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淑華
(吉林省延邊腫瘤醫(yī)院,吉林 延邊 133000)
乳腺癌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此病患者的病死率較高,盡早對其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并及時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改善其預(yù)后具有重要的意義。有研究指出,血小板參數(shù)是診斷乳腺癌的有效指標[1]。本文對延邊腫瘤醫(yī)院腫瘤科接診的30 例乳腺癌患者和30 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血小板參數(shù)檢測在診斷乳腺癌中的應(yīng)用價值。
抽選延邊腫瘤醫(yī)院腫瘤科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接診的30 例乳腺癌患者和30 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入選標準是:1)未患有其他的系統(tǒng)性疾??;2)近期內(nèi)未接受過化療或理療;3)無家族遺傳病。其排除標準是:1)患有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糖尿病等可影響血小板參數(shù)的疾?。?)近1 個月內(nèi)服用過阿司匹林等影響血小板參數(shù)的藥物。將其中30 例乳腺癌患者作為惡性組,將其中30 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為良性組。惡性組患者的年齡為21 ~77 歲,平均年齡為(48.18±4.03)歲;其病程為0.09 ~3.12 年,平均病程為(1.86±1.01)年;其中有非浸潤性乳腺癌患者4 例,浸潤性乳腺癌患者26 例。良性組患者的年齡為21 ~70 歲,平均年齡為(50.18±3.26)歲;其病程為0.11 ~3.24 年,平均病程為(1.78±1.12)年;其中有乳腺炎患者3 例,乳腺纖維腺瘤患者15 例,乳腺良性葉狀腫瘤患者5 例,乳腺導(dǎo)管內(nèi)乳頭狀瘤患者7 例。兩組患者的基礎(chǔ)資料相比,P >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血小板參數(shù)檢測。方法是:在清晨采集患者的空腹靜脈血2 ml,將血樣置于抗凝管內(nèi)保存待檢。采用希森美康XN2000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血樣進行PDW(血小板分布寬度)、PCT(血小板壓積)、PLT(血小板計數(shù))、MPV(平均血小板體積)檢測。
比較兩組患者的PLT、PCT、MPV 和PDW。
采用統(tǒng)計學(xué)軟件SPSS 22.0 對本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t 檢驗、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良 性 組 患 者 的PDW、PCT、PLT、MPV 分 別 為(12.67±2.10)fl、(0.27±0.05)%、(246.27±33.27)×109/L、(10.55±1.04)fl。 惡 性 組 患 者 的PDW、PCT、PLT、MPV 分 別 為(12.74±2.19)fl、(0.06±0.04)%、(379.78±35.18)×109/L、(14.95±0.08)fl。兩組患者的PDW 相比,P >0.05。惡性組患者的PCT 低于良性組患者,其PLT、MPV 均高于良性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小板參數(shù)的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血小板參數(shù)的對比(±s)
組別 PDW(fl) PCT(%) PLT(×109/L)MPV(fl)良性組(n=30)12.67±2.10 0.27±0.05 246.27±33.27 10.55±1.04惡性組(n=30)12.74±2.19 0.06±0.04 379.78±35.18 14.95±0.08 t 值 0.1264 17.9634 15.1024 23.1046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血小板(Platelet)是血液各種成分中最具生物活性的有形成分,其功能強大,會參與止血、血栓的形成、炎癥反應(yīng)、血管生成、內(nèi)皮細胞增生等多種人體重要的生理活動[2]。大量的研究顯示,血小板參數(shù)是診斷多種惡性腫瘤的有效指標[3]。PLT 可反映血小板的生成、衰亡情況,PDW 可反映血小板的活化程度[4-5]。為了探究血小板參數(shù)檢測在診斷乳腺癌中的應(yīng)用價值,筆者對延邊腫瘤醫(yī)院腫瘤科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接診的30 例乳腺癌患者和30 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jié)果顯示,惡性組患者的PCT 低于良性組患者,其PLT、MPV 均高于良性組患者,P <0.05。
綜上所述,血小板參數(shù)檢測在診斷乳腺癌中的應(yīng)用價值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