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揚 徐環(huán)斐
(1. 山東三維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山東 青島 266071;2. 青島科技大學 化工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2)
石油化工裝置內的各類工藝、公用工程管道多采用管廊架空敷設,管道在裝置界區(qū)處設有切斷閥,因此應設置操作平臺或檢修平臺。本文主要介紹裝置幾種界區(qū)平臺設置方案,結合實例對其優(yōu)缺點進行了分析。
進、出裝置的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的管道,在裝置的邊界處應集中設隔斷閥和8字盲板,在隔斷閥處應設平臺[1],設置界區(qū)平臺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操作和檢修。
平臺寬度不應小于0.8 m,平臺上的凈空高度不宜小于2.2 m。斜梯的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平臺高度不宜大于5 m,大于5 m時,應設梯間平臺,分段設梯。單段梯子高度不宜大于10 m,高度大于10 m時,應采用多段梯,梯段水平交錯布置[2]。
管廊根據(jù)管道數(shù)量分為單層或多層管廊,界區(qū)平臺的設置與進出裝置管廊的層數(shù)息息相關[3]。
管道單層布置時,界區(qū)平臺的設計較簡單,當小管徑管道較多時(DN<250 mm的管道占超過75%),可在低于管底標高450~1 000 mm處設置一層平臺,作為操作和檢修平臺共同使用(如圖1所示)。
圖1 單層管道一層平臺設置示意圖Fig. 1 Diagram of single layer pipeline on single deck platform
檢修和操作在一層平臺上,設計簡單,方便施工,便于隔斷閥的檢修、8字盲板裝卸和排凝閥操作;但操作隔斷閥并不方便,尤其是管徑較大時,閥桿過高,仍需要踩到管道上進行操作。此外,平臺與管底的高度差也難以取舍,高差太近,人員行動和操作空間受到限制;高差太遠,不能同時滿足開關隔斷閥和排凝閥都方便的操作要求。為了解決上述不足,常將操作和檢修平臺分開設置,在管道頂部曾設操作平臺(如圖2所示)。
圖2 單層管道兩層平臺設置示意圖Fig. 2 Diagram of single layer pipeline on double deck platform
操作平臺和檢修平臺分開設置時,檢修平臺常低于架梁頂400~1 600 mm設置,要兼顧檢修隔斷閥、開關排凝閥和操作人員活動空間;操作平臺高度應考慮管道直徑、保溫厚度和平臺梁高等綜合確定。操作平臺可以為一字型,隔斷閥分布在平臺兩側;或為回字型,將隔斷閥包圍在操作平臺內部,此時兩平臺間可使用斜梯連接,操作檢修方便。當管道直徑相差較大時,操作平臺高度要大于管道外表面,采用這種設計方案會出現(xiàn)平臺過高,無法操作管徑較小和離平臺較遠的閥門的情況。
管道雙層布置時,可參考單層布置時界區(qū)平臺的設置方法,但由于管廊兩層管道間高差多為2~2.5 m,不足以為每層管道都設置兩層平臺,在不改變管道走向的情況下,常采用如下的設計方案:下層管道設檢修平臺,上層管道設操作平臺,兩層管道間設置共用平臺,作為下層管道的操作平臺和上層管道的檢修平臺(如圖3所示)。
圖3 兩層管道多層平臺設置示意圖Fig. 3 Diagram of double layer pipeline on multiple deck platform
圖4 兩層管道間距加大平臺設置示意圖Fig. 4 Diagram of spacing increased double layer pipeline on multiple deck platform
設計時也可在界區(qū)處改變管道標高,加大兩層管道間距,此時可以為每層管道各設置兩個平臺(如圖4所示),操作和檢修共用一層平臺,為了方便操作閥桿較高的閥門,平臺距管底盡量近,但應考慮避免閥門的法蘭碰撞鋼格柵,同時也可在閥門法蘭螺栓緊固時有操作空間。為了方便操作排凝閥,操作和檢修平臺應留洞,并在其底部設置排凝閥操作平臺。
界區(qū)平臺的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考慮的因素較多。某丁烷異構裝置,由于規(guī)模較大設置了兩個界區(qū),南界區(qū)(圖5)以蒸汽管道為主,最大管徑DN500mm,由于是單層管道,且空間較大,故分別設置了操作平臺和檢修平臺,管道梁標高5米,檢修平臺標高3.5米,操作平臺標高6米。
