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
摘 要:物理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有著非常大的聯(lián)系,同時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育教學模式也應從傳統(tǒng)的填鴨式逐步向貼近生活化進行轉(zhuǎn)變。而義務教育教學階段的物理課程改革理念的核心就是要將生活帶入物理,保證物理能走向社會。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 融入生活元素 實驗研究
隨著我國教育大環(huán)境的不斷革新,物理知識的學習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只有不斷針對物理實驗中融入現(xiàn)實的生活元素,豐富物理實驗教學體系,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了解物理、掌握物理、感受物理。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基本都是來源于生活,并可以進一步作用于生活,這就意味著物理實驗教學的進步,是要在保證實驗教學生活化為前提,將生活元素合理融入實驗過程中,并對實驗做到全方位的理解與應用,從而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一、物理實驗中融入生活元素的基礎理論
首先,初中物理實驗的基礎就是要將理論知識與實驗進行結(jié)合的同時融入一定量的生活元素,將生活中的點滴作為拓展知識放入到實驗過程中,也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教學理論法,將一切以生活為出發(fā)點,把實際案例作為教學的依據(jù),從而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黑板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剔除掉,充分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進而幫助學生利用實際生活元素對物理實驗有一個更為全方位的理解與認知。
其次,要用構(gòu)建主義理論為物理實驗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構(gòu)建主義通常情況下是指將生活作為物理課堂教學的根本,并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要發(fā)展軌道,在課堂上也要以調(diào)動學習主動性為教學目標。因而,廣大教師要合理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措施,利用物理實驗的教學模式,將生活元素搭配進去,從而既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又可以很好的指導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生活小常識,來解決實驗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難題。學生也可以在生活式實驗教學中將原本掌握的知識內(nèi)容融入新的問題中,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增強整個物理實驗課堂的教學效果。
最后,要以著名教育學家杜威所創(chuàng)立的實用教學理論法,將生活作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基礎,進一步保障課堂能夠快速、有序地進行下去。教育是生活的先行條件,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由此可以看出,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本身是離不開生活元素的融入,生活可以作為寶貴的拓展經(jīng)驗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前對社會生活進行一個適應,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1]。
二、物理實驗中融入生活元素的原則
首先,是要保證生活化的原則,在進行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時,更多的是要保證讓學生能夠在不脫離生活的情況下,充分掌握到相關(guān)理論知識,并依據(jù)生活元素合理開展物理實驗學習。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溫度》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霧凇、冰川等各式各樣的風景,然后提出“面對這樣美麗的風景,你想知道哪些有關(guān)它的知識?”學生必然會對這樣的問題感受到很大的興趣,教師可以進一步指導學生找出什么屬于物態(tài)變化與溫度有關(guān),并由此引入新課。
其次,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必然會涉及科學性知識,同時也包括了很多科學內(nèi)容及現(xiàn)象的理念,因此教師要針對物理實驗的科學性來實施教學原則,將科學知識同生活元素進行緊密相連,并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從生活中找出符合科學含義的材料[2]。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溫度》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找出生活中常見的高溫物體和低溫物體,并對學生說“當你們靠近或是接觸高溫物體時,必然會覺得很熱;而接近低溫物體時,必然會覺得很冷,這些都是因為溫度在從中作?!保M一步歸納出溫度的物理含義,介紹溫度的單位及其讀法、寫法。
三、物理實驗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方法
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要以生活化理論知識為課堂基礎,全方位注重實際操作的原則,并遵循一定量的理論化依據(jù),從而保證了進程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1.實驗素材要具備生活化
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要保證學生能夠有充分的生活體驗,而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合理提升實驗素材的生活化,讓學生能夠通過大部分生活化素材來提升對實驗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進行溫度的講解過程中,就可以采用溫度計來作為實驗器材,將日常所見到的冷水、熱水來作為實驗素材,從而充分讓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溫度變化,進一步得出實驗結(jié)論,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有一個更為充分地理解,同時還可以提升實驗教學的大頻率[3]。
2.創(chuàng)建符合生活元素的實驗情境
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立教學情境是每一個學科教師都會采用的方式之一,而物理作為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學科,在情境模式的創(chuàng)立中也要做到生活化。將物理知識與生活情境進行全方位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感受物理,從而促進物理學習的正確運行。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光的直線傳播》一課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些神話故事,比如:傳說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織女的幸福家庭,他們化作天上的兩顆星,只能在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渡過銀河相會一次,他們能否每年相會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問題的答案嗎?進一步提出:漆黑的夜晚,我們什么也看不見;站在太陽下,緊閉雙眼,仍什么也看不見,這是什么原因的問題。幫助學生搭建一個合理的情境模式,然后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從而開展主動的求學欲望。因此合理開展生活化情境模式對于物理實驗教學有著不可缺少的意義[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是整個初中階段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學科,因此也備受學校、教師乃至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guān)注。因此廣大物理教師們應將物理實驗教學同生活元素進行緊密相連,全面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實驗的穩(wěn)步進行,并積極采用生活性、實驗性、與主體性的教學大原則,進一步保障實驗過程中器材、情境、過程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保證學生物理性思維模式的進步,對于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提高實驗教學品質(zhì)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崔淑萍.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04).
[2]吳錫海.用“活”生活常見物品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理科園地,2019,(06).
[3]石國華.初中物理實驗融入生活元素的思考[J].教書育人,2019,(22).
[4]李曉蕓.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