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軼楠
摘要:認真開展文化事業(yè)建設,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為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開展好基層農村文化娛樂活動,能夠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促進農村群眾文化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基層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9-0262-01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手段是多樣的,但通過文化娛樂手段達到教育目的是基層文化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群眾文化活動是人們?yōu)榱藵M足自身文化需求,通過各類文學藝術形式所進行的社會性活動。
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現(xiàn)狀分析
一是文化基礎設施落后。部分農村文化服務中心面積相對較小,設施簡陋,文化書刊種類單一,無法滿足農民對于文化知識的需要,制約農村文化活動的開展。
二是農民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化生活取向。留守在農村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孩子,文化水平較低,他們的文化意識趨于簡單化、娛樂化。內容不夠豐富,無法滿足農民對于文化活動的期望和需求。
三是文化活動經(jīng)費短缺。農村文化服務組織難以有效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村文化活動,而且活動內容不夠豐富,難以吸引農民無法積極投入到農村文化活動中去。
四是農村缺乏高素質的文化隊伍。部分農村開展的文化娛樂活動也僅僅是村民自發(fā)組織的廣場舞、秧歌表演,很難見到其他的文化表演形式。
二、農村有效開展文化活動的對策
1.加強農村文化活動場地建設。文化陣地是文化工作的載體,沒有文化陣地,就難以開展文化活動。近年來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包括多功能活動廳、書刊閱覽室、培訓教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室、文化廣場和綜合文化站辦公室等于一體,極大豐富了三都集鎮(zhèn)百姓的文化生活。大大方便了廣大群眾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將文化陣地真正延伸到了最基層。上級組織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建立起完善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比如設立村文化室、圖書角、農村學堂、農村電影放映室、健身運動場地等。
2.要不斷創(chuàng)新農村文化的傳播方式。很多農民都會玩微信、微視、抖音等,鄉(xiāng)、村級組織要緊緊抓住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建立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吸引農民參與當?shù)匚幕钪衼恚嵘r村文化水平。
3.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加大場館開放力度。推進鎮(zhèn)綜合文化站和村農家書屋對外免費開放工作,是鄉(xiāng)鎮(zhèn)文化工作從務虛轉向務實的關鍵一環(huán),為了充分發(fā)揮鎮(zhèn)綜合文化站和村農家書屋在鄉(xiāng)鎮(zhèn)文化事業(yè)中的橋頭堡作用。
4.打造特色文化項目,加大活動開展力度。歷年來,綜合文化站重視引導各村開展特色文化活動,要求各村立足本村實際積極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進一步促進全鎮(zhèn)特色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基本實現(xiàn)了“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項目。
5.開展小型文化活動。小型群眾文化活動又稱日常性活動,具有機動性強,操作簡便,投入經(jīng)費較少,一個或幾個人就可以運作的特點。它貫穿基層全年文化活動的始終,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性活動。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單位來說,開展小型活動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在通常情況下,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和人們實際文化生活的需要,廣大群眾不可能經(jīng)常參與大型群眾文化活動,而是通過小型群眾文化活動來滿足自身的文化需求的,小型群眾文化活動的機動性和可變性可以滿足人們不斷變化和多樣的文化需求,其操作的簡便性又可使群眾觸手可及,具有親切感。如社區(qū)、村落里的秧歌隊、戲曲戲劇社、合唱團,以及群眾在公園里自發(fā)組織的晨練活動等,人們自愿組合,來去自由,各取所需?;鶎尤罕娢幕瘑挝粦浞终J識到,小型群眾文化活動是維系基層群眾正常文化生活的基本要素,要下大力氣使小型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做到常規(guī)化和日常化,做到月月有計劃,周周有活動,讓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滿足。
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特別是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的飛速推進,人們的社會生活模式正在發(fā)生著重大改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價值觀念的改變等都需要通過一種活動方式調節(jié)自身的精神狀態(tài);使這些壓力得到釋放和緩解,群眾文化活動便是人們的最佳選擇。在社區(qū)內經(jīng)??吹嚼夏耆俗叱黾议T,自愿組合在一起健身、唱歌、跳舞、扭秧歌;從某種程度上講,參加群眾文化活動已經(jīng)逐漸成為廣大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廣大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不斷地調整文化活動的品種和內容,從而滿足群眾文化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群眾對文學藝術活動的參與同藝術院校的教育有著根本的不同,這一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接受活動及教育的目的上。藝術院校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藝術人才,而群眾參加群眾文化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自身的需要。因此,群眾文化活動,尤其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僅采用單一灌輸式或說教式的方法進行教育是行不通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必須設法通過活動吸引廣大群眾,使其產(chǎn)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人們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教育,這是基層文化活動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