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炯
摘要:機械基礎課程作為中職專業(yè)課程之一,本身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其基礎內(nèi)容在于平面連桿機構教學,而這項教學內(nèi)容通常會涉及較為繁雜的知識點,存在許多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但是因為這項教學內(nèi)容與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通常被視為教學重點。
關鍵詞:中職;機械基礎課程;平面連桿機構;教法分析
在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yè)當中,《機械基礎》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而教學難點一直在與品呢構面連桿結構,其通常具有繁雜的內(nèi)容和較大的知識難度,由此不利于機械操作技能培養(yǎng)?,F(xiàn)階段,傳統(tǒng)的理論講解和示范教學并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吸引力,對于平面連桿結構的理解中職生尚停留在形式層面,不能靈活的在實踐中應用,為保證這門課程的整體效果,就需要重視教學方法的科學調(diào)整[1]。
1重視知識基礎,指導學生理解記憶
對于學生而言,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不能深入的理解與掌握平面連桿機構知識,如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等,而開展機械操作實踐的前提在于對理論知識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理解和掌握知識時,許多學生會靠死記硬背的方式,會導致學習難度增加,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且不利于學生靈活的操作機械。為此,教師在講解知識時需重視理論知識的規(guī)劃,對于講解模塊的設計需要嚴格根據(jù)邏輯關系與難度層次,然后指導學生深刻的理解記憶方法。如在記憶導桿機構的類型名稱時,對于不同導桿機構類型的應用,教師可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結合起來,從應用中重視概念的提煉,如此可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與記憶[2]。
2增強教學趣味性,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
按照積極心理學理論,為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重感官靈活性、促進思維空間的拓展、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知識技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情緒與心態(tài)至關重要;反之,情緒低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顯得比較被動、消極,在知識探索中缺乏主動性,從而不利于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為此,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為實現(xiàn)寓教于樂,教師就需要結合平面連桿內(nèi)容設計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在講解平面連桿機構的分類與特點時,為向?qū)W生提供具體案例可以采用知識競賽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搶答的機會;對于諸多小概念,如死點位置和極位夾角等,可通過設置記憶精神的方式,在各種競爭因素的幫助下確保學生思維活躍,從而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
3重視知識鏈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作為重要課程內(nèi)容,平面連桿機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與操作技能打下堅實基礎,因此這部分教學需要設置在機械基礎的知識體系當中,幫助學生找到內(nèi)在聯(lián)系,然后通過拼圖的方式拼接到機械基礎課程當中,促進知識聯(lián)系能力的提高與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在具體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橫向聯(lián)系的建立,如在機構類型的學習當中,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對前后所學知識進行不斷回顧并串聯(lián)起來,然后借助知識鏈條來進一步加深記憶;同時,重視縱向聯(lián)系的建立,結合平面連桿機構和機械基礎的相關知識,對該機構的運動特點、方式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掌握,從而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3]。
4利用微課構建翻轉(zhuǎn)課堂
當下,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深入推廣育嬰員,在中職機械基礎教學中微課逐漸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憑借其在時空方面的靈活性,可實現(xiàn)對翻轉(zhuǎn)課堂的有效建立。如:教師在講解鉸鏈四桿機構時,可按照教學重點、難點完成微課的制作,并在課前向信息教學平臺上傳,強化利用各種數(shù)字化資源,如聲、色、動、畫等,幫助學生進一步增強感官方面的體驗,對所學內(nèi)容加深印象并不斷鞏固,指導學生能夠主動自主的開展教學,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歸納與總結;教師在課堂講解時須臾學生積極的開展交流與合作,重視疑難問題的解答,對該機構類型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消化知識,促進整體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5重視實踐指導,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
盡管中職機械基礎課程的重點在于理論知識,但是內(nèi)容的講解離不開各項實踐活動。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側(cè)重于按照教材來講解理論知識,而平面連桿結構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密不可分,學生對于機械操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很難依賴單純的理論學習,從而會限制器職業(yè)技能的進一步發(fā)展。基于此,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需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圍繞平面連桿知識結構實現(xiàn)對實踐操作環(huán)境的構建,幫助學生對機械運動的原理進行自主探究,對不同機構類型的特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從而能夠更好的學習職業(yè)技能[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能夠充分保證教學質(zhì)量,以此可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主動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為提高教學效率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真正做到重點突出并強化課程難點,這同樣適應于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中的平面連桿機構教學。
參考文獻:
[1]武保強.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中平面連桿機構教法分析[J].裝備制造技術,2019(04):162-163.
[2]孫龍高,孫蘇揚.機械設計基礎平面連桿機構自由度計算教學探討[J].職業(yè),2018(36):101-102.
[3]吳建雄.機械基礎課程中平面連桿機構教法探討[J].南方農(nóng)機,2017,48(05):98-99.
[4]胡敏.探析可視化技術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平面連桿機構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0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