑒了扎根理論中的開放式編碼與主軸編碼技術,資料的編碼過程由2位研究人員同時進行,以避免1人編碼的主觀性。
問卷發(fā)放的時間是2019年11月16至12月2日。主要通過一些幼兒園教師、學前教育高校教師所在的微信群,以轉發(fā)電子問卷的方式進行發(fā)放?;厥沼行柧?71 份。問卷填寫者來源于全國各地,安徽(20.67%)、湖南(9.63%)、吉林(8.41%)、福建(7.36%)、北京(7.18%),廣東、河北、山東、湖北、海南在2%至5%,遼寧、江蘇、重慶、貴州、內蒙古、上海、天津等地在2%以下。男教師31 人(5.43%),女教師540 人(94.57%)。農(nóng)村教師62 人(10.86%),鄉(xiāng)鎮(zhèn)140 人(24.52%),縣城87 人(15.24%),城市282 人(49.39%)。公辦幼兒園400人(70.05%),民辦幼兒園146 人(25.57%),其他性質幼兒園25 人(4.38%)。
幼兒園教師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教師辛苦感普遍較高?!拔矣X得在幼兒園工作辛苦”答案中:非常不符合14人(2.45% ),不符合32人(5.6%),符合279人(48.86%),非常符合246人(43.08%)。符合與非常符合的都認定為在幼兒園工作辛苦,共525 人(91.94%)。
第6 題“什么原因導致您覺得在幼兒園工作辛苦?”,主要是探討幼兒園教師辛苦的原因。開放式編碼提煉出30條影響因素,涉及到幼兒家長工作開展、師幼比、活動材料多等方方面面因素。整體影響因素,可以概括為:一“長”、二“差”、三“大”、四“缺”、五“低”、六“難”、眾“多”。開放式編碼以及具體節(jié)點數(shù)見表1。
按照參考點數(shù)(參考點數(shù)是指開放式編碼過程中從原始資料中提取出的要點來源數(shù)量,參考點數(shù)值越大表示該節(jié)點的重要性越大,背后大致代表的是幼兒園教師人數(shù))排名前10的影響因素分別為:工作量大(154 參考點);家長工作難(115 參考點);師幼比低(100參考點);工作時間長(76參考點);教師工資低(73參考點);材料多(60參考點);活動多(57參考點);檢查多(47參考點);孩子管理難(43參考點);環(huán)創(chuàng)多(36參考點)。具體原始資料摘錄見表2。
表1 幼兒園教師辛苦感影響因素
幼兒園教師辛苦工作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廣泛的,根據(jù)影響的內容可以劃分為時間影響、經(jīng)濟影響、家庭影響、工作影響、身心影響五個板塊,具體展開有19條影響(見表3)。
表2 排名前10位幼兒園教師辛苦感影響因素節(jié)點的原始資料摘錄
按照參考點數(shù)排名前10的影響因素分別為:身心疲憊(104參考點);心情差、不快樂(82參考點);身體健康狀況變差(67參考點);心理壓力大(62參考點);工作積極性差(61參考點);想辭職、轉行(55參考點);無法顧及家庭(54參考點);個人時間被壓縮,影響個人生活(47參考點);減少教學投入、降低教學質量(40參考點);休息時間減少,休息不好(30參考點)。具體原始資料摘錄見表4。辛苦工作產(chǎn)生的最大的負面后果是對身心造成影響,身心影響包含的四個具體后果包攬了前4名。
表3 幼兒園教師辛苦感影響后果
幼兒園教師辛苦的工作所帶來的影響以負面后果為主,19條影響后果中,除去“更加努力工作,提高效率”,其他的后果全是負面的影響?!案优ぷ?,提高效率”只有4個參考點,所占比例很低。個別被調查者認為“更加努力的適應工作節(jié)奏”、“提高業(yè)務能力”。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可能是想通過提高工作能力與效率進而降低工作辛苦感程度。
表4 排名前10位幼兒園教師辛苦感影響后果節(jié)點的原始資料摘錄
幼兒園教師是辛苦工作的切身經(jīng)歷者。針對如何改變當前辛苦工作狀態(tài)問題,讓幼兒園教師自己來提出建議更具有真切性。提出的建議大致可以劃分為外在方面和個人方面兩個維度,外在方面的建議比較多,個人方面的建議比較少。還有個別老師不愿意提建議,理由是無力改變。提出的13條建議,與前面的辛苦影響因素和影響后果基本是對應的。具體的建議與參考點數(shù)見表5。
按照參考點數(shù)排名前10的建議分別為:降低工作量(124參考點);提高工資福利待遇(108參考點);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98參考點);多增加教職工(60參考點);讓教師回歸班級與教學(52參考點);控制班級師幼比(42參考點);提高家長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支持(36參考點);促進自我成長(31參考點);換工作(29參考點);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23參考點)。具體原始資料摘錄見表6。
