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凡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病恥感對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作用。方法:2018年4月-2019年11月,將我院46例癲癇患者組成研究組,將同期我院46例健康體檢志愿者組成參照組,測算研究組患者的病恥感評分指標,對比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指標。結果:研究組的生理領域評分指標、心理領域評分指標、環(huán)境領域評分指標,以及社會關系領域評分指標均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病恥感的存在,能夠顯著降低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態(tài),值得引起廣泛關注。
【關鍵詞】病恥感;癲癇;生活質量;影響作用;臨床干預
【中圖分類號】R741.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癲癇(epilepsy),通常被老百姓稱作“羊癲瘋”,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癲癇患者在臨床發(fā)病過程中,大多會呈現(xiàn)出短暫持續(xù)時間的意識喪失癥狀,以及全身抽搐癥狀,且患者的臨床病情隨時都有發(fā)作可能性,具備反復發(fā)作且難以得到根本性治療等特點,其因病死亡率和致殘率均長期處在較高水平[1]。在全面梳理分析癲癇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基礎上,選擇并且運用適當方法針對癲癇患者開展治療護理干預,促進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是神經(jīng)內科臨床醫(yī)生和護士應當完成的基本任務[2]。文章以我院部分癲癇患者作為調查對象,針對病恥感對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作用展開了統(tǒng)計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4月-2019年11月,將我院46例癲癇患者組成研究組,將同期我院46例健康體檢志愿者組成參照組。研究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齡介于21-70歲,平均(45.28±9.56)歲,病程介于1-11年,平均(8.44±2.18)年。參照組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齡介于22-71歲,平均(45.26±9.54)歲。研究組與參照組在性別,以及年齡等基礎資料方面無差異(P>0.05)。
1.2 方法
測定參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指標,測定研究組的病恥感評分指標,以及生活質量評分指標。
1.3 臨床評價觀察指標
測算研究組患者的病恥感評分指標(ISMI評分指標、病恥抵抗評分指標、社交退縮評分指標、社會歧視評分指標、刻板印象評分指標,以及人際疏遠評分指標),對比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指標(生理領域評分指標、心理領域評分指標、環(huán)境領域評分指標,以及社會關系領域評分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擇取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19.0,計量資料選擇()形式加以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若P<0.05,則認為存在組間差異。
2 結果
2.1 研究組的病恥感評分指標分布
針對研究組的ISMI評分指標、病恥抵抗評分指標、社交退縮評分指標、社會歧視評分指標、刻板印象評分指標,以及人際疏遠評分指標展開測定,結果分布參見表1:
2.2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指標比較
研究組的生理領域評分指標、心理領域評分指標、環(huán)境領域評分指標,以及社會關系領域評分指標均低于參照組(P<0.05)。詳情參見表2:
3 討論
癲癇屬于神經(jīng)內科常見疾病,其主要發(fā)病機制,是因多種因素作用引致分布在患者大腦內部的神經(jīng)元細胞突然發(fā)生異常放電現(xiàn)象,繼而引致患者大腦內部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基本生理功能暫時發(fā)生紊亂[3]。從基本的引致原因角度展開闡釋分析,癲癇疾病的發(fā)生不僅與遺傳因素和腦部疾病具備密切相關性,還與患者處在特定生活環(huán)境之下遭遇的不良心理應激反應事件具備密切相關性[4]。
從現(xiàn)有臨床研究經(jīng)驗角度分析,引致癲癇患者發(fā)病的腦部疾病,包含原發(fā)性腦部腫瘤或者是轉移性腦部腫瘤、腦炎、腦膜炎、腦膿腫、腦部囊蟲病、腦部弓形蟲病、顱腦外科損傷、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腦梗塞、腦部動脈血管瘤,以及腦部動靜脈血管組織畸形等[5]。病恥感是癲癇患者在病程持續(xù)過程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能給患者的治療干預效果和生存質量狀態(tài)造成明顯破壞,需要制定和運用恰當方案開展臨床處置干預。
本項調查中獲取的結果顯示,病恥感的存在,能顯著影響降低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態(tài),需要臨床醫(yī)護工作人員選擇和運用適當策略為患者開展治療護理干預。
結語:
在神經(jīng)內科臨床中,與健康體檢志愿者群體相對照,癲癇患者群體之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病恥感,通常會顯著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誘導患者無法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穩(wěn)定狀態(tài),需要臨床醫(yī)生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運用適當措施為患者開展處置干預。
參考文獻
[1] 王琛.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成人癲癇患者護理中對其生活質量及焦慮抑郁狀況的影響研究[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34):127+132.
[2] 孟玲玲.紅景天膠囊防治顱腦感染后癲癇經(jīng)抗癲癇藥物治療后所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療效及對氧化應激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8(27):3040-3044.
[3] 張偉國.左乙拉西坦結合常規(guī)療法治療青年難治性部分性癲癇的效果及對患者認知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8(20):44-47.
[4] 張正春,王毓新.左乙拉西坦與卡馬西平對新診癲癇患者骨代謝、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比較[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18,13(02):101-103.
[5] 張瓊心,譚文瀾,張永全.卡馬西平聯(lián)合抗癇煎劑治療癲癇痰瘀蒙竅型對免疫球蛋白指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7,33(11):1259-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