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喆雋
電影《給我翅膀》海報
一群白額雁跟隨著一架由人駕駛的超輕型飛機,從瑞典飛到法國,完成了它們生平的第一次遷徙。白額雁把飛機和駕駛員當作自己的“父母”,而飛機駕駛員將白額雁當作自己的“孩子”。在飛行途中,由于沒有座艙阻隔,超輕型飛機的駕駛員伸手就可以觸及飛行中的雁,甚至可以將它們攬入懷中。這是法國電影《給我翅膀》(尼古拉·瓦尼埃導演)中的情節(jié)。這部電影取材于真實人物——法國人克里斯提安·穆萊克的真實經(jīng)歷。
穆萊克原本是一個氣象學家。工作中他需要經(jīng)常駕駛超輕型飛機飛翔在歐洲的天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飛行途中遇到了一群正在遷徙的候鳥。然而他發(fā)現(xiàn),由于人類文明給環(huán)境帶來的劇變,很多候鳥遷徙的路線已經(jīng)很不合理了。幾百年以前適合鳥類落腳的地方變成了城市、工廠或者高速公路……但是鳥類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在年復一年重復它們祖先的飛行路線,為此它們每次遷徙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穆萊克想要幫助它們,然而失望地發(fā)現(xiàn),候鳥是從它們的父母那里學到遷徙路線的。受《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啟發(fā),穆萊克突發(fā)奇想,想要帶領(lǐng)鳥兒飛翔,教會它們一條新的路線。
電影《給我翅膀》劇照
在電影中,主人公克里斯提安和他的兒子托馬斯穿上了棕色麻布長袍,焦急地在鳥蛋的孵化箱旁邊等待,希望出殼的幼鳥第一眼就看見他們,這樣才能形成“最初印象”——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把人當作自己的父母。等鳥兒長大一點后,他們還用一個鈴鐺來訓練鳥兒的專注力,這樣就可以使它們在吵鬧的發(fā)動機噪音中跟隨飛機。托馬斯也從一個沉迷手機的少年,變成一個自然愛好者……事實上,美國電影《伴你高飛》表現(xiàn)過類似的主題:失去母親的小女孩艾米,在父親的農(nóng)場中,用滑翔機帶領(lǐng)一群野雁飛越了安大略湖。
“自然”在中文里有自然而然的意思,也就是不人為地干預或干涉。但是我們看到,自從人類這個物種成為地球表面的絕對霸主之后,自然就不那么“自然”了。按照馬克思的說法,現(xiàn)今的所有自然都是“人化自然”。若不加干預,地球上的物種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滅絕。雖然并不是所有的野生動物都那么容易接受人類的改造,但至少有一些人邁出了善意的第一步。正如電影最后所說:“土地不是我們從祖先那里繼承的,而是我們向子孫借的?!?/p>
(秋 天摘自《書城》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