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秦安古城中學 南國建
傳統田徑是一種以技能教授和重復訓練為主要訓練方式的科目,具有機械、單一的特點。這一教學特點,壓抑了初中生的階段性心理特點,無法吸引學生的課堂鍛煉積極性。以至于,田徑課堂中,大量的學生游離在課堂的邊緣,做著與課堂訓練主題毫不相干的事情,或三五成群談心聊天,或躲在角落讀書背題,將體育教學變得與自由活動時間無異。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即便田徑訓練是包含眾多運動子項的、具備其他運動項目所不具備的身心塑造功能的優(yōu)秀訓練項目,它也無法發(fā)揮自身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改變學生身體體質下降、飽受“肥胖”“近視”“上肢力量不足”等健康問題侵擾的現狀。
故在要想提升青少年的體質水平,我們就務必要更新田徑教學方式,強化初中生在田徑訓練過程中的主動性訓練行為,以自覺訓練的方式強化初中田徑訓練效果,提高田徑教學質量。在不斷的教學探索中,我將在初中田徑教學過程中強化訓練的方法進行了總結,現結合教學實際一一論述如下:
田徑運動技能是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演化而來的,現實情境是田徑運動技能演化的母體。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過程中,重視對田徑項目衍生情境的還原,不僅可以促進技能教學從二維向多維度轉化,降低學生的技能理解難度,而且還能豐富學生在技能學習過程中的主觀性感知,讓學生在多重體驗的刺激下,喚醒自身情感,在情感驅動下完成技能訓練任務。故在田徑教學中注重對已有教學情境的利用,是強化學生在田徑課堂中的主動訓練行為的有效辦法。
例如:在田徑項目“跑”的教學過程中,我對學生們說:“跑是先民們必備的生存技能,無論是狩獵還是求生都離不開跑。請問若你是原始部落的成員之一,你在現實生活中會用到哪些跑步技能呢?”“短跑、長跑、障礙跑、定向跑道”學生們一一列舉到。“那若部落領袖要對后代進行訓練他們會從哪種技能開始訓練呢?”我問?!岸膛??!睂W生答?!澳窃诙膛苡柧氈凶畲蟮目疾辄c是什么呢?”我又問?!八俣取!睂W生答?!澳侨绾尾拍茉谧羁斓臅r間內完成短跑任務呢?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短跑訓練成績呢?”我問。“起跑姿勢、擺臂姿勢、擺腿方式、步頻、步幅……”學生們一一列舉道。
隨后,我?guī)ьI學生們逐步對上述訓練要點進行學習,在對要點技術的逐個攻克中掌握了短跑技能,提升了學生的短跑速度。
在該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對田徑項目“跑”的衍生情境進行還原,讓學生們從民族傳承的角度上感知了跑步技能學習的重要性,在對我提出的針對跑步項目衍生情境的提問的回答中,深化了對跑步項目的認知,進而在積極主動的技能探究中,獲得了有效的技能指導。
雖然初中階段不是學生接觸田徑項目的最初階段,但是學生接觸專業(yè)性田徑訓練的第一時段。在兒童階段體育教師在考量學生特點的情況下,往往不會對學生進行過度的專業(yè)性田徑指導,故不少學生的田徑訓練方式都是“與生俱來”的,動作不規(guī)范、不到位,甚至存在明顯的錯誤。若在初中田徑訓練過程中“放任自流”,不僅會影響田徑訓練效果、減低單位時間內的田徑訓練效率,而且還會造成“肌肉拉傷”等體育安全問題。所以,要想強化初中體育田徑訓練效果,我們不妨關注學生技能實踐,細化田徑教學目標,讓學生們在教師的“精雕細琢”中規(guī)范動作、提升訓練效果。
例如:在田徑項目“障礙跑”的教學過程中,我先帶領學生們做了熱身運動,然后帶領學生們熟悉障礙跑場地,了解在障礙跑訓練過程中需要掌握哪些難點技術。隨后,我以親身示范、一步一動、一動一講的方式進行教學踏、繞、跨、鉆、跳等技術要領,并設置各種各樣的小情境輔助學生理解動作要領。如:在理解“跨”這一技能時,我問學生:“你在公園跑步,跑著跑著,發(fā)現遇到了新挖的水溝怎么辦?”“跨過去。”學生答?!澳窃谶M行跨這一動作時,踏跳點在哪,身體重心在哪?腿和手臂的動作如何協調?”我追問道。隨后,在學生示范、教師指正中,總結了技能要領,規(guī)范了訓練動作。
在該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以精細化指導的方式推進“障礙跑”技術教學,幫助學生清晰、準確地掌握了系統、規(guī)范的障礙跑動作技巧,以正確的方式打開了田徑訓練之門,進而增強了自身的田徑訓練信心。
分層訓練是針對初中生身體素質差異較大的學情而設定的教學方案,然而該教學方案在關照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實際的同時,也讓學生們從教師的“區(qū)別對待”中嗅到了消極的氣息,進而加劇了低水平學生的自卑心理,影響了田徑訓練效果的強化。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要以動態(tài)分層的方式,打破僵化分層方式給學生帶來的無形心理桎梏,建立其完善的層次競爭制度。讓學生們在同層次中求發(fā)展,在跨層次中找跳躍,在對不同層組的劃分中找到了自己的身體優(yōu)勢。
例如:在初中體育訓練過程中,我采用了項目更新計劃和動態(tài)考核計劃兩種學生分層調整計劃。
項目更新計劃: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訓練基礎、形成了一定的優(yōu)勢特點,在接受不同的田徑項目教學時他表示出的能力等級是不同的。如:某學生體型微胖,在“跳躍”項目教學過程中只能占到中下水平,但在“投擲”項目中卻可以達到優(yōu)等水準。故要想確保教學分層的精確無誤,我們應該在教學不同田徑項目時,設定不同的分組標準、擬定不同的分組計劃。
動態(tài)考核計劃:初中生身心發(fā)展迅速,在同一項目教學進行中的不同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故在每個項目教學開始之前,我都會對學生進行測評,確定學生基礎,然后以月為單位定期測評,比差距、找進步,及時給進步明顯的學生以肯定和鼓勵。
教學評價是影響學生訓練興趣維持的重要因素。只有當學生們在田徑訓練過程中獲得老師的全面、公正的教學評價時,他們的訓練方向才能明確,當學生的進步被教師看到時,他們的訓練熱情才能獲得顯著的提升。故要想強化初中生在田徑課堂中的主動訓練行為,我們不妨以積極評價的方式,維持學生的訓練熱情。
例如:在“跳高”項目教學過程中,我為某學生設定了專屬訓練目標,而在驗收訓練成果時該學生卻接連失誤。在這種情況下,我并沒有直接指責學生的訓練不積極,而是先通過對比其在課堂初始階段的跳高動作,指出其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動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過竿動作尚且存在問題,讓其回憶老師所講,觀摩其他同學的動作后再次嘗試。
就這樣,學生在我的鼓勵之下,再次燃起訓練熱情,在對過竿動作要領的深度思考中,提升了自身的跳高水平,完成了預想的訓練任務,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進而在快樂情緒的帶動下繼續(xù)投入到了田徑訓練之中。
總之,主動訓練是最佳的田徑訓練方式,鼓勵學生在初中田徑教學過程中主動訓練是提升初中田徑訓練質量的有效方法。故要想維護初中生的體質健康,我們不妨從情境利用、精細教學、動態(tài)分層、積極評價等方面入手,力促學生的主動訓練行為,提升學生的課堂訓練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