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平
[摘? ? ? ? ? ?要]? 以某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英語A班為考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追蹤整個綜合英語教學過程并做問卷數(shù)據(jù)描述性分析,分析后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該課程的主要問題有:教學對象語言基礎呈現(xiàn)多級態(tài)勢、教學內容過多、教學方式太過傳統(tǒng)、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針對這一現(xiàn)狀提出以下解決方案:教師設計個性化網(wǎng)絡教學視頻,滿足不同進度學習者的學習要求;開發(fā)學生本位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關? ? 鍵? ?詞]? 綜合英語;問卷調查;問題分析;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01-0114-02
筆者為某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旅游英語專職教師,承擔2018級3個學期綜合英語(本課程一共開設3個學期)教學工作。在第3個學期即將結束之際,筆者對所教授的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追蹤整個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反思、總結經(jīng)驗,以期對今后的教學有幫助和指導。
一、問卷調查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是2018級旅游英語班29名學生(本年級一共有這一個班級),采用現(xiàn)場發(fā)放、現(xiàn)場收回的方式;本次問卷發(fā)放共計29份問卷,收回25份,收回率為86%;經(jīng)審核,有效問卷為21份,有效率為84%。本問卷共有10個問題,包括學生高考入學英語成績、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效果、學習困難等,基本涵蓋教與學各個方面。
首先,就學生入學英語成績而言,從問卷反映來看,呈現(xiàn)出以下趨勢。
由上圖本班學生高考入學英語成績區(qū)間分布可見,成績在30~65分這個區(qū)間的學生人數(shù)所占百分比最大,為33%;95~118分這個區(qū)間的學生人數(shù)所占百分比是29%;并列的有70~76分和80~87分這兩個區(qū)間,均為19%。經(jīng)統(tǒng)計,本班學生英語入學成績及格率為67%,不及格率為33%,優(yōu)秀率為29%。最低成績?yōu)?0分,最高成績?yōu)?18分。對學習期望而言,基礎良好的學生渴望迅速上升到高級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層次,尤其是聽力和口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渴望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英語基礎知識,修復之前的知識漏洞,修正已有的錯誤知識,建構完整的英語語言體系,再漸次提升英語應用能力。
其次,是學習內容。本班課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實用英語第四版系列教材,包括聽力、口語、寫作、語法、閱讀、翻譯,內容全面、豐富。本教材圍繞職業(yè)技能具體要求為模塊展開編排,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和時代性。根據(jù)問卷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如下表反饋。
由問卷可知,第一,有52%的學生反映自己在入學之前從未系統(tǒng)、全面地學習過音標,不了解單詞發(fā)音規(guī)律,導致發(fā)音不準,學習新詞匯時朗讀和記憶的雙重困難,自學能力低下。第二,在本班開設語法課的情況下,全體學生依然強烈要求學習本課程里的語法環(huán)節(jié)??谡Z和閱讀能力整體尚可,但是寫作和翻譯(尤其是漢翻英)能力低,體現(xiàn)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第三,學生反映學習總量太大,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學習節(jié)奏偏快,部分學生適應困難。
就學習效果而言,如下表所示:
最后,是對教學的評價。
二、存在問題
通過以上四個圖表的分析,可知學生入學前的知識基礎,入學后對學習的深度、廣度、速度等方面的期待存在巨大的差異;在經(jīng)過3個學期的學習之后,學生學習效果體現(xiàn)出不均衡狀態(tài);對教師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給予了不同評價,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如建議多設計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氛圍;教學手段多樣化,可以穿插音頻、視頻等更直觀的教學素材;重要部分放緩講解語速、加大練習量,以期充分理解、準確應用;希望得到教師個別輔導,補充基礎知識的空白。即“班級制教學存在兩個難以解決的矛盾:既定的教學進度與參差不齊的學生知識掌握速度之間的矛盾、教師共性化教學與學生個性化認知的矛盾。[1]
三、解決方案
在以上教學背景下,想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筆者認為要依靠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理念——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由美國Maureen Lage, Glenn Platt 和 Michael Treglia于2000年在論文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e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提出,后繼論文有同年J.Wesley Baker在第11屆大學教學國際會議上發(fā)表的論文The 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之后全世界范圍的一線教學者紛紛效仿,不斷完善和拓展了這種顛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的核心是將傳統(tǒng)課堂教師講授改為學生觀看教師提前錄制視頻自學完成,簡言之,即“先學后教”[2]。它變學生被動接受信息為主動獲取信息。在此過程中,學生突破時空的局限,他們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認知水平掌握學習的進度,可以不斷地暫停、回放教學視頻,直到完全掌握視頻學習內容。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習者都受益。而且學生可以通過在線網(wǎng)上互動,即時提出問題和困惑,同時和教師以及其他同學同時分享學習經(jīng)驗、探討克服學習的瓶頸,很好地克服部分由于自學能力薄弱導致的挫敗感,使學生自學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教師可以即時監(jiān)控學生觀看視頻的情況和學生做試題自我檢測的情況,收集、分析、概括相應的數(shù)據(jù),及時調整課堂學習的內容,即“以學定教”[2]。
翻轉課堂第二階段為課堂學習,但不是傳統(tǒng)的知識輸入,而是學習知識的內化。學生批判性地學習新知識、獲取新思想,是對知識的深層加工,即“深層學習”[3]。筆者認為這一階段的學習尤為重要,教師科學合理的設計直接決定了教學可達到的的最高水準。教師要注意新、舊知識的交叉、聯(lián)系,幫助學生盡量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新知識自身的分析,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科學的思辨性,培養(yǎng)其思維的深度;指出新知識的實踐意義、現(xiàn)實價值,并投入實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引導學生看到新知識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性,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學術素質。
到目前為止,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實證研究成果頗豐,已經(jīng)驗證翻轉課堂在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輸出語言方面有較大作用,使學生有更多機會進行互動,促進其語言的掌握。[4]所以翻轉課堂在解決綜合英語教學所遇到的問題方面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也是未來英語教學的大勢所趨。當然,這對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教師自身語言功底厚實,同時要具備思維深度、學術素養(yǎng),還要能夠靈活自如地操作應用計算機。相信在教師的不斷學習和努力之下,綜合英語教學能借助翻轉課堂克服傳統(tǒng)教學困難,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曾淑煌.“翻轉課堂”的理論意蘊與實踐探索[J].教育評論,2014(10):118-120.
[2]吳仁英,王坦.翻轉課堂:教師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及因應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113-114.
[3]沈瑛,盛躍東.基于探究社團體系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J].教育研究,2015(4):87.
[4]金華.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師生交互行為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73.
編輯 鄭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