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典
[摘 要] 強迫癥是因周期性強迫觀念、強迫行為或是二者共同導致的異常障礙。強迫癥已經(jīng)成為一種困擾當代人的主要情緒行為障礙之一,除了存在于成人身上之外,在青少年當中也有發(fā)生。一旦小學生出現(xiàn)強迫癥心理障礙,會給他們的學業(yè)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同時也會影響他們的正常社交,讓學生倍感焦慮與痛苦,使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重重阻礙。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需要高度關(guān)注小學生的強迫癥心理障礙,了解他們的癥狀表現(xiàn),在此基礎上采取必要的疏導方法。
[關(guān)鍵詞] 小學生;強迫癥;心理障礙;疏導方法
通過對小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綜合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生群體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強迫癥心理,這一問題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為教師的教育指導帶來了影響。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強迫癥心理障礙進行整體分析,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在此基礎之上采取有效的疏導方法,讓他們建立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一、小學生強迫癥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
小學生的強迫癥心理障礙主要體現(xiàn)在強迫觀念以及強迫行為這兩個方面。第一,小學生強迫觀念表現(xiàn)。(1)被污染的恐懼。如不愿意和其他同學接觸;害怕粉塵、墨水、顏料等。(2)強烈要求對稱。如系鞋帶也要求兩邊一樣。(3)過度擔憂生病、受傷、死亡。如擔憂自己重要人的安危,擔憂自己染上了某種嚴重疾病。(4)強迫顧慮。如大腦當中持續(xù)顯現(xiàn)自己傷害他人的想象。(5)強迫回顧。強迫自己反復思考同樣的問題。第二,小學生強迫行為表現(xiàn)。(1)強迫打掃。持續(xù)洗手,反復擦拭桌椅板凳。(2)強迫數(shù)數(shù)。如在上下樓梯時數(shù)樓梯數(shù),如果數(shù)錯則重新爬樓,直到計數(shù)正確為止。(3)強迫檢查。不斷檢查是否帶齊了學習用具。(4)強迫排序。桌面上的書籍和工具都要擺放整齊,不能有絲毫混亂。(5)強迫性儀式動作。午睡要按順序脫衣,把鞋服放在固定位置。
二、小學生強迫癥心理障礙的疏導方法
1.做好認知指導,奠定強迫癥心理糾正基礎
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任務,但是當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影響學生的學業(yè)進步,同時也給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導致以上問題出現(xiàn)的一個顯著原因,就是不少學生存在著強迫癥心理障礙,導致學生不能有效投入課程知識學習和練習中,降低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學習中的強迫行為與強迫觀念,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學習困擾,也讓學生出現(xiàn)較大的心理矛盾。糾正強迫癥心理,首先需要加大對學生的認知干預和指導,促使學生從根本上意識到強迫癥心理障礙給自己學習生活帶來的危害,在思想及行動上高度關(guān)注自身的不良心理問題。在引導學生認識強迫癥危害的同時,教師還需要耐心告知學生心理強迫癥是可以通過強化訓練得到糾正和突破的,消除學生憂慮和恐懼情緒,讓他們增強信心。
2.加強心理支持,提升強迫癥障礙疏導效果
強迫癥心理障礙是影響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保證教育效果,就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對學生的強迫癥心理進行有效糾正。在心理支持方面,首先教師要表示對小學生的理解,并針對學生做好心理分析,了解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不良心理與表現(xiàn),在此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學生突破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礙。由于教師在給予學生心理支持方面作用突出,所以通過心理支持疏導學生的強迫癥心理,需要保證教師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以便用個人的情緒狀態(tài)和良好心理帶動學生,指導學生掌握維護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督促學生成長與進步。
3.注重情感教育,鞏固強迫癥心理疏導成效
情感教育本身就是課堂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幫助學生疏導不良心理問題的方法。情感教育的實施要求教師高度重視情感因素,努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生活以及成長歷程中的積極情感,調(diào)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的樂觀品質(zhì),與學生構(gòu)建良性師生互動關(guān)系。在情感教育中需要換位思考,給予學生必要的理解,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用積極情感溫暖學生。
強迫癥是小學生群體中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缺乏良好的認知能力,一旦出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錯位,就會出現(xiàn)心理矛盾與沖突,最終誘發(fā)心理問題,甚至是心理危機。強迫癥心理讓小學生存在自我強迫和自我反抗,讓他們的學習生活因此受到不良影響。對此,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心理輔導,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王志成.心理疏導對教學工作的助推[J].學周刊,2019(25):159.
[2]向守方.淺析個性心理品質(zhì)培養(yǎng)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基礎和中介作用[J].北京青年研究,2014,23(3):100-104.
(責任編輯:文 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