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斌
摘要: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長學會尊重與理解孩子,好好說每一句話,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圍與溝通氛圍,做孩子的榜樣,給孩子空間。
關(guān)鍵詞:家庭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學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點也是基點。雖然很多父母也都明白,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也都很重視家庭教育,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卻總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么如何來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
一、學會尊重與理解
尊重是理解的前奏,家長只有學會怎么去尊重孩子,才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去嘗試理解孩子;同時只有尊重和理解孩子,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所以尊重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溝通心靈的橋梁。
無論在何時,理解他人都是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作為家庭教育的主導者,家長不能以成人的思維去衡量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我們得換位思考孩子各種行為表現(xiàn)的原因,試著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進而為后期的家庭教育奠定基礎(chǔ)。我們經(jīng)??吹絻煞N情況,一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味地指責、說教,孩子會不耐煩,不愿與家長溝通,甚至會發(fā)生沖突演變?yōu)楸┝逃?另一種情況則是,一味地寵愛,這也不是尊重,而是一種放縱,使家庭教育走向與初衷相逆的方向。只有尊重孩子,深入地去理解孩子,感受孩子的內(nèi)心,站在孩子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孩子,才是真正地將自己的愛付之于行動,而不是以愛的名義去約束、說教、甚至批評、責罰或過分溺愛。正如泰戈爾所說:愛是理解的別名。筆者經(jīng)常在教育女兒時,先觀察女兒的狀態(tài),然后在與女兒看電視或做布偶的過程中,以一種不經(jīng)意的方式提出孩子的問題,商量解決的方法,共同思考問題的原因,討論如果這個問題不改正會怎么樣,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討論如何解決,讓孩子感到一種朋友般的尊重,不僅能夠解決問題,而且能夠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成為孩子的“朋友”。
二、建立良好的溝通
良好的溝通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溝
通呢?
家長得學會“好好說每一句話”。語言是人與人之間傳達信息的橋梁,只有好好說每一句話,才能構(gòu)建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孩子才能感到家庭的愛與幸福,在這和諧的家庭氛圍下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guān)心、關(guān)懷,你的真誠,才能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圍。同時也會為今后與孩子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基礎(chǔ)。長此以往,孩子才愿意將心里話說給你,而你也才能了解孩子,進而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使教育有針對性。
“好好說每一句話”的初衷是什么呢?就是為建立良好的家庭溝通氛圍。那么如何做到“好好說每一句話”呢?首先,家長要做到的就是控制情緒。不論什么時候家長都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情緒、生活情緒帶到家庭中來。進門前,你就要想,我的辛苦、努力、委屈,都是為了家庭的幸福。然后調(diào)整好情緒,以燦爛的笑容回到家里,這樣一個陽光的家長形象會感染這個家庭,影響孩子,使其陽光、向上;同時,家庭成員的溝通也會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其次,學會對孩子說謝謝。孩子需要的是肯定,當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你要及時予以肯定;為你端上一杯水時,家長要會說謝謝。你的一句肯定、謝謝,會讓孩子深深記住,同時感受到父母對他的認可與尊重。一方面,孩子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孩子也會樂意與家長交流。再次,注重交流方式。家庭中,溝通不是命令,不是安排,是相互商量、探討的過程,這就要求家長學會平等地交流,學會幽默,讓孩子感覺他與家長不是對立的,是平等的、是朋友關(guān)系。
有些孩子不愿意與家長交流,那么我們就要分析原因了,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與你交流?其實孩子都想與家長交流,只不過是不好意思或內(nèi)心逆反家長。究其原因無非是家長沒有做好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或家庭教育中對孩子有過多的傷害(包括指責、批評方式不當、肢體語言與神態(tài)語言的刺激、經(jīng)常嘮叨等),那么這時我們就要反省自我,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自己與孩子以及家庭成員的交流方式,學會尊重理解,好好說每一句話,建立良好的家庭溝通氛圍。再通過與孩子關(guān)系較好的朋友或親戚,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受你的改變,讓孩子明白家長教育的初衷。慢慢回想你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促進家庭教育的良好循環(huán)。
三、做比說更好
家長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及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可以這樣說:幾乎每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個高素質(zhì)的家長。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孩子在家長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因為人在一個環(huán)境中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有意無意地去模仿、學習他人,這也就是我們說的:近朱者赤。宋慶齡曾說過一句話,“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jié)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彼约议L就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一定要為孩子做出榜樣。正如一句話說得: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例如:我們出門時要注意道別或給家人一個加油的動作;家人回來時熱情地問一句:今天怎么樣?在家和孩子一起學習;做事、放東西一定要井井有條;雙休日家庭總動員大掃除;經(jīng)??赐依锏拈L輩等。長此以往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也會學習他們的習慣,變得體貼別人,好的素養(yǎng)逐漸養(yǎng)成。
同時,也要注意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平和與平等,感覺在家里也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孩子才能在家庭中感受到自由、輕松,而不是感到畏懼、束縛、壓抑,進而才不會限制他們的自我成長。這樣孩子在成長中不斷嘗試才會長大。不要怕孩子犯錯,犯錯才說明孩子在自我成長,我們只需要去修剪掉多余的枝葉就可以了,否則孩子就只能是溫室中的花朵,成為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他承載著父母滿滿的期望。人人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前提就是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孩子才能在學習、生活中健康成長,這樣我們才不會讓孩子在家庭、社會、學校,三大教育塊中的家庭教育這一塊失去先機。
參考文獻
[1]李海云劉文藝我國家庭教育指導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8,(31):34-38.
[2]茍麗萍.淺談中小學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2016,(01):158.
[3]李靜,宋佳.家庭兒童虐待中的權(quán)利沖突及其法律控制[J].廣西社會科學,
2015,(12).
[4]朱晨晨.基于協(xié)同治理的視角:家庭教育指導模式構(gòu)建之現(xiàn)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1):7-9.
[5]劉征峰.親子權(quán)利沖突中的利益平衡原則——以歐洲人權(quán)法院判例為中心[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