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 Vuitton品牌圖攝影:Norbert Schoerner模特:Takuma Amakasu@ Donna Models/Maximillian B@ Tomorrow Is AnotherDay / Gustav Lindh@ Firman
Louis Vuitton品牌圖攝影:Norbert Schoerner模特:Takuma Amakasu@ Donna Models/Maximillian B@ Tomorrow Is AnotherDay / Gustav Lindh@ Firman
聯名合作持續(xù)走高,有增無減。品牌間打破各種“次壁元”的界限,或相互借鑒、或設計、功能間互補,繼而推出一系列讓我們“WOW”聲連連的產品。但如今我們早已對此產生抗體時,怎樣才能打破我們的免疫力系統,重新調動起興趣和購買欲?對于品牌而言,誰才是最適合彼此的合作伙伴?
這不僅是在考驗消費者對品牌本身的忠誠度,也在考驗合作雙方是否真的有了解彼此涉及的符號意義和文化DNA,以此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產品,讓品牌和風格得以最大化的延伸。
而對于越來越精明的消費者而言,產品本身是否有創(chuàng)意才是能讓我們心甘情愿去買單的關鍵。不定期在數字社交媒體中投放一兩顆“重磅來襲”。脫穎而出,不僅推動了產品的發(fā)展,也不可否認地拉動了消費。但對待“消費”無需避而不談。
消費產生新的可能性讓我們能擁有新的方式和嘗試的機會去改變自己的形象。通過聯名產品的不斷誕生,我們以此獲得購買新服裝的機會。在增加對時裝和時尚認知的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了購買新理想形象的可能性。就像Louis Vuitton聯手Nigo推出的LV2合作系列。這次的服裝靈感取自上世紀60年代英國倫敦Mods一族,再用現代剪裁手法重塑當時的“Teddy Boy”形象,讓我們有機會在60年后的今天用符合年輕審美的方式體驗當時的紳士形象。
而這種可能性無論對消費者還是聯名品牌雙方都是一次重新的認知自己、認知對方,探索不曾發(fā)現的多面性。人本身就具有多面性,在提倡“做自己”的時代,自然無需急于否認喜愛探索挖掘新形象的可能。就像我們日常穿衣造型會用不同單品進行混搭,看看你今天的穿著選擇了哪些單品?是工裝夾克、戶外Parka,里面層疊了幾層內搭?又搭配了怎樣的一條長褲?是否還有其他的配飾。無論今天選擇的搭配方式是否帶有個人主觀意識,在不經意間都混合了多重含義。
而聯名產品本身在某種程度上講無外乎也是混合了雙方品牌的隱喻來表達聯名產品的獨特主體性,這種模糊的外表下往往蘊藏最豐富的意義。為什么喜歡Stussy?又為何迷戀Dior?是沖浪運動、滑板、涂鴉墻藝術的自由主義與背后的“堅持自我與突破陳規(guī)”,也是巴黎高定時裝的藝術美感帶給人對極致美感的夢幻想象吧。當他們相遇、融合,交織后產生的含義絕不是簡單兩種概念和形象上的“1+1”,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風格創(chuàng)想。
這個時代下男性的理想形象已然不再單一,隨著時代列車的急匆飛馳,高級時裝品牌也隨之換下古板的從容悠閑紳士形象,搖身一變,換成了一位充滿勇氣、野心勃勃,在形象上多面且年輕化的形象。沒錯,年輕化,這是聯名品牌其中一方需要具備的身份特質。
年輕可以代表許多:更多的可能性、更低的價格。孤掌難鳴,單一的一方無論怎樣轉變終有觸及不到的地方,這個地方是遠方、是想象、是美。就像美學家朱光潛對這種帶有反差感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時說道“,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東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東方,都覺得面前的景物件件都值得玩味。在本地人看來司空見慣,甚至不以為然的事情,在外人看來,卻有種美的意味。”就像在亞洲的年輕人都熟知的街頭爆款運動鞋MEXICO66S在遠方的意大利浪漫主義代表Valentino看來卻是難得的別致東方運動美。
自然對聯名品牌彼此之間而言都是“外人”。聯名不能找同類,但又要有牽絆;這種牽絆即是雙方在細節(jié)和工藝上所達成的共同理念,只有這樣聯名才能產生最和諧的共鳴和反差美。雖然一方是來自日本的運動品牌,另一邊則是“高冷”的意式美人。但雙方在細節(jié)和工藝上擁有共同的理念,如此一來Onitsuka Tiger×Valentino Garavani的合作才真的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