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翮
火神山醫(yī)院施工現(xiàn)場帶傷工作的袁天雄
2020年的春節(jié),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始料未及的春節(jié),新冠肺炎的疫情發(fā)生,讓武漢人身處寂靜之中,深陷輿論的風口浪尖,在緘默中等待風波的平息,在歸家的途中徘徊輾轉。可是,這時的武漢并不孤獨,因為有無數(shù)中國人,為這座城市搖旗吶喊,還因為有萬千“逆行者”挺身而出,同武漢人一起在抗擊疫情一線并肩戰(zhàn)斗。今天的主角,是火神山醫(yī)院建設工地的一位廠長,他每天吊著骨折的手臂、指揮著網(wǎng)紅攪拌車,被千萬網(wǎng)友“云監(jiān)工”,參與并見證著這座救命醫(yī)院的從無到有。
54歲的袁天雄,在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的一家工廠任廠長,他的2020年以意外開篇。2020年1月2日,袁天雄端著臉盆去洗手間洗漱時,被地上的水漬滑倒,導致了右手前臂摔傷骨折,送往醫(yī)院治療時,醫(yī)生建議手術,但他選擇了保守治療。春節(jié)快到了,工地還有很多事情要等著他收尾,這個時候選擇手術治療他覺得太耽誤工作。骨折后不久,袁天雄又得到一個更意外的消息,表姐去世了?!氨斫愕昧诵鹿诜窝?,由于病情發(fā)展的很快,送往醫(yī)院治療幾天后人就沒了?!边@兩件事,給袁天雄的新年籠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臨近年關,袁天雄也在關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展。在他的計劃里,等春節(jié)前情況有所好轉后,他就回家過年。袁天雄兄弟姊妹六人,他排老三,熟人稱他“袁老三”。父親今年90歲了,按往年的規(guī)矩,家里大小30多口人,都要到父親家團聚,這是一年中的大事。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的消息傳出后,袁天雄才意識到,情況可能比他想得糟糕,連父親都給他一連打了兩個電話,態(tài)度堅決,不容商量,概括成幾個字就是:“不要回來”。于是,袁天雄決定和妻子留守在武漢的家里,好好養(yǎng)傷,不再出門。1月23日,武漢封城當天上午,袁天雄接到一個電話,是泵站另一位廠長戴銀剛打來的,戴廠長告訴袁天雄,上級部門要安排他們去支援火神山項目建設了。
袁天雄目睹了火神山醫(yī)院從無到有的全部過程
火神山是什么?袁天雄一頭霧水。戴銀剛告訴他,是一所專治新冠肺炎的醫(yī)院。袁天雄想起了自己的表姐,他在電話里跟戴銀剛說:“那就一起去吧,我也盡一份力?!背鲩T前,妻子嫌他右手的白色繃帶太扎眼,給他換了一條圍巾?!斑@條圍巾很多年沒用了,沒想到還派上了用場?!?月23日晚上,袁天雄開始盤點泵站的庫存,按上級分配的首批任務,他要供應3000方混凝土,漿砂需求量近2000噸,任務艱巨。袁天雄清點完物資后,接著召集在漢的工人。春節(jié)前,工人都放假了,他能調集的人手只有7個人,1個調度、2個質檢、1個操作工、1個機修工、1個電工和1個廚師。他想起領導常說的一句話:有條件上,沒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過去袁天雄以為,這只是一句豪言壯語,現(xiàn)在,他算是明白了“沒條件也要上”的真正含義。
2020 年1 月23 日,武漢封城當天上午,袁天雄接到電話,上級部門要安排他們去支援火神山項目建設
1月24日,除夕,下午2點,袁天雄帶領7人小隊開始將漿砂轉運至火神山工地,這一忙,就到了大年初一凌晨。7人小隊在袁天雄的調度下,順利完成了近2000噸漿砂運送任務。忙完之后,廚師為工人們做了三菜一湯,有煮青菜、臘肉炒腐竹、炒蘑菇和雞蛋紫菜湯。袁天雄之所以對此印象深刻,是因為之后幾天,他就再沒見過這樣豐盛的飯菜。
袁天雄的兒子在國外工作。1月29日中午,袁天雄剛從火神山工地回到泵站,扒了口冷飯,兒子的越洋視頻就來了,他叮囑父親 “現(xiàn)在武漢的疫情比較嚴重,要注意養(yǎng)傷,出門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痹煨圩焐洗饝?,心里卻在苦笑,和他在一起的,有近700個管理人員、4000多工人、各類大型機械設備運輸車輛近1000臺,24小時輪班作業(yè)。這可能是武漢人最多、最鬧熱、最危險的地方了。袁天雄說,雖然曾參加過武漢、天津多個重大工程項目,但這樣的大場面,如此短的工期,以前沒見過,甚至也沒想象過。
俯瞰火神山建設現(xiàn)場
袁天雄戴好口罩,準備前往火神山施工工地
由于火神山項目的特殊性,工地需要早強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凝結硬化的速度,以加快工程進度,平時十來小時的活,現(xiàn)在四五個小時就要完成。凌晨4點,他的電話還響個不停。袁天雄一邊接電話,一邊打電話,他擔心水泥攪拌車司機送料途中,熬不住疲勞,在路上打盹出事。對這種疲倦,袁天雄有體會深刻,經(jīng)歷了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后,人一坐下來,歇口氣,就可能會睡過去。這種狀態(tài)還將持續(xù),“我們現(xiàn)在承擔著1.2萬方混凝土的任務”。要完成這個任務,他們需要繼續(xù)工作兩天兩夜。“我希望我們能快一點,再快一點,把醫(yī)院早點建起來?!痹煨壅f。
2020 年1 月2 日,袁天雄不慎傷了右手,活動受限,現(xiàn)在又是特殊時期,妻子無法照顧,他吃飯時只能忍著疼痛,慢慢將食物送入口中
凌晨4 點袁天雄在火神山工地不停地忙碌著
“叉醬”“藍忘機”“嘔泥醬”“送高宗”……隨著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yī)院開啟直播模式,這些工程機械,被網(wǎng)友冠以各種昵稱,一時走紅。袁天雄并不知道,他的水泥攪拌車“嘔泥醬”,在網(wǎng)上有無數(shù)粉絲。以宏大的建設現(xiàn)場為背景,鏡頭拉遠,施工者如同忙碌的工蟻,遠不如機器顯眼,更沒人知道袁天雄這一幫工人的存在。歷經(jīng)9天,在7000余名建設者晝夜奮戰(zhàn)下,武漢火神山醫(yī)院2020年2月2日正式落成。這個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yī)院,于2月3日正式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是一場眾志成城的馳援,是一個個“逆行者”與疫情競速,再次創(chuàng)造了令國內外驚嘆的中國速度。這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背后,是數(shù)千名建設者的辛勞和汗水,和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