表5 改變當前辛苦工作狀態(tài)的建議
針對建議部分的編碼主要呈現(xiàn)了參考點數(shù)在10以上的節(jié)點。參考點數(shù)多表明這個建議具有普適性,也是幼兒園教師群體需要解決的問題。幼兒園教師提出的建議很多,還有二十多條參考點比較低的其他建議,比如“年齡大的教師不帶班”、“關注教師心理健康”、“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等,這些建議不是不重要,而且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有重點與主次,所以優(yōu)先解決參考點多的建議,解決普遍性和突出性問題。
表6 排名前10位改變幼兒園教師辛苦工作狀態(tài)的建議節(jié)點原始資料摘錄
幼兒教師辛苦感產(chǎn)生的原因眾多,原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某些原因之間構成一些因果關系。比如眾“多”中太多的材料、檢查、活動、環(huán)創(chuàng)等,會增加教師工作量,而很多教師也提到“經(jīng)常加班,即使下班了也有寫不完的主題梳理、課程故事、微信推送、活動方案”,教師工作量大也導致教師工作時長延長。同時師幼比低、缺專職保育員、缺乏科學化管理等,也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而目前教師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的辛苦狀態(tài)卻伴隨教師工資低、社會地位低的現(xiàn)狀,呈現(xiàn)巨大反差。印證了學前教育圈流傳的感慨“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工資低待遇差造成的付出與收獲失衡又加重了幼兒教師的辛苦感。因此造成幼兒教師辛苦感的各原因之間相互影響,關系密切。
教師辛苦狀態(tài)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很多教師提到工作辛苦讓“工作積極性與熱情度降低”“不想上班”,“每天很累”“沒有精力去研究兒童”,“教學時間減少”“對幼兒的耐心越來越低”,辛苦工作帶來教師身心疲憊、工作積極性差、減少教學投入、降低教學質量等影響,幼兒教師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感。當幼兒教師處于職業(yè)倦怠狀態(tài)時,社會需付出更高昂的成本去彌補[3]。很多教師提到“天天應付檢查,班級孩子顧不上”“陪伴資料的時間比陪伴孩子的時間多”,辛苦工作狀態(tài)也影響師幼互動時間和質量,而師幼互動對幼兒園教育質量有至關重要的影響[4]。“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幼兒園教師辛苦工作對應的應該是保教質量的提升及幼兒的健康成長。但幼兒教師辛苦工作狀態(tài)卻帶來“損人不利己”的影響。已有研究表明職業(yè)倦怠會影響到教師的工作熱情、職業(yè)投入、教學態(tài)度等[5]。因此需要加強關注幼兒教師的辛苦狀態(tài)情況,通過降低幼兒教師的辛苦感來減少上述諸多負面效應。
降低幼兒教師辛苦感要對癥下藥,尤其是要針對導致幼兒教師辛苦的原因去解決這個問題。由于導致幼兒教師辛苦的原因很多,因此解決的對策也需要多管齊下,具體對策可以參考前文的具體指標。在教師提到的降低辛苦感的建議中,外在方面建議最多,其中降低工作量、提高工資待遇水平被提到次數(shù)最多。幼兒教師工資待遇影響學前教育質量提升[6],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生理需要的滿足是基礎。工資待遇水平不滿足會直接導致幼兒教師產(chǎn)生離職傾向[7]。有部分教師在建議中提到辭職、轉行來降低辛苦感,幼兒教師的離職傾向不利于教師隊伍建設,進而影響幼兒教育質量[8]。為了避免出現(xiàn)教師離職、流動狀態(tài),應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水平,保障幼兒教師的基本工資福利待遇,滿足其安身立命的需要[5]。降低廣大幼兒園教師的辛苦感,需要社會、政府、幼兒園的大力支持。當前幼兒園教師的辛苦工作狀態(tài)不值得歌頌和感恩,而且這種“病態(tài)”的工作狀態(tài)亟需轉變。完全消除幼兒園教師的辛苦感不現(xiàn)實,但是可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辛苦工作,從而降低教師的辛苦感,將辛苦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解決的對策可以參考前文表5的13條建議,尤其是著重從外在方面的10條建議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