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健
【摘要】體育新課程中倡導合作學習教學。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溝通合作能力,發(fā)揚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互助作用,采取合作教學法時,學生所具備的合作學習能力是很關鍵的。本文著重闡述了筆者在體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如何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做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 ?合作學習? ?能力
合作學習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以小組為單位為了實現(xiàn)小組共同的學習目標,同學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同步提高的一種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它具有使學生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互補優(yōu)勢、揚長避短、挖掘學生優(yōu)秀個性特質發(fā)展等優(yōu)點。合作是參與體育活動的一個明顯特性,最新的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改革提倡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與合作學習不相符問題,如多數(shù)看、少數(shù)練,聊天,冷場,無序等情況。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不懂合作、不會合作、合作吃力。為了讓學生掌握共同探討、與他人合作的技巧,在體育教育教學中需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一、體育教學中的分組
合理分組是能順利推進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小組的組建既要考慮到成員的組織、學習、運動等能力,也要考慮到成員性格特點、性別、身高、體型等的差異,同時在愛好、特長等方面也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靈活的組合,只有這樣才可有利于學生愉悅、高效地進行合作。筆者在體育課堂中是以6-8人為一組,小組成員的選擇遵循“組間同質、組內(nèi)異質”的原則,小組內(nèi)優(yōu)差得當、男女搭配,各組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這樣的分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合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有便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nèi)動力。
二、選擇適宜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
教材的內(nèi)容里并非所有都適合用于合作學習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潛心研究教材內(nèi)容,分析出哪些內(nèi)容是需要學生合作解決的。筆者認為:
1.開放式的問題值得合作學習。例如健美操、體操的動作創(chuàng)編、各種跳繩的方法、各種比賽的戰(zhàn)術安排等。
2.難點內(nèi)容值得合作學習。有些教學的難點學生一個人是難以解決的,如果有多人的合作,同學們在互相的交流與合作中,產(chǎn)生了思維的碰撞、互相啟發(fā),如課堂中需要同學互相保護幫助的學習內(nèi)容。
3.一個人不能完成的內(nèi)容值得合作學習。例如球類集體運動。
三、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合作意識是個人意愿、情感、感覺、思維等心理過程的總和,主體意識、情感意識、參與意識是合作的主體要素。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在課堂中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觀察、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行為,開發(fā)他們潛在的優(yōu)點,努力為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創(chuàng)設空間。教師在體育課堂中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多用集體活動來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的探索,并通過小組合作展示感受成功的愉悅感,讓學生懂得個人的成功是與小組密切相關的,學生就會意識到合作學習的價值所在。
四、合作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
體育教與學兩個方面離不開合作。但筆者在體育課堂實踐中觀察到許多合作學習只是形在神不在,因此我們有必要教會學生如何與同學合作。
1.讓學生學會溝通。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一個陌生的小組中是不懂如何開展合作學習的,合作難以開啟。因此體育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學生用的社交性語言來打破冷場。如:“你好,合作愉快!”這些互相問好、打招呼以及用擊掌、握手等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2.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組長可輪流擔任,小組成員之間學會如何尊重,如何傾聽對方等。進行小組合作時需保證人人參與,不能成為一人的獨角戲,或幾個人的表演舞臺。同時要讓學生理解,個人難以解決的學習難點,只要在團隊的共同努力學習下是能夠解決的。如:在合作學習時,安排優(yōu)生與差生搭檔,一方面優(yōu)生可以幫扶差生,幫助差生建立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互相尊重、共同進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五、強化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學生是非常注重同學及老師對自己的評價的,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對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團隊評價,讓學生逐漸形成“我以小組為榮、小組以我為傲”的觀念,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及小組的凝聚力,而且能夠進一步強化小組內(nèi)成員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學生們攜手進步。
1.過程性評價,學習過程的有效性,是判定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要體現(xiàn),所以體育教師要及時觀察、介入各小組的合作學習現(xiàn)場,了解各個小組的學習情,及時提供有效指導。讓各小組明確自己努力與改進的方向。
2.終結性評價,學習成果的展示既要體現(xiàn)學生個人的表現(xiàn),更要展現(xiàn)團組的智慧。所以在評定學習結果時,既要讓學生看到自己個人的點滴進步,又要讓小組成員感受到集體進步、成功的愉悅感,使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得到提升,這樣更有利于下一階段合作學習的順利推進。
3.多樣性評價,除了老師評價外,還要讓學生自評和互評,評價時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在評價中, 既要注重小組總體目標,又要關注“人人進步”。除了發(fā)展尖子,還要轉化差生。對于差生的些許進步,都應給予他們表揚與肯定,鼓勵他們、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改下所倡導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為了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有能力進行合作,就應該有計劃、有目的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學會與他人合作。
【參考文獻】
[1]馬德良.走進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能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1).
[2]李金芳.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合作[J].科學大眾,2008(1).
[6]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J].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