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澤川
王鼎是清朝道光年間的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他為官清正,剛直不阿,憂國憂民,因而深受百姓的愛戴,就連道光皇帝對他也十分尊重。
當西方列強向中國進行罪惡的鴉片貿易時,王鼎力排眾議,在清廷禁煙派與弛禁派八比二十一的情況下,乘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母喪離朝之際,勸說道光皇帝發(fā)出嚴禁鴉片的圣旨,因此才有了林則徐南下,才有了“虎門銷煙”……
英國侵略者在廣州、福州等地受到打擊后,氣急敗壞,又沿海北上,直抵天津。加之弛禁派對禁煙百般阻撓破壞,昏庸的道光皇帝便將觸怒洋人的罪名強加在林則徐頭上,他竟在懲辦林則徐之后,派琦善南下廣州。琦善一到廣州,便與英國侵略者勾勾搭搭,一反林則徐的所為,他還解散水勇,自毀長城,縱容默許割讓香港。
王鼎以軍機大臣主管刑部事務的身份審判了賣國賊琦善,并定以處斬(監(jiān)侯秋后處決)。王鼎同時為林則徐鳴冤叫屈,當時黃河在河南開封決口,王鼎赴開封堵決,并請求委派林則徐協(xié)助治理。就在王鼎離朝之后,道光皇帝對琦善加恩發(fā)往浙江,因琦善不得人心,后被發(fā)落從軍。第二年的二月,治黃有功的林則徐非但沒有受到獎勵,而是被貶從軍伊犁。
王鼎面對黑白不分,是非混淆,奸賊當?shù)?,忠臣受冤的情勢,日夜兼程回到北京。他堅決反對簽訂賣國條約,在朝堂之上痛罵穆彰阿誤國,而妥協(xié)求和主意已定的道光皇帝卻以王鼎醉酒為由,讓人將他送下朝堂。不得已,王鼎老淚縱橫與林則徐話別。
王鼎向道光皇帝苦諫、哭諫失敗后,于道光二十二年四月晦日(1842年6月8日)深夜自盡,以血醒君。他在遺折中大聲疾呼:“條約不可輕許,惡例不可輕開,穆不可任,林不可棄也!”林則徐在戍途中聞訊為之灑淚,賦詩悼念:“傷心知己千行淚,灑向平沙大漠風?!?/p>
就在王鼎死后81天,清政府即與英國簽訂了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給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