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芳
摘要:審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要求內容,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之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部分,為了迎合審美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必須竭盡全力地尋找積極有效的教學戰(zhàn)略,為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教育;有效性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關鍵性基礎課程,以其獨具文化色彩的語言講解形式,一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的情感、性格和文化底蘊的形成,另一方面對提高學生思考問題、感悟世界均有著重要意義,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學生的審美判斷。但就目前情況來說,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存在較大問題,學生不但無法感受到語文之趣,而且開展審美教育的路途更是問題重重。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現(xiàn)狀
1.小學語文教材中蘊藏的各種美。
綜觀目前廣泛應用于教學的新課標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其所選定的300多篇閱讀篇目,主要是根據小學生心理成長歷程、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的綜合所編,符合教育的規(guī)律,也緊跟時代腳步,為學生充分展示了各式各樣的美?!稏|方明珠》和《老人與?!吠癸@了自然之美;《埃及的金字塔》展現(xiàn)了智慧之美;《桂花雨》和《海倫·凱勒》彰顯了情感之美。
2.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是不連續(xù)、斷層的,大多數教師仍舊沿襲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立于督導者的地位、面朝應試教育方向進行教學,忽視了學生動機、興趣以及個性的發(fā)展,不注重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更加忽略了審美教育的施行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開展審美教育的方法
審美教育的有效開展,必須是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同步而行的,將良好的審美體驗貫穿于知識的學習之中,便于學生與閱讀素材能夠有效交流,從而在閱讀的歷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審美教育的開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1.激起審美欲望,樂中求美。
優(yōu)美的閱讀素材本身就帶有一種特殊的美感,給人以心靈上的觸動與情感上的陶冶,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素材自身的優(yōu)勢,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將這種天然的美感發(fā)揮到極致,從而激起學生心中最原始的閱讀欲望。首先,教師需要提前閱讀教學篇目,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風格;其次,教師在把握文章整體風格的基礎上,需要將文章所體現(xiàn)的美進行總結規(guī)整,巧妙用語言指出其中滲透的虛幻美;最后,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游戲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探索文本素材的別樣美,于樂中求美。
2.感受閱讀情境,思中求美。
一般來說,每一篇文章均會營造出不同的情境,或虛或實,卻已足夠表達作者的感情,但是這種感情模糊不清、虛無縹緲,需要讀者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合理想象去尋求文章之美。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而且思想天馬行空、想象力極為豐富,教師正好可以抓住學生這一性格特點,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孩子的想象力,開發(fā)學生每一處天馬行空的思想熱點,鼓動他們利用現(xiàn)有的情感經歷和知識水平去探求文章作者的感情,在文本載體中與作者形成異時空交流,于思中求美。
3.體會真情實感,閱中求美。
小學語文的閱讀篇目選材特點,不同類型篇目自然展現(xiàn)出不同類型之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凸顯“情”,用“情”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看,采用閱讀、朗讀、通讀以及誦讀等多種閱讀形式,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器官去體會文章中的真情實感,繼而產生一種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感覺,在閱讀的過程中達到與作者相通的感覺,于閱中求美。
4.鼓勵開口表達,說中求美。
為什么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呢?無非就是一個目的,即創(chuàng)造美。既然學生已經通過閱讀、感悟以及欣賞的過程領略到了文章的美,肯定對于文章之美有了一定的自我感受,而這種自我感受必然埋藏在心底,這時就需要教師熱切地鼓勵學生善于表達美的感受,將個人快樂傳遞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于說中求美。
總之,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課本閱讀素材為文本載體,選定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多管齊下滲透審美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語文課程的文化美,進而提高自我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