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式審議通過《刑訴法修正案》,此次修正案增設了刑事速裁程序,該程序解決了我國司法長期面臨的案多人少的現(xiàn)實困境,讓刑事審判繁簡分流,合理有效地配置了司法資源,同時深入推進了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因此,本文從刑事速裁程序創(chuàng)設的經(jīng)過及原因,以及現(xiàn)階段速裁程序存在的問題及應對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司法改革;刑事訴訟;速裁程序
一、研究背景
(一)刑事速裁程序的創(chuàng)設背景
2014年8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的辦法》,該辦法正式確定了刑事速裁程序在我國18個城市全面展開。在該辦法試行4年后,司法實踐證實了刑事速裁程序的可行性與有效性。2018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式審議通過《刑訴法修正案》,此次修改的修正案增設了缺席審判程序、認罪認罰從寬、刑事速裁和值班律師制度。此次修改完善了我國現(xiàn)行刑訴法中關于刑事速裁程序的內(nèi)容。對刑事訴訟程序影響之大,意義至深。
(二)刑事速裁程序的創(chuàng)設意義
刑事速裁程序在訴訟分流、案多人少矛盾的解決上具有顯著的釋緩意義,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大大的減輕了法院的辦案壓力,合理配置司法資源,節(jié)約了司法成本。刑事速裁程序作為新增設的一種程序,在《刑訴法》第三編審判第二章第一審程序中作為新增第四節(jié)出現(xiàn),可以與簡易程序、普通程序相并列。這是對我國刑事訴訟程序的一個重大變化和突破。就訴訟程序而言,我們的刑事訴訟法越來越完備。
(三)刑事速裁程序的創(chuàng)設原因
1.提高審判效率、節(jié)約司法資源
2011年5月1日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危險駕駛罪等輕微類型的犯罪,使犯罪圈迅疾擴大,2013年勞動教養(yǎng)制度被廢止,部分輕微犯罪行為的入刑再次擴大了犯罪圈,助推刑訴“訴訟爆炸”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促使刑事司法實務部 門嘗試“集約速裁”式司法裁決模式。
2.積極回應司法改革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確立,是對我國司法改革的積極回應。自愿真實的供述,大大節(jié)省了訴訟的時間,也提升了訴訟的效率??梢哉f,沒有認罪認罰從寬就沒有刑事速裁程序,這次司法改革可能會面臨更多問題。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也可以很快得到審判,且司法機關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從寬處理,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輕罪輕刑”,更好地體現(xiàn)“罪刑相適應”的原則,體現(xiàn)刑罰均衡、刑罰公正的精神。
3.提高審判效率、體現(xiàn)“量刑激勵”
在量刑上,判處緩刑、免刑比率較高。選擇適用速裁程序、自愿認罪的被告人自愿認罪,退贓退賠,賠償損失,取得了被害方的諒解,司法機關對這些被告人原則上要從寬處罰,體現(xiàn)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的一種“量刑激勵”。這樣做有利于被告人認罪伏法,客觀上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
二、提出問題
(一)沒有明確量刑激勵機制
雖然刑事速裁程序規(guī)定了符合程序適用條件的,可以從寬處罰,但是不具體從寬幅度,從寬一般包括從輕、減輕、免除處罰。法院也沒有具體的量刑意見,全國也沒有統(tǒng)一適用以及法官審理案件過程中總會收到價值判斷影響,對同一案件也會有不同的量刑判斷。不確定的量刑機制自然會導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過大,被追訴人對罪行處罰缺乏預期,從而不利于被追訴人悔罪,也降低了被追訴人的認罪積極性。
(二)庭前庭后程序有待進一步簡化
速裁程序在庭審程序改革上建立并案審理、多案集中庭審模式,大大縮短了庭審時長,但庭審前后的程序均沿用普通程序的規(guī)范,案件整體辦理的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偵查階段的取證上,審查起訴階段的審查上,審判階段的庭前審理和庭后程序上,是否可以在現(xiàn)有的不違背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有待進一步探索。
(三)對當事人的保護存在缺失
刑事速裁程序的法律規(guī)定文件中對于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法律幫助申請途徑、法律援助途徑等作出了明確的條款規(guī)定,全面維護了被告人的辯護權利和人身權益,這標志著我國司法制度的人文價值的提高。但同時有關原告或者受害人的法律幫助條款規(guī)定卻是寥寥無幾,這將極大損害原告或者受害人對于尋求國家司法幫助的積極性,也會挫傷受害人對于國家法律事業(yè)的信心。
三、解決問題
(一)明確量刑激勵機制
速裁程序省去了法庭調(diào)查、法庭辯論等對被追訴人權利保障 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偵查、起訴關鍵在犯罪事實、證據(jù)問題,對于被追訴人的權利保障多少會存在疏漏。犧牲了被追訴人的部分訴訟權利,給予被追訴人一些量刑優(yōu)惠是確有必要的。建議今后立法中可以借鑒美國的辯訴交易制度,增設審查起訴階段被追訴人與公訴機關的量刑協(xié)商權,還可以賦予被追訴人啟動速裁程序或程序選擇的權利。
(二)建立聯(lián)合長效的工作機制
在設立刑事速裁程序的同時,立法僅圍繞庭審環(huán)節(jié)和適用方法進行展開,建議刑事速裁程序不應僅拘泥于審判環(huán)節(jié),而應全面探索偵查、起訴及執(zhí)行等環(huán)節(jié)不斷完善,進一步提升辦案效率。案件處理前期,加強與公安局和檢察院之間的配合,案件判決之后,加強法院與看守所和社區(qū)矯正等司法機關的工作銜接,促成系統(tǒng)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長效工作機制。
(三)加強對適用速裁程序當事人的權利保護
在未來的刑事速裁程序法律文件的完善調(diào)整規(guī)定中,立法機關應考慮到司法公正性,將有關原告或者受害人的法律幫助尋求途徑寫進刑事速裁程序法律文件規(guī)定中,保證其能夠在有完備的司法制度的制定基礎上尋求法律援助,維護自身的訴訟權利和人身權益。同時應當進一步推進法律援助制度落實,切實保障當事人雙方的權益,保障被告人充分地就自己行為可能涉及的罪名和刑事處罰向律師進行咨詢,以便更深入地讓其認識到自身行為的危害性,真誠認罪悔罪。
參考文獻
[1] 李震、 鄭海燕.刑事速裁程序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學習與探索.2017(3).
[2] 李建東. 刑事速裁程序研究述評 遼寧警察學院學報. 2019 年7月第4期,第81頁.
[3]陳衛(wèi)東:《刑事訴訟法》最新修改的相關問題,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19年第四期,第27頁.
[4]周長軍,李軍海.完善刑事速裁程序的理論構(gòu)想[J]. 法學,2017(5):187-189.
[5]劉方權.刑事速裁程序試點效果實證研究[J].國家 檢察官學院學報,2018,26(2):116.
[6]黃淘濤 喬曉楠.《建立多層聯(lián)動機制 完善刑事速裁程序》人民法院報 2019年8月5日第002版.
作者簡介:苗舒萌(1988.09-),女,漢族,籍貫:山東,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2019級在讀研究生,學士學位,專業(yè):訴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