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笑
(吉林省結核病院,吉林 長春 130500)
作為呼吸科常見疾病的一種,肺結核病癥治療周期較長,患者在生活、心理等方面普遍存在壓力,容易出現(xiàn)負性情緒爆發(fā)的情況,嚴重影響康復的實際效果。本院針對肺結核患者推廣使用了綜合護理干預技術,該技術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負性情緒,提升治療依從性,目前來看效果顯著,現(xiàn)就相關情況分析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了院內(nèi)肺結核患者共計18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性4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齡為49.32±7.88,對照組患者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6例,平均年齡為51.21±7.91,分別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在研究中對患者實施區(qū)分護理,觀察組行如下內(nèi)容的綜合護理:
(1)心理干預
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主要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護患交流為主。通過微笑服務的方式來降低患者的抵觸心理,同時也需要與患者進行溝通,提升患者的信賴程度,更好的開展下一步的宣教工作。心理干預的基礎是充分了解病情,在患者入院后進行積極的溝通,了解患者生病的歷史,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診療方案,確保心理干預的效果。該類型的病癥患者普遍存在病程長、治療難度大的特征,患病后往往存在嚴重的心理負擔與壓力,表現(xiàn)焦躁,同時患者的抑郁情緒得不到釋放,容易阻礙治療的進程。
(2)健康宣教
實施健康宣教,需要通過肺結核病癥知識的宣講來引起患者的重視,也可以通過對患者家屬進行宣教的方式來提升患者的認識水平,消除錯誤觀念引發(fā)的恐懼心理,提升宣教的整體效果。對患者實施科學健康宣教,包括心理方面的知識引導以及生理方面的引導,同時進一步介紹肺結核病癥的相關知識,引導患者熟悉病情特征與治療的流程,強化飲食調(diào)整效果,對患者進行安慰。
(3)藥物干預
對患者實施藥物干預,主要在于引導患者正確使用各種藥物,并通過監(jiān)督的方式來避免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即使出現(xiàn)問題也可以通過應急處理的方式來將負面影響控制到最低。實施科學藥物干預,主要包括全程服藥觀察與引導,定期進行肝功能的復查,并做好呼吸道感染管理,強化營養(yǎng),提升休息的效果。
(4)飲食護理
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以患者的身體、康復進度作為判斷標準,指定營養(yǎng)均衡的飲食方案,這樣不但可以幫助患者認識到飲食的科學價值,同樣也有助于其更好的遵從醫(yī)囑的要求。對于患者提供全面可靠的營養(yǎng)支持,避免出現(xiàn)辛辣食物與油膩食物攝入較多的情況,與此同時,還需要進一步避免煙酒的侵襲,確保獲得充足的休息。
(5)睡眠護理
實施睡眠護理,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研究的結果,良好的睡眠也是促進患者康復的必要手段??梢酝ㄟ^指導患者認識到睡眠的關鍵作用,指導其正確的睡眠姿勢與入睡習慣,從而獲得良好的睡眠體驗。
在完成護理后,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價,其中設置總分為10分,患者睡眠質量越差,患者的得分越高。對兩組患者康復效果進行評分,分別包括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心理狀況改善情況以及客觀滿意情況綜合對比,總分設置為10分,得分越高康復效果越好。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選擇焦慮抑郁測量表進行評測,得分較高的患者心理負擔重,負性情緒集中。
采用SPSS 18.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工作,過程中計量材料采取t進行檢驗,以P<0.05視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睡眠質量、康復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組具有優(yōu)勢(P<0.05)。
表1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與康復效果(±s)
表1 兩組患者睡眠質量與康復效果(±s)
組別 n 睡眠質量評分 康復效果評分對照組 160 6.23±0.88 6.42±0.89觀察組 160 4.72±0.48 8.72±1.02 P<0.05 <0.05
對負性情緒進行對比,干預前差異不大,干預后明顯(P<0.05)。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s)
組別 n 干預前SAS 干預后SAS 干預前SDS 干預后SDS對照組 90 70.32±8.12 44.82±6.72 72.31±6.11 43.23±6.18觀察組 90 70.88±6.13 27.32±5.78 71.88±5.87 29.32±5.41 P>0.05 <0.05 >0.05 <0.05
作為臨床常見的慢性病,肺結核的治療難度高,患者風險大,所以患者的負性情緒較為集中,難以進行疏導。大多數(shù)患者都會經(jīng)歷漫長的治療周期且經(jīng)常性復發(fā),給患者帶來經(jīng)濟與心理的雙重壓力。針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通過生理、心理、社會以及家庭等多個方面給予護理支持,不但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消除負性情緒的影響,也可以提升生活的整體品質。
針對肺結核這種病情復雜、復發(fā)率高以及病程較長的病癥,如何實施長期防治與科學預防才是治療的重點。所以,相比于治療而言,科學護理也是降低病情反復,提升治愈率的重要途徑。一般來說,肺結核病癥可以劃分為繼發(fā)性、原發(fā)性兩種模式,不同的類型分別具有并發(fā)癥以及繼發(fā)性特征。老年肺結核臨床護理過程中,采取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顯然不適應于患者的實際需求,容易出現(xiàn)護理模式單一,內(nèi)容針對性不足的情況,在全面性、穩(wěn)定性以及系統(tǒng)性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護理過程中容易忽視患者的精神健康,同樣也容易忽視患者的心理健康?;颊邔嵤┲委熥o理時則可能會出現(xiàn)負面情緒積累的問題,護理的最終效果難以得到保障。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可以顯著改善護理的整體效果,無論是從心理還是生理兩個層次,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結合分析評估的情況來開展各項工作,能夠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與針對性,使得患者能夠得到各方面的科學引導與評價,豐富健康教育與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康復水平,滿足高風險因素的控制要求,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了護理的整體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對比了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臨床護理后的負性情緒差異,觀察組整體評分較低,說明患者負性情緒不明顯(P<0.05),對比患者的睡眠質量以及治愈情況,觀察組均具有優(yōu)勢(P<0.05),證明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明顯,護理效果突出,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