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摘要:作文是小學高階段的教學難點是由于我們的環(huán)境和學生作文現狀造成的。所以要想提高中高段學生作文能力,必須先了解學生的作文現狀。分析完現狀,查找了原因,根據問卷和談話發(fā)現其原因主要有兩點。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進行了相關的策略調整和實踐。
關鍵詞:作文現狀 ; 策略;引導觀察;傳授觀察方法;參與活動;積累素材;鼓勵閱讀;教材;生活結合 ; 批改與反饋 ; 閱讀與分享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2-0110-01
Abstract:composition is the high stag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difficulties are caused by our environmen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composi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we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writing.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looking up the reasons, we found two main reasons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and convers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relevant strategy adjustment and practice are carried out.
Key words:current composition; strategy; guided observation; teaching observation methods; participating in activities; accumulating materials; encouraging reading; textbooks; life integration; correction and feedback; reading and sharing
語文!語,乃言也《廣雅》;文,遣造的詞句叫做“文”《孟子萬章上》。由此可知,我們語文學科就是要教會孩子們會說話和會遣詞造句,但又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說話和造句,要言之成理,要合理布局,要有才華形成篇章——作文。作文不僅是小學中高階段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重點,更是教學難點。
1? 分析現狀
作文是小學中高階段的教學難點是由于我們的環(huán)境和學生作文現狀造成的。所以要想提高中高段學生作文能力,必須先了解學生的作文現狀。
而我校的學生習作現狀更是叫老師著急:我們的學生中對作文感興趣的只有31.8%,覺得作文很難的有37.6%,寫作文時覺得沒東西可寫的21.8%的,覺得無話可說有16.2%,寫作文時覺得缺少好詞好句的學生占25.9%。
分析完現狀我們就要查找原因,根據問卷和談話我們發(fā)現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雖然我們地處大西北的邊陲團場,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家家戶戶都有聯(lián)網的手機、有線電視,還有一部分家庭由于心疼孩子給買了平板電腦;加上團場小城鎮(zhèn)建設速度突飛猛進,80%的家庭都住了樓房,即使住平房的也沒有家禽家畜的農村生活。導致這里的孩子一方面失去了農村孩子的田園樂趣和農村生活的沃土,另一方面又和城里孩子一樣被手機、電視、平板所吸引,成了真正的“盲留”(盲目跟從的留守)兒童。
第二點:孩子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即使讀書也沒有達到有效讀書的程度。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養(yǎng)成摘記、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寫日記的人寥寥無幾,寫日記也不追求質量。
了解了現狀并分析了導致目前狀況的原因之后,我們就要弄清楚我們訓練的方向。
2? 訓練策略
2.1充分利用好教材中題材和生活中的素材相結合。把教材中實踐性強的題材充分利用好的同時,抓住生活中的一些活動。比如:第六單元中《父與子》的漫畫欣賞,我就是利用孩子們愛想象的特點,讓他們續(xù)畫、續(xù)說進行片段訓練。課件中展示了一幅兒子在看書沒吃飯,媽媽請爸爸去叫兒子吃飯,但是很久了依然是媽媽一個人在餐桌旁,我就讓孩子們繼續(xù)去想象爸爸和兒子在干什么?想好了給你的學友說說,再畫一畫,其中有一個孩子(阿布都薩拉姆)畫了媽媽一個人愁眉苦臉地在等,門外父親和兒子并排趴在地上一起看書,非常的溫馨!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比如:我們本學期的運動會、陽光體育活動、新校園的建校勞動、升旗儀式等等,孩子們親身參與的活動,感受會真切一些。而且每次寫的時候給他們幾個選題,自由發(fā)揮。在這次選寫作文的訓練時,我著力培養(yǎng)孩子們的用細節(jié)描寫來描寫人物,要求抓住自己想寫的人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去表現他的心境、品格等等。我相信,只有孩子們真正體驗了才會有真情實感,因為席勒說過——兒童游戲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2.2重視作文的批改和反饋。人人需日日改過,一旦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過矣——陶覺,我認為學生作文也應日日改,篇篇改。因此,本學期重點訓練了改作文。作文寫好后先自己改,然后找學友改(互改),最后教師再改,找出合適的再集體改。并且讓孩子們寫改后感,把別人的優(yōu)點找到,還要把別人的不足指出,并提出修改方案,和自己的作文比有沒有可學之處或自己的作文過人之處,其實這也是在培養(yǎng)孩子們正確的評價觀。在這樣的訓練之后,孩子們知道每一個人的作文都有優(yōu)點,也會有不足,再改別人的作文時要學習別人可取的優(yōu)點,用別人的優(yōu)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例如譚志濤同學的改后感:
改劉孟吉同學作文后感
今天,我改了劉孟吉的作文。我覺得他的作文優(yōu)點是很會引用名句,用的好詞好句的地方也比較恰當。但是,自己不夠端正,有些地方看不懂,一篇中能找出十幾個錯別字,以及看不懂的字。
我建議他把字寫端正,寫完后自己多讀幾遍,把不通順的句子改一改,要寫真人真事,可以想象,但是想象要合理,不能太虛假。
相比較起來我的優(yōu)點是,圍繞一個主題寫,但不能恰當地使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也不善引用名言警句。
2.3閱讀,提升學生習作能力的靈魂之舉。唐代大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梢婇喿x對于寫作而言多么的重要。因此,利用好假期和周末,給孩子們開列書單,讓他們自主選擇閱讀,并根據孩子們的習作水平不同分別選做摘記或讀后感的作業(yè),量力而行,心里沒負擔。另外,“每日一文”也是我們的必修課——每節(jié)語文課前五分鐘看一篇帶有優(yōu)秀教師評語的優(yōu)秀作文,并做100字的摘記或感,也是自選。我希望能夠用這種細雨般的滋潤,待到來日我的孩子們能達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钡牡夭?。
2.4敢于快樂分享也很重要。分享是奉獻的果實,分享是快樂的前提。我會讓孩子們把自己摘記、讀后感分享給學友,也學會傾聽和享受別人習作給你帶來的快樂,我喜歡看著我的孩子們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學伴聽,因為他們羞澀而又充滿期待的目光中閃著勇敢的光亮。我更喜歡看他們,給別人提出真樣那樣問題的興奮,這樣的分享過程即使是沒有文章的提高,就其本身已經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了!因為,他們更愛表達了!因為,他們用心交流了!
我根據調查獲得的學生習作現狀,也以我們的實際環(huán)境分析了目前狀況的成因。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各學段的學生年齡、性格、學情等特點做出了相對應的策略。但是,明朝朱舜水說:“學者用功,須是漸進而不已,日計不足,歲計則有余,若一曝十寒,進銳退速,皆非學也?!币虼擞柧殧翟滦Ч隙ú幻黠@,要的是日積月累的精進,方可取得理想的成效。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
[2]王穎:碩士論文《農村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現狀調查及策略研究》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