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摘 要:基于分析提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首先分析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其次分析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通過引導學生學會聆聽;開展小組合唱比賽;營造良好的合唱氛圍三種教學手段,實現有效性的合唱教學目標。最后分析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合唱經驗和合唱技巧,促進學生自身演唱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下,小學音樂教學也進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現階段的音樂課堂中,音樂教師開展合唱教學,讓學生在合唱中能夠更好地感知音樂魅力,感受合唱的快樂,有助于學生掌握唱歌的技巧。因此,音樂教師要保障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精心設計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積極參與合唱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合唱中強化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并提高表演水平,學會享受音樂,在音樂中舒緩身心,促進學生合唱效果的提升。
一、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意義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已經成為拓寬學生音樂發(fā)展道路的重要渠道。合唱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還可以強化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
首先,通過合唱教學,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充分感受音樂的表現力,在不同聲部的合唱中彰顯出音樂的魅力[1]。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相關音樂知識的進一步理解,還會促使學生深入到音樂的世界,感知和體會音樂的情感,有助于學生掌握一些演唱的技巧,鍛煉學生的實際歌唱能力。
其次,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治愈人心的良藥,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而合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添音樂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并演唱音樂的積極性。在合唱中,每一位學生都有明確的分工,擔任著合唱中的不同聲部,實現學生之間的有效配合,有助于學生感受到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提升[2]。而且,音樂教師在合唱教學中,能夠深層次地為學生講解相關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技巧,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和幫助,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音樂學習效果。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塑造了學生良好的藝術氣息,實現了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目標。
二、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陳舊
在目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音樂教師。而音樂教師對合唱教學的認識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合唱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導致在音樂課堂上的合唱教學效果不理想。并且,合唱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很多音樂教師沒有具備專業(yè)的合唱教學能力,造成音樂教師會放棄合唱教學的開展[3]。同時,大部分學校全體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陳舊,一致認為學生只要學習好三個主科即可,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合唱教學有效性開展的阻礙,導致音樂教師難以達到音樂教學的目標。
2.教學手段單調
對于傳統(tǒng)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音樂教師特別注重學生的音色和聲部,學生需要在合唱過程中配合不同的聲部進行演唱,促使學生逐漸掌握更為準確的音色。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選用灌輸式進行音樂知識傳授,讓學生難以理解到合唱的真正要點?;蛘?,教師先引領學生進行一首歌的合唱,再為學生展現相關的節(jié)拍等知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造成學生長期被動學習,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很難實現有效性的合唱教學。
3.學生的畏懼
由于合唱是一種集體的多聲部演唱形式,需要單一聲部的高度統(tǒng)一以及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這就使合唱對學生的音樂素質和演唱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之間有更好的配合。因此,在實際的合唱教學中,學生需要反復練習和磨合,這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負擔,讓學生面對繁重的合唱任務逐漸產生對合唱的畏懼心理。同時,枯燥乏味的合唱練習會造成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下降,從而無法保障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三、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1.引導學生學會聆聽
音樂是一門聆聽的藝術,能夠刺激聽覺感官。因此,在實際的合唱教學中,音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合唱之前,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聆聽,在聆聽的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音色、聲部和情緒等,讓學生能夠盡情享受音樂,進一步發(fā)現合唱需要注意的問題,使學生明確合唱作品的特點,促進學生合唱效果的提升,從而有助于增強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4]。同時,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相互傾聽演唱,讓學生提出意見,讓其可以互相學習和借鑒,不斷提高自身演唱水平,鼓勵學生在合唱中演唱出更為和諧動聽的音樂。
例如,在人音版《種太陽》教學中,音樂教師要讓學生找準音高、節(jié)奏。首先,音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歌曲《種太陽》,引導學生感知演唱歌曲的歡快情緒和節(jié)奏,鼓勵學生跟著視頻演唱,并尋找出不同的聲部,比如,在唱開口音“ya、ma”時,要在前一個音“LV,MI”的發(fā)音位置上慢慢打開。其次,音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合唱練習,使學生掌握強弱拍,弱拍起唱,字音清晰,分音準確,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感受作品的意境,促進學生合唱實際教學的增強。
2.開展小組合唱比賽
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樂教師想要提高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就要適當改善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因此,音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演唱興趣和主動性的激發(fā),確保合唱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所以,音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唱比賽,根據學生的實際演唱情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比賽的合唱曲目,引導學生對參賽作品進行充分的分析。這樣,學生在小組內可以展開積極討論,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以及探尋歌曲中的合唱技巧,促使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掌握合適的合唱方式,同時為了彰顯合唱的最佳效果,可以增設一些創(chuàng)新的元素,不斷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演力[5]。而音樂教師可以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取最佳合唱的小組,給予學生適當的獎勵,刺激學生對合唱產生強烈的積極性,認識到合唱的重要性,有效保障了合唱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某個小組選取人音版的《愛的奉獻》這一首歌。音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深刻理解歌曲的內涵,激發(fā)學生與歌曲產生共鳴,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愛”的含義,體會愛的真諦。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可以將歌曲氛圍分為兩個情緒不同的樂段,第一個樂段16小節(jié),音樂是敘述性的,優(yōu)美且深情,第二樂段是10小節(jié),音樂是呼喚性的,在高音區(qū)進行激動的傾訴。學生在小組內展開明確的分工,在第一段演唱時,要適當減弱聲音,而第二段旋律的高音,要防止聲音太直和大喊,注意“啊”的時值,應是六拍,以及樂段上下兩句的平行結構[6]。同時,學生可以將對歌曲的感受作為合唱的開端,在合唱前有感情地朗誦:愛的奉獻,是良好的美德,關心愛護身邊的人,以一種樂觀、熱情、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吧!這樣不僅增強了合唱的效果,而且塑造了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營造良好的合唱氛圍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音樂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合唱氛圍,使學生自能夠進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里,認識到自身在合唱中所擔任的角色,促使學生積極展開練習,樹立正確的合唱觀念[7]。比如,音樂教師可以借助校園廣播的力量,為學生播放合唱的歌曲,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感知音樂,將合唱的歌曲熟記于心,逐漸增強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蛘?,音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專業(yè)的合唱教室,注重一些合唱的儀式感,自然就會提升學生對合唱重要性的認識。
音樂教師要不斷豐富合唱教學的內容,為學生選擇比較感興趣的合唱曲目。同時,音樂教師可以進行演示教學,讓學生深刻記憶合唱的相關技巧,促使學生的實際合唱效果得到增強[8]。另外,音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合理的點評,根據學生的演唱特點,適當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包括發(fā)音的方式、氣息的調整、表情的管理等方面以及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促使學生積極改正缺點,優(yōu)化自身的演唱水平。學生的自信得到提升后,自然就會發(fā)揮最佳的演唱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有效的合唱。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合唱經驗和合唱技巧,促進學生自身演唱水平的提高。音樂教師精心設計合唱教學方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的表現力和魅力,使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合唱的聲部和節(jié)奏,鍛煉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強化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水平,塑造學生良好的藝術氣息。從而有效保障學生合唱的最佳效果,促使學生正確認識到合唱的重要性,達到有效合唱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凌薇.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2019.
[2]何為.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9(1).
[3]丁夢嬌.淺談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黃河之聲,2019(9).
[4]崔培培.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中華少年,2018(25).
[5]張蕾.基于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分析[J].教育界,2018(23).
[6]王偉鳳.唱響和樂,讓美妙音樂響起來: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11).
[7]吳曉霖.聲樂律動,心隨我動: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9).
[8]祁燕.堅持多種方法并用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質量[J].文存閱刊,2018(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