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李金杰 高麗萍 尚小雅
[摘 要] “天然產物化學”課程是食品科學相關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基礎課,課程內容豐富、知識點繁多,難度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食品專業(yè)特色,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充分體現其教學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天然產物化學;教學方式;食品科學
[基金項目] 北京聯合大學人才強校-百優(yōu)計劃(BPHR2019DZ02)
[作者簡介] 王 欣(1989—),女,北京人,理學博士,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天然產物化學理論與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9-0262-02 ? ?[收稿日期] 2019-09-25
“天然產物化學”是一門以研究天然來源物質(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的化學成分的一門學科,也是我校食品專業(yè)重要的一門基礎課。食品與人類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以天然產物為來源的食品添加劑、功能食品等得到廣泛應用,如茶多酚、竹葉黃酮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1]。近年來提出的“健康中國”計劃中,將以食品為天然原料開發(fā)為具有預防和輔助治療慢性疾病的功能食品作為重要健康保障的部分。而第三代功能食品提出功效確證,成分明確,因此“天然產物化學”課程在食品專業(yè)中凸顯其重要性。如何在食品專業(yè)中上好“天然產物化學”課程需要進一步探討,同時需要根據食品專業(yè)特點進行課程教學優(yōu)化。
一、緊密結合專業(yè)特點更新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天然產物化學”作為藥學、植物學、農業(yè)、食品等多學科的專業(yè)課,內容上涉及的范圍非常廣。目前所用教材為劉湘、汪秋安主編的“天然產物化學”,參考教材為徐任生主編的“天然產物化學導論”和“天然藥物化學”。教材內容繁多、理論性太強,而且實例和食品專業(yè)相關的較少,多為藥學相關,對于食品專業(yè)學生來說興趣不大。因此在講授內容上,首先要加入和食品專業(yè)相關的實例,對于課程中結構鑒定部分,食品專業(yè)學生應用較少,可以做少量介紹。在講授方法上,要充分考慮食品專業(yè)學生的學科背景,以學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講授。
“天然產物化學”課程理論和實踐性都很強,對學生的“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基礎要求高。我校學生有機化學基礎薄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適當切入有機化學知識點,同時要盡量簡化教材內容,突出學習重點,切忌面面俱到的空洞講解。在講授課程中適當加強有機化學基礎知識。
二、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式,注重師生互動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國際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內在標準和必然要求[3]?!疤烊划a物化學”課程有非常明確的學習主線,即定義—結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結構鑒定—生物活性。每個章節(jié)均是按此學習主線進行安排,如果只是教師單純的按主線進行講解,到后面章節(jié)的時候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同時內容繁多,相似性大,學生也不易記憶。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多種形式的學生參與方式。例如我們講解黃酮類結構的基本定義和基本母核后,會讓學生以3~4人為小組,分別選擇不同的黃酮類型進行講解,此過程要求學生自己首先區(qū)分開不同的類型,找出不同點,同時向其他同學講述,教師由講解者轉變?yōu)檩o導者或促進者。這就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了主動學習知識和構建知識。
同時兩三個章節(jié)結束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結構類型,選擇目前報道的一些熱點化合物進行討論。例如目前報道比較多的“神奇化合物”白藜蘆醇,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發(fā)現它有各種神奇功效,但是卻沒有真正商品化應用,是為什么?提出自己的觀點,同時根據所學評判新聞報道是否屬實。這個過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天然產物化學學習的魅力。
三、加強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我校智慧教室的推行,使用豐富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已成為改善教學效果的方式之一。相比于傳統的以教師在講臺上單純的講述、演示,學生記憶、劃重點、背誦等方式,多媒體以圖片、動畫、視頻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
“天然產物化學”課程知識點雖然多,但是結構都來源于天然物質,而所講內容的基礎是結構,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提取分離方法、結構鑒定方法及生物活性。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較為生動的展示結構的來源、結構的變化特點,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改善課堂氣氛。例如在講解黃酮類化合物一章時,首先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植物,提出問題進行前測,吸引學生注意力,再通過動畫展示黃酮類的各個類型結構的區(qū)別,讓學生能夠快速進行記憶。
但同時多媒體是雙刃劍,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不好的一面[4]。首先,多媒體容易讓師生產生懶惰情緒。教師采用多媒體,容易存在備課不充分,拘泥于課件內容,形成讀PPT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學生通常會使用手機拍攝多媒體課件,而不是記筆記的形式,課后又不整理所拍課件,導致部分學習內容丟失。其次,多媒體制作也存在過多追求絢麗多彩而忽視本質內容,放入過多不適合的視頻、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并未吸引到重點內容上,這會使得授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對于“天然產物化學”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使用,應注意:(1)多媒體教學同時結合板書,取長補短,例如講解糖和苷部分,多媒體可以將單糖的結構從Fisher式轉變到優(yōu)勢構象的過程較好展示,而對于立體構型部分需要板書一步一步拆分講解,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2)多媒體中圖片、視頻等資源選擇要合理,盡量選擇與內容相關的資料,尤其是視頻內容需在符合教學內容需求的同時傳播正確思想觀點。(3)多媒體使用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信息量,選擇合理的播放速度,要留給學生足夠多的思考時間。(4)課件內容需及時更新,不能一成不變,一個課件做好了就覺得一勞永逸,需結合學科發(fā)展前沿,個人科研經歷,不斷更新。
四、形成過程考核的形式
考核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也是反映教師教學質量、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方法。近年來,為了能夠比較全面地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說對知識點的識記情況、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與分析能力和課堂表現等,學校推行過程考核方式,不再是最后一次期末考試論成敗,需要結合學生的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對于“天然產物化學”課程,首先設置了60%的理論考核比例。天然產物化學知識點多,且結構非常相似,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較多,采用傳統閉卷考試可以促使學生去對該掌握的內容重點進行記憶,加深對重點知識部分的理解。其次,設置了20%的平時成績。為豐富和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課程設置中設置了多次小組合作的PPT展示環(huán)節(jié),根據學生在每次小組展示中的表現,對展示內容的熟悉程度、對其中包含的問題的認識程度、資料查找完全程度等給出一定分數。同時在2~3個章節(jié)結束之后會有20分鐘的隨堂小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會有一個分數,由此兩部分得到平時成績。此外,還設置了20%比例的課堂表現成績,其中包括考勤、課堂發(fā)言、討論等。每次小組展示結束后,會有學生提問和討論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表現突出者可以予以加分,這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在每一個章節(jié)結束的時候會進行后測,在下一個章節(jié)開始前會進行前測,這都計入學生的課堂表現成績中,以這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良好的循環(huán),達到學習的真正目的。
五、結語
“天然產物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在食品專業(yè)教學過程中需結合專業(yè)特點。優(yōu)化“天然產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方式,對于將“天然產物化學”課程發(fā)展為食品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在此過程中需結合食品專業(yè)特點拓展和更新教學內容,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結合多媒體技術等。
參考文獻
[1]趙黎明,劉兵,夏泉鳴,等.中國保健食品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0(10):4-7.
[2]古文.《天然產物化學》教學方法初步探討[J].廣東化工,2016,21(43):171.
[3]王海青.“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9(30):193-195.
[4]張巍.淺談多媒體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8(2):134-135.