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云
(江油市許天云診所,四川 江油 621715)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 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引起的一種皮膚病。對此病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后,其病情會逐漸好轉,但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后遺神經(jīng)痛。此病患者在出現(xiàn)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后會嚴重影響其睡眠及心態(tài),從而可導致其生活質(zhì)量下降。目前,西醫(yī)常采用止痛藥、甲鈷胺、維生素等藥物及物理療法治療PHN。PHN 屬于中醫(yī)學中“蛇丹愈后痛”的范疇。中醫(yī)認為,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治療PHN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本文主要是研究用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紅外線療法對老年PHN 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選擇2018 年4 月至2019 年7 月期間在江油市許天云診所接受治療的88 例老年PHN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n=44)與對照組(n=44)。試驗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8.55±6.34)歲,其帶狀皰疹痊愈至出現(xiàn)PHN 的平均時間為(11.78±3.54)個月,入院時其平均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為(6.24±1.57)分;其中,男女分別有26 例和18 例。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7.36±5.67)歲,其帶狀皰疹痊愈至出現(xiàn)PHN 的平均時間為(12.05±3.78)個月,入院時其平均的VAS 評分為(6.13±1.48)分;其中,男女分別有24 例和20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
用常規(guī)西藥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用藥方法是: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由海南先聲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0.1 g/次,1 次/d;口服甲鈷胺片(由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0.5 mg/次,3 次/d;口服維生素B1(由江西天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 mg/次,3 次/d。共用藥2周。在此基礎上,用紅外線療法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用紅外線治療儀(由北京中科昭陽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對其進行治療,將波長設為633 nm,將輸出強度設為105 mW/cm2,將能量設為125 J/cm2。用紅外線光源對患者的疼痛部位進行照射,光源與其皮膚之間應保持8 ~10 cm 的距離。每次治療20 min,每天治療1 次,共治療2 周。用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紅外線療法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用紅外線療法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血府逐瘀湯的方劑組成是:桃仁12 g,當歸、紅花、牛膝、生地黃各9 g,赤芍、枳殼各6 g,川芎、桔梗各5 g,柴胡、甘草各3 g。水煎服,每天服1 劑,分早晚2 次溫服,共用藥2 周。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用臨床治愈、好轉和無效評估其療效)及治療7 d 后、治療14 d 后其VAS 評分(患者的VAS 評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嚴重)。臨床治愈:經(jīng)治療,患者神經(jīng)痛的癥狀完全消失。好轉:經(jīng)治療,患者神經(jīng)痛的癥狀明顯減輕。無效:經(jīng)治療,患者神經(jīng)痛的癥狀未減輕。
用SPSS 13.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7 d 后及治療14 d 后,試驗組患者的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7 d 后及治療14 d 后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分,±s)
表2 治療7 d 后及治療14 d 后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分,±s)
指標 試驗組(n=44)對照組(n=44) t 值 P 值治療7 d 后的VAS 評分 2.41±0.94 4.05±1.81 5.649 <0.05治療14 d 后的VAS 評分 1.02±0.36 2.18±0.72 5.502 <0.05
老年帶狀皰疹患者在接受對癥治療后,其皮疹、患處疼痛等癥狀可完全消失,但其體內(nèi)的VZV 并未被完全殺死,而是潛伏在其脊髓后根的神經(jīng)節(jié)中。當其免疫功能下降時,病毒就會被激活,使其神經(jīng)節(jié)出現(xiàn)發(fā)炎、壞死,進而可導致其發(fā)生神經(jīng)痛。有報道稱,老年帶狀皰疹患者的年齡越大發(fā)生PHN 的幾率越高。目前,西醫(yī)常采用止痛藥、甲鈷胺、維生素等藥物治療PHN,但效果欠佳。紅外線療法是近年來臨床上治療PHN 的一種新方法。在采用該療法對PHN患者進行治療時,可促進其局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和細胞的新陳代謝,改善其微循環(huán),減輕其局部的炎癥反應。另外,用該療法對PHN 患者進行治療還能降低其局部神經(jīng)末梢的興奮性,提高其疼痛閾值,進而可有效地減輕其疼痛感[2]。中醫(yī)認為,PHN 屬于“蛇丹愈后痛”的范疇,其病因主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致使氣滯血瘀。中醫(yī)主張從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等方面著手治療此病[3]。本研究中所用的血府逐瘀湯中,桃仁、赤芍、川芎、紅花、牛膝可活血化瘀,生地黃可涼血清熱,柴胡可疏肝理氣,枳殼可行氣寬中,當歸可調(diào)經(jīng)止痛、活血化瘀,甘草可調(diào)和諸藥。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4]。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常規(guī)西藥對老年PHN 患者進行治療的基礎上,用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紅外線療法對其進行治療能顯著緩解其病情,減其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