圖5 某丁烷異構裝置南界區(qū)平臺模型Fig. 5 Model of south boundary area platform in a butamer unit
由于大管線閥門占位較大,為了保證閥桿和法蘭互不碰撞,配管時將閥門位置錯開,但這樣做導致部分閥門安裝在了平臺外,不便于檢修時拆卸螺栓,三查四定時已將平臺尺寸改大。另外,出現(xiàn)了小管線的閥門以及部分大閥門手輪從平臺上無法夠到的情況,現(xiàn)場反映開關閥門時仍需要踩管子操作。
該裝置的北界區(qū)(圖6)僅有6米跨度用于設置界區(qū)平臺,管道為兩層布置,層間距2.5米,主梁高度分別為5米和7.5米。5米層管道主要為工藝介質管道,分別設置標高3.5米的檢修平臺和標高5.8米的操作平臺,這樣設置可以在3.5米檢修平臺上拆卸閥門螺栓、開關排凝閥;在5.8米的操作平臺上開關隔斷閥,防止高空作業(yè)帶來的危險。但實際使用中,有現(xiàn)場人員反饋1.5米凈高通行不便;由于5米層管道布置較密,界區(qū)隔斷閥錯開布置,導致部門閥門無法在5.8米的操作平臺上進行開關,現(xiàn)場仍需踩管作業(yè)。受管道層間距的影響,7米層管道下方已無法設置檢修平臺,同時因為有DN1400的火炬主管出界區(qū),若在其上方設置操作平臺就會太高,因此僅設置了一層與主梁標高相同的平臺,做成回字形,閥門等均位于平臺包圍的區(qū)域內部,這樣開關閥門可在平臺上操作,但檢修和開關排凝閥時存在高空作業(yè)的危險,且現(xiàn)場人員反映管線排得太密,所留空隙不足以落腳,仍然會踩到管道,影響保溫管道外層美觀。
圖6 某丁烷異構裝置北界區(qū)平臺模型Fig. 6 Model of north boundary area platform in a butamer unit
受現(xiàn)場空間、規(guī)劃和設計經驗的影響,某丁烷異構裝置的界區(qū)平臺設計存在不足,人員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進行其它裝置界區(qū)設計時進行了更為合理的規(guī)劃。
某回收裝置,主管廊設計有兩層管道,主梁標高分別為5米和7米,在界區(qū)處使用兩跨設置界區(qū)平臺,5米層管道設置操作和檢修共用平臺,由于該層管道直徑最大為DN200且有保溫,平臺標高定位4.7米,通過斜梯與地面相連,并在其下設置排凝閥操作平臺,標高3米,通過直梯與上層平臺相連。受限于層間距,7米層管道只設置操作和檢修共用平臺,標高6.7米,位置與4.7米平臺錯開,以便借用4.7米平臺操作排凝閥。由于電氣和儀表橋架位于管廊7米層,6.7米平臺與4.7米采用斜梯連接時,需先繞過橋架,設置標高9米的通道,再通過斜梯下至6.7米平臺(圖7)。
圖7 某回收裝置界區(qū)平臺模型Fig. 7 Model of boundary area platform in a recovery unit
采用此方案設計的界區(qū)平臺,平臺間連接多為斜梯,操作和檢修閥門時均在護欄內進行,有利于保護現(xiàn)場人員的人身安全,但需踩管子行走,影響保溫管道外層美觀,也給管線安全帶來隱患。
綜上所述,目前將界區(qū)隔斷閥設置在水平管道上時,通過合理的規(guī)劃與設計,能夠保證操作時的便利性與檢修時的人身安全,但無法徹底避免踩管子行走,將區(qū)隔斷閥設置在立管上,可解決此類問題。
當系統(tǒng)管廊沿地面敷設,裝置內管廊采取架空敷設時,利用管線高差,可將界區(qū)隔斷閥設置在立管上,利用地面或單層平臺進行操作和檢修,并且管線不會形成帶形(圖8)。
若系統(tǒng)管廊與裝置管廊無法自然形成高差就會導致配管出現(xiàn)袋形,需要增加放空、排凝和吹掃設施等(圖9)。
界區(qū)平臺的布置除滿足規(guī)范要求外,還應考慮操作和檢修的方便快捷、人員安全和現(xiàn)場情況等多種因素,在經濟合理的前提下,選擇最優(yōu)方案。
圖8 界區(qū)閥門裝在立管示意模型(管線有高差)Fig. 8 Schematic model of battery limit valve installed in vertical pipe (pipelines with height difference)
圖9 界區(qū)閥門裝在立管示意圖(管線無高差)Fig. 9 Diagram of battery limit valve installed in vertical pipe (pipelines without